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著名黑人小说家拉尔夫.埃利森的代表作。虽然小说的创作不是在后现代主义时期,但小说中明显地具有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特征,如:黑色幽默,元小说,戏仿,反讽,拼贴。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看不见的人》进行解读,可以看出作者要反映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
《宠儿》和《慈悲》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莫里森从女性奴隶母亲的角度描写了奴隶的真实内部生活,揭示了掩盖黑人真正历史的沉重黑幕,唤起黑人群体正视历史,探索了非裔女性如何更好地确立自身的身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艾丽斯·沃克的前期短篇小说植根于美国南方黑人社区生活,真实地呈现了处于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双重煎熬下的黑人妇女的生活状况。本文通过沃克早期的作品——《欢迎之桌》来解读作者如何关注黑人妇女的困惑与迷茫、苦难与挣扎却无力抗争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是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小说家之一,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莫里森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诗意为特征的五部小说,展现了黑人在美国社会三百余年的历史,揭示出蓄奴制度和种族歧视对黑人的精神伤害,从人物价值观的扭曲而造成的自我扭曲这一深层次上揭露种族歧视的罪恶,并使读者从黑人妇女的经历与视角对这一现实有了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新历史小说在审美取向上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具有相当的趋同性,尤其体现在历史深度模式削平、主体的退隐或消解、反讽和戏仿的艺术策略等方面。但中国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新历史小说只能有限地接纳或"误读"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因此,新历史小说的审美取向只是接受后现代的浅层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使用了多角度叙事、碎片叙事模式等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后现代叙事风格。通过分析小说中多角度叙事、碎片叙事模式、"重现回忆"(re-memory),控诉奴隶制对美国黑人身心所造成的伤害和扭曲,揭示美国黑人昔日的悲惨境遇,呼唤黑人共同关注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储殷 《世界知识》2014,(19):62-63
<正>近来,美国黑人迈克尔·布朗被警察射杀一案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由于涉及美国政治中最敏感的黑人问题,无论是总统奥巴马的强烈关注,还是底层黑人群众的激烈抗议,都并不令人意外。与此同时,有一个现象颇为引人关注,那就是美国、欧洲两地黑人在抗争性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相比于美国,欧洲黑人显得格外的"安静"。这种"愤怒"与"安静"的差异背后,折射出美欧两地黑人族群在历史、组织与政治上的三点大不同。美欧黑人发展历史大不同美国黑人历史开端于黑人奴隶的血泪史。17世纪初期,美国大陆最  相似文献   

8.
作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一直以美国梦为一个重要主题。在二十世纪早期,黑人文学充分表达了对于黑人民族的赞美和对于自由平等梦想的憧憬与努力;中期以抗议小说为代表的黑人文学则震撼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黑人贫困状况以及作家对于美国梦能否实现的焦虑与担忧;后期以沃克、莫里森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作家反思了黑人群体的狭隘排外,倡导黑人男性与女性、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博爱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所罗门之歌》是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不断进行渗透和颠覆,以使美国黑人逐渐忘记历史。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坚持不懈地修复着黑人文化。她认为,黑人同胞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以其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本文分析了小说主人公“奶人”的自我追寻,认为黑人的自由与发展要依靠像“奶人”这样的年轻人,“奶人”的成长经历代表着作者与黑人同胞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不少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著作已在台湾地区翻译出版,引起一些史学家高度关注。杜维运系统批判后现代主义,晚年流露出强烈的担忧乃至憎恶。汪荣祖、古伟瀛、黄进兴、孙隆基等,也论述过后现代主义史学。后现代主义影响了台湾地区史学实践,20世纪末台湾地区学者历史著作就有后现代主义倾向,到了21世纪,更多的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著作面世了,其一些历史认识确系新见。无论学界怎样评价,后现代主义治学精神、根本理念与传统学术并无二致,乘势而用,将会对台湾地区史学界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孟兆富 《科技资讯》2012,(14):243-243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运用后现代主义元小说、戏仿小说这一形式和叙事本身,把历史事件转变为被称之为小说的语言体系,在构筑小说幻象的同时又揭露这种幻象,使读者意识到它远不是现实生活的摹本,而只是作家编撰的故事,从而导致传统小说及其叙事在形式上和语言上的解体这两种艺术形式揭示:像虚构的小说文本一样,历史于现实也是虚构的,也是人工制成品。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境內有黑人、印第安人、波多黎各人、墨西哥人等少数民族,他們都遭到各种各样的歧視和迫害。黑人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美国現有黑人二千二百万人)。长期以来,他們披荆斬棘、胼手胝足,为美国資本家創造了大量財富,但他們的遭遇又如何呢? 世世代代被剥削被奴役在十五世耙,欧洲殖民者侵入非洲大陆以后,不少西方国家的殖民者都干过从非洲海岸把黑人作为奴隶阪卖到新大陆去的勾当。一六一九年,第一批黑人被运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她在2003年出版的第八部小说《爱》延续了其一贯探索美国黑人历史和文化的写作风格,以"爱"为主题。用已故的男主人公比尔.柯西的"影子"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爱恨交织的黑人家族故事。在这部小说中,手意象被赋予了特殊含义。本文通过对这种手意象进行解码,力图展现黑人历史,发掘小说的深层主题涵义。本文作者认为莫里森通过描写不同侧面的手意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矛盾关系,既集中体现了黑人文化传统,又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于欧美,后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特征,至今众说纷纭,作为历史范畴、文化范畴、思想范畴广泛流传。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已有不小影响,我们对待后现代主义应采取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的又一新的文化精神和文艺表现形式。中国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必然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是由于历史渊源和现实状况决定了现代化始终是中国文化、政治、经济领域的中心话语,最终也决定了现代性精神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风格。继而以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为例探讨了后现代主义融入中国当代现实语境的方式,即后现代叙事和现代性精神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奥古斯特·威尔逊是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剧作家.他在匹兹堡系列剧中成功塑造了以露丝、伯妮斯、瑞莎和伊斯特阿姨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揭示了威尔逊的黑人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刘金歌 《青年科学》2013,(11):56-59
赢得互联网总统的美誉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赢得美国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只有47岁,仅有两年联邦参议员经历的黑人,这样的奥巴马连续击败了希拉里和麦凯恩两位政治基础雄厚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8.
艾里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著作《紫色》使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她还写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念和女性主义观点。小说《紫色》更是进一步深化了她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她自创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Womanism),引起了人们对黑人女性的广泛关注。其小说《紫色》鲜明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观和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互助精神——姐妹情谊。这部小说通过描写黑人妇女的内心生活、她们被压抑的创造天性与才能以及她们为重新确立自我、为创造自由和独立完整的生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揭露了黑人妇女在种族、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坎坷遭遇和悲惨命运,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体现了作者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3月以来,围绕美国1200万非法移民去留命运问题,在美国大城市华盛顿、洛杉矶、纽约、芝加哥等处均爆发了多次大游行,移民和非法移民举着“我们也是美国人”的标语,走上街头,仅洛杉矶一地人数最多就达50万人,为历史上罕见,引起了美国社会极大的反响和震动,一些媒体甚至用了“沉睡了的西班牙裔觉醒了”、“西班牙裔民权运动到来了”等字眼来形容此次行动。对此,美国黑人颇有微词,个中原因耐人寻味。美国历史上,受歧视和压迫最深的,首推黑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黑人被剥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黑人也最早起来争取自由和平等权利并且取得了重…  相似文献   

20.
美国现有两千六百万黑人,占美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一点七。他们都是十六、七世纪的黑人奴隶后裔。三、四百年来,黑人在美国,经历过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开发美国西部的斗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难忘的岁月,以他们的血汗和泪水,浇灌了美国今天发达的资本主义文明,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今天他们的处境同其先辈血泪斑斑的遭遇相比,并无多大本质性的改善。美国广大黑人在种族歧视下,日益走上反种族歧视的道路。这种斗争不但历几百年而不息,而且于本世纪尤烈。五十年代中叶至六十年代末叶,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