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力求说明汉语动名兼类词和动词名用的区别,并根据双音节复合动词与数量词组(几)“个”的组合能力来划分两者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关于“词类活用”,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内容,比如词类活用和兼类如何区别、应该在怎样的历史层面中谈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还是作状语等,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李肖婷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2):71-72,125
本文以HSK初中等大纲中动名双音兼类词为考察材料,从语言认知的角度,运用定量统计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对动词在转化为名词的不同意义类型、类型分化的原因及不同的语法表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考察,总结出动名兼类的5种意义转化方式。并对HSK大纲中动名双音兼类词的此类标注方式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是”的多种词性和多种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中“是”一个广使用频率很高,相法也相当复杂的词。就其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来判断,“是”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助词,也可以是代词、动词,还可以构成连词,可以作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也可以作句子的辅助成分和型结连接成分。分清“是”的多种词性和多种功能。对理解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兼类词和句构,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亮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1):79-83
日语授受动词中的“くわゐ”、“めけゐ”经常被人等同为汉语的“给”。其实,从日语的语言习惯上看,“くわゐ”、“めけゐ”还具有授受动词的方向性和恩惠利益性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考察“不”或“没”与后面结合的动词情状类别,以此观察由它们组成的句子所表示的不同时间意义,同时结合意愿动词、助动词,以及宾语的类别、句子的深层意思等,从多层面、多角度描写了“不,没+VP”所表示的时间意义。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无形态和单音节的特点,致使兼类词大量产生和普遍使用。在语言追求简洁和要求明晰的矛盾运动中,逐渐形成了古汉语兼类词消减的自我调节系统:字形分化、字音转移、词形扩张、指称易名、结构变换。兼类词的减量和规范使用,标志着汉语的日趋成熟和愈臻完善。  相似文献   

8.
主要讨论了判定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四条标准。非宾格动词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同时也具有一些特定的句法功能,其中判定为非宾格动词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具有独立词汇地位的动词的最小成句为NPV,NP是V的受事论元;能够自由地形成对应的使动交替形式。形容词化作定语时为“完成”或“被动”义和可以形成领主属宾句则是判断非宾格动词的两个辅助标准,借助它们可判断非宾格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9.
利用戴维宁定理求得一个倒Ⅱ型基本单元,进而用求和归一的方法得到“Ⅱ型D/A权电容网络”的改进形式即“倒Ⅱ型D/A权电容网络”。相比前者,该D/A权电容网络具有转换速度快和动态误差小的特点,在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莆仙方言的“有/无”具有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三种词性,指出莆仙方言“有/无+X”重叠式是受莆仙方言形容词重叠格式制约的,重叠后具有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特征,特色鲜明,在汉语的重叠范畴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配价的方法,对《孟子》一书36个表性状单音节词的谓词性功能做了定量的统计及分析。调查表明,笼统地把古汉语表性状的谓词支配客体的格式(即二价谓词的格式)说成是“形容词活用”,不符合古汉语语言实际。古汉语表性状的谓词是兼具形容词(一价谓词)和动词(二价谓词)功能的兼类词,而非一般所说的有活用用法的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包括该协议的形成、特点、结构,以及体系中各层上重要的协议内容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一定规模的语料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这么’+动词”格式和“‘这么一’+动词”格式既有相同点,更有不同点。“‘这么’+动词”中出现的动词种类多,有心理动词、行为动词、能愿动词,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这么’+动词”可以单独出现,此格式除了表示已然动作、未然动作,还可以表示正在持续的动作。“‘这么一’+动词”中出现的动词少,仅为行为动词和心理动词“害怕、想”,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这么一’+动词”不能独立单说,不能表示持续动作,由于“一”的存在,此动作都是已然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X化”动词存在两种论旨结构:一元结构和二元结构。双音节“X化”动词是无标记动词,三音节以上的“X化”动词是有标记动词。此外,“X化”动词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在使用上存在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藏文词汇资源匮乏和词汇分级模糊等问题,采用词典语料和词性标注语料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藏文单音节单纯词抽取模型,规划了详细的技术方案,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词典语料库,获得了藏文单音节单纯词的分类词表,依据相对通用度得到了分级词表,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数词等单音节单纯词总数1414条,词性之间存在大量的兼类现象,对汉藏语言资源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薇 《科技信息》2010,(29):I0242-I0242
文章拟从汉语语言实际出发,考察“这/那”语篇中功能的同时,考察英语中“this/that”的使用与“这/那”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粘宾动词及其构成的句型吴锡根0引言根据现代汉语动词和宾语之间不同的同现关系,我们可以把动词分为粘宾动词、无实动词和自由动词三个次类,粘宾动词必须带宾语,如“姓”、“成为”、“懒得”、“属于”;无宾动词不能带宾语,如“休息”、“播音”、“失败”、“退却...  相似文献   

18.
兼类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特殊的问题。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就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兼类词的概念,如何判断一个词是否兼类,兼类词在汉语中的地位。兼类词是否应该在辞典编撰中得以体现,本文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方位词的使用与人类对空间领域的认知密切相关。壮语的“上/下”空间关系主要靠方位词“gwnz/laj(上/下)”来表达,是用附近的物体来表示和目标体之间大致的距离,它传达出的位置信息是模糊的、大概的,而英语中表达不同的空间概念主要靠不同的介词表达出精确的三维空间关系,体现了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思维认知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有时以客观事物或抽象名词为主语,谓语却用描写人的动作、行为等方面的动词,这种现象称为“动词拟人”。拟人是作者将自己作为人的心理感受转移到了非人的物体、事物上,动词拟人能使无灵名词所表达的事物具有人的情感、情态或动作,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静止的物体具有动态的人格化效果。由于中英文的思维方法、表达方式和具体语境的不同,英语动词拟人转义在翻译时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