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消极腐败现象也有所滋长、蔓延,这种负面效应已经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问题。党中央顺乎党心民意,作出了反腐败斗争的重大部署,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拥护。但是也有一些同志对于反腐败斗争显得信心不足,认为,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诱发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源头刹不住,反腐败也不会取得什么实质性成果。笔者就此观点谈点粗浅的看法。从政治学角度讲,腐败是指思想上、行为上的堕落…  相似文献   

2.
自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在全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特别在强化权力制约,预防和制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也应该看到,权力商品化的趋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所提出的,一些人思想政治和作风不过硬,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的关系,贪图享乐,以权谋私,掉入腐败的泥坑.少数干部包括个别高级干部的腐败案件,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制止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本文仅就导致权力腐败的客观因素和遏制权力腐败的有效途径谈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
自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 ,在全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斗争 ,特别在强化权力制约 ,预防和制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也应该看到 ,权力商品化的趋势 ,以权谋私 ,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所提出的 ,一些人思想政治和作风不过硬 ,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的关系 ,贪图享乐 ,以权谋私 ,掉入腐败的泥坑。少数干部包括个别高级干部的腐败案件 ,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 ,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而且直接…  相似文献   

4.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我们党从诞生以来和建国以后 ,一直把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遏制腐败 ,党中央下了最大的决心 ,采取了众多的措施来惩治和遏制腐败。一方面成效明显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另一方面 ,腐败现象有些方面仍在滋生蔓延。目前 ,我国已进入了腐败现象的高发期和多发期。也可以说 ,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已到了最困难和最关键的时期。为什么我们的反腐败力度在加大 ,成绩在增加 ,而腐败现象却还在越发泛滥呢 ?这里原因固然很多 ,但是 ,从源头上预防和…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深刻阐述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向全党严肃地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腐败现象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指出了努力把消极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路子,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反腐败思想。  相似文献   

6.
腐败现象与市场经济有一定联系,但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要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腐败和反腐败问题,树立反腐败的信心,坚决反腐败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保证,坚决反腐败和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是辨证的统一,坚持反腐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反腐败斗争不能搞活动,但必须发动和依造群众,抓好反腐败这项系统工程,最基本的,要靠教育,靠法制。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腐败问题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是与国家安定、群众生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休戚相关的。腐败现象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腐蚀着我们党和国家的健康机体,挫伤了人民群众深化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其危害性是非常严重的。如何杜绝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这是全国人民关心的大事,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所面临的并且必须完成好的课题和任务。 一、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8.
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产物。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的实际,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失时机地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力求取得更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腐败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心和关注。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唯一宗旨,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我们国家,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并与之作坚决的斗争。本文拟就腐败的本质与危害、产生腐败的条件与根源、反腐败斗争的对策与措施等方面从理论的高度作些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推动反腐败斗争在新形势下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申全会以来的新时期,我党在对反腐败方面的认识和措施方面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切实纠正不正之风”;十三大认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申,党内反对腐败的斗争不可避免;十四大强调,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十五大肯定,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十六大主张,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能掉以轻心,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极端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其对策为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坚决依法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扎紧篱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注重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2.
总结多年来反腐倡廉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研究其发生、蔓延的原因,可以总结出反腐败斗争规律性的东西,找到惩治腐败的重点的措施,以此来指导当前日益深入的反腐败斗争。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的本质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是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本对立的。官吏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这是历来人们的共识。官吏腐败中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卖官?爵”。过去,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中,历来重视对各种消极腐败行为的斗争,形成了较完备的反腐败思想体系。他始终把惩治党内腐败同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及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政治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提高到影响革命成败的高度来对待。这时于当前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仍具有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一贯坚持反对腐败的斗争 在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的腐败是导致人民起来推翻反动统治的重要原因。正因旧中国的黑暗,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要推翻腐败政权的统治,建立一个人民的中国。为了防止共产党及领导下的政权的腐化,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他时刻警惕各种腐败思想对党的肌体的侵蚀,并在实践中坚持同种种腐败现象作斗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民获得了极大的实惠,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与此同时,腐败现象呈现出蔓延地趋势,如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放纵食色等等,如同驱之不散的阴影,干扰着民众的生活,严重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使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感到不安和不满。不过,从客观上讲,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忽视过反腐败的斗争,我们从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一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伴随着政治、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各个领域的腐败现象都在顽固的滋生与蔓延,其势头尚未根本遏制住。这种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已引起国人的忧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人发自内心地痛恨腐败,要求党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根除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腐败的新动向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私有制和公共权力以来,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就成为一大痼疾。它侵害公共利益,腐蚀国家肌体,有着极大的危害性。 “贪者,祸之根也。惩则兴,容则亡。”因而,把贪污等腐败现象作为重罪进行惩罚,成为古今中外的通行做法。然则,时至今日,贪污等腐败现象不仅屡禁不绝,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认为,造成此恶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群众参与的程度不够。腐败作为文明社会的公害,仅靠专职机关的惩治是不够的。群众的广泛参与,向腐败开战的社会大气候,是反腐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群众参与反腐工作是由我们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积极参与反腐斗争,发挥其主人翁地位的作用,是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反腐斗争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宪法规定的建设高度民主的国家任务所要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困扰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的首要问题,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将反腐败作为其政府工作的核心,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对待腐败的态度更是坚决打击、严惩不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与此同时发生在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腐败现象仍呈严重态势:大案要案增多;串案窝案增加;违纪违法者职务级别增高;腐败领域增宽;腐败手段更为隐蔽。这种反腐力度愈大腐败现象愈多的尴尬困境,究其根本,便是由于缺乏在现实生活中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人民代表大会由于在实际运作中流于形式,很难发挥人民民主监督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独立的新闻媒介才是有效遏制腐败的正确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地开展了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如何把反腐败斗争推向更深的层次,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从理论上和思想上搞清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难点及其对策,这是需要我们下大决心,花大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之中,旧的经济体制还未被打破,新的经济体制也未完全建立起来。在新旧体制交潜转轨时期,腐败现象的大量滋生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也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全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能否定党的主流是好的,也不能低估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20.
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经济体制转轨,西方思想、化乘机而入,法律法规不健全,某些环节管理和监督薄弱,思想工作软是腐败易发多发的原因,坚持按照党中央要求,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