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冰  丁南 《河南科技》2011,(5):77-78
<正>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振动,它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目前,人类还不能准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一般高层建筑,连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由于连体的存在使得原来独立振动的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出现连体部分受力复杂、扭转振动变形大等现象.运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对9个算例进行建模分析,并比较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变换支杆支座位置、连接体的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增加支杆可有效减弱结构扭转效应,减小连接体的轴力和位移.  相似文献   

3.
根据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提出了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平扭耦联振动的运动方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平扭耦联振动反应,并讨论了隔震层和上部结构的偏心及质量偏心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振动钻削的局部断屑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打破了传统上一直认为零相位差振动钻削不能断屑和这种情况下振动钻削效果不明显的错误观点.理论和试验证实了零相位差及其邻域内的振动钻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断屑,尤其特殊的是还可以实现局部断屑.而且在钻削铝等软质金属材料的小深孔时,1/2局部断屑的切屑处理效果最佳,从而为这类材料的小深孔钻削提供了新的切屑处理方法,同时也丰富了振动切削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非规则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情况,建立了一致激励和多点激励情况下的运动方程,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动力分析模型,输入三向地震波,对比分析了一致激励和多点激励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1)地震荷载作用下扭转效应比较明显,矮墩的弯矩与扭矩均较高墩大;(2)考虑多点激励时,桥梁的顺桥向振动有增加的趋势,对桥墩有不利影响;在顺桥向两桥墩位移时程曲线类似,在横桥向则没有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与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提出了线性二次型最优迭代学习混合控制方法. 该方法根据迭代学习控制过程中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极小化导出施加于工程结构的最优控制力,并依此研究该方法减小工程结构地震位移响应的有效性. 选取典型建筑结构振动控制Benchmark第2 阶段的地震作用Benchmark模型为研究对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二次型最优迭代学习混合控制方法能对Benchmark模型的地震位移响应进行有效控制,使控制效果得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采用ANSYS程序建立了3层框架结构加2层钢框架后的有限元模型,对该加层框架结构在设置约束屈曲支撑前后进行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设置了约束屈曲支撑后增加了结构的耗能能力:层间位移角最大折减率达到47.8%,提出了混合结构比较合理的阻尼比,达到了对结构振动控制的目的,并且较精确地反映了设置约束屈曲支撑后该结构地震反应的实际,是一种较为实用和精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效应,将形状记忆合金和滑移支座复合成一种新型的隔震支座:SMA-滑移支座.并应用在一隔震结构上.推导了地震激励下该支座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对滑移隔震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支座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可有效的应用在隔震结构的振动控制上.  相似文献   

9.
隧道地震反应分析中几种边界条件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粘弹性边界、粘性边界和固定边界条件的精度,根据不同边界条件,采用振动方法和波动方法,进行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反应分析,分析了无限地基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及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10.
根据空间非对称结构框架的特点,通过数值模拟方式分析了非对称结构采用摩擦摆隔震系统对结构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非对称框架结构设置三组不同阻尼值的摩擦摆隔震层,进行多方面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摆隔震可显著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经过合理设置隔震层阻尼值,可以对隔震层和上部结构位移进行调整,有效控制隔震层的水平位移和扭转振动,控制平-扭耦联作用,同时使底层柱受力单一.  相似文献   

11.
将安装于建筑物顶部的水箱设计成为悬吊式水箱,利用水箱中水的振动和水箱摆动耗能来减小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建立了体系的分析计算模型,并推导出了其动力反应的运动方程;探讨了此装置对建筑结构减震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在3条地震波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此装置对结构的相对位移和加速度均有很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一致激励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中,但对于跨度和支点距离较大的大跨桥梁,非一致激励效应的影响越发明显,有必要针对悬索桥和斜拉桥等大跨桥梁进行非一致地震激励响应研究.以一座大跨度斜拉桥为例,考虑行波效应、部分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对非一致激励对大跨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致激励并不能控制大跨桥梁的地震设计,非一致激励的影响明显,应在同类桥梁的抗震分析中予以计入.  相似文献   

13.
梁桥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梁桥结构振动控制的原理及方法,对梁桥结构振动控制装置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地震高烈度区梁桥结构应采取的防震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因地震所导致的地面运动,会致使地面上原来静止的房屋建筑物在相关动力的强迫作用下而产生振动,从而引发房屋建筑结构产生变形和位移现象。将这些现象经过模型动力学分析简化后,结合建筑领域中的建筑抗震经验,得到一些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机理及破坏形式,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中间层隔震技术在房屋建筑抗震中的应用使房屋建筑的振动性能和抗震安全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文从房屋建筑的隔震技术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对房屋建筑中间层隔震方案的设计进行说明,最后就房屋建筑中间层隔震结构设计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将孕震系统看作是一个自组织临界系统,中强地震发生前在一定区域内的地震具有长程关联的特征,可以用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增长来表示.在2003年10月25日甘肃山丹-民乐6.1级地震前,研究了甘肃及邻区几个区域的空间相关长度增长的现象,得到了3个地震危险区.按照发震危险性的大小它们是:门源地区、天祝-古浪地区和天水地区,山丹-民乐6.1级地震发生在地震危险性最大的地区,即门源地区.表明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分析对中强地震的发震地点的预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一类中立型抛物偏泛函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利用振动的定义和分析的技巧,把中立型抛物微分方程的振动问题转化为泛函微分不等式不存在最终正解的问题,获得在齐次Dirichlet、Neumann和Robin边界条件下,方程解振动的新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时滞量对振动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可应用于以前所不能处理的某些情形。实例说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近断层轴向速度脉冲地震效应对钢筋混凝土(RC)柱抗剪性能的影响.以竖向和水平向恒定振动周期的单个RC柱为分析对象,采用台湾集集地震中3组断层距18条速度脉冲型地震动记录,通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研究断层距、竖向与水平加速度谱值比、柱初始轴压比和剪跨比对RC柱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向速度脉冲地震效应对RC柱的抗剪性能有很大影响;抗剪性能系数随反应谱比值增大而减小,中等初始轴压比与断层距,以及剪跨比与近断层距(0~10km)对柱抗剪性能有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cis-HOPO分子的振动频率与精确电子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密度泛函方法对cis-HOPO分子的振动频率和精确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振动模中,振动强度较强的4个振动模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另2个振动较弱的振动模在实验中没有观察到.自然键轨道分析表明P与H位O形成的是单键,而和末端O形成的是双键结构,并给出了成键轨道的详细构成,同时也给出电子的自然布居与分子的电子组态.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数列的频率测度的概念及其性质,讨论如下一类中立型差分方程的解的频密振动性,得到解的正振动与负振动的振动准则:Δ(xn+cnxn-k)=s∑i=1fi(n,xn-li),n=0,1,2,…其中s,i和li均为正整数且s≥1,1≤i≤s,li>k≥1,{cn}n≥0是实数列,{fi}均是定义在Z×R上的函数。由于振动数列的古典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刻画差分方程的解的振动性质,所以频率振动准则利用了所讨论方程的系数数列的水平集的"频率测度"的概念,这不同于以往的文献,准确刻画了解的振动性质。  相似文献   

20.
压实是提高基础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的一种廉价而有效的方法.振动压实技术和振动压实机械的出现是压实机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划时代的革命,开始发展的振动压路机吨位较小,品种也较少.随着避振材料和结构的日趋完善,出现了拖式振动压路机、轮胎驱动的自行式振动压路机、双轮驱动的串联式压路机、振动轮和轮胎压实联合作用的组合式压路机、手扶式单轮和双轮振动压路机以及羊角式和凸快式的振动压路机等许多不同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