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玉尊 《广东科技》2011,20(23):37-39
2011年1月13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会上对广东省首届南粤功勋奖创新奖获得者进行了隆重表彰。在荣获“南粤创新奖”的3名个人中,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教授。这可以说是周福霖院士近期继当选广州市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迎来的又一巨大喜讯。  相似文献   

2.
国际隔震与消能减震控制学会(ASSISi)公布了新一届主席副主席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当选该学会主席.这是我国科技界的又一重大要事,也是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领域的话语权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该学术团队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为学术带头人,现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8人,其中博士10人,科研实力强。其科研基地地震工程及应用技术试验室,是教育部和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部抗震科研基地和建设部批准的隔震减震产品测试中心。该实验室实验条件优越,拥有三向6自由  相似文献   

4.
12月18日,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厦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和我校共同发起举办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厚群院士、隔震减震专家周福霖院士等国内外近200名专家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在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区二期建设现场,一种国际上最先进的橡胶抗震技术正在应用于该校行政楼项目施工当中,这是我国单体楼面积最大的隔震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周福霖教授说:“这栋楼就如同漂浮在大海上的船,无论地下怎么动,楼都倒不了。” “加个橡胶垫,房屋不怕震。”据周福霖教授介绍,在这样的大楼里办公、做实验,即使突然发生强烈地震,房屋也不会倒塌,师生安全无虞,仪器设备完好。 由周福霖主持在建的这座大楼采用隔震设计方案,隔震层设置在地下室一层顶部与地上首层底之间,隔震设置采用普通型橡胶隔震支座与铅芯型橡胶隔震…  相似文献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是在原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的基础上进行大量修改而成的。新的抗震规范充分吸收了唐山地震以后,国内各科研、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所做的许多有价值的科研资料和工程实践经验,同时也充分吸收了国际上的大地震经验、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和理论.方法,引入了较多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其中较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关于结构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22日、8月25日,云南盐津、大关县等地相继发生两次五级以上地震,二十余人死亡,百余人受伤,三十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7亿元人民币。今年也正好是唐山大地震三十年周年,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24.2419万人丧生(包括天津等受灾  相似文献   

8.
经过唐山、汶川大地震灾害的经验逐渐认识到,抗震概念设计比结构计算设计更为重要。抗震概念设计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尤其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及其相应的构造措施进行分析,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夏刚 《世界知识》2008,(12):25-27
作家钱钢在其1986年发表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中,揭示了一个令人战栗的诡秘现象——北京所处的北纬40度一带,是世界上的大地震多发带。据美国地质调查所汇总的古今大地震丧生人数排行榜,逾10万的11次依次为:(一)1556年中国山西、陕西地震,83万;(二)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域地震,28.3万;(三)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  相似文献   

10.
<正>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近年在新疆发生的伽师一巴楚地震,几乎无一例外的表明无筋砌体结构不能承受大地震。尽管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差,然而在城镇建设,由于我国经济水平还不够发达,在城镇建设中不可能把砌体结构限制过严,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研究和总结震害的基础上, 改进砌体的抗震性能,提高它的建造层数和高度,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地震灾害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个小概率事件,毕竟地球上不是经常地发生破坏性地震,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被瓦砾掩埋的经历。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房倒屋塌的惊吓,但感受过多次大地的震动,更经受过几次大地震惨状的震撼。地震究竟离我们是近还是远?我无法说得清楚,但近二三十年中导致重大灾害的地震似乎感觉很多,且都历历在目。就中国来说,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约24万人;1999年台湾7.3级大地震,  相似文献   

12.
科技界声音     
正我今年61岁,是一名内科医生。自学医算起,今年正好是从医40周年。同辈多数都已退休,因为我是院士,还要为病人服务一段时间。在过去的1万多个日日夜夜里,我救治了数十万病人,所幸没有出过医疗和责任事故,但大大小小差错也经历了不少,甚至也耽误过病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光明日报》[2014-08-25]  相似文献   

13.
正在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7月28日视察唐山,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防震减灾"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实际,探讨商榷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地震巨灾保险2016年5月,由保监会、财政部印发的《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发布。《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已年逾九旬的钱令希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工程学家。他长期从事结构力学的教学和研究,是新中国第一批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也是使结构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先行者与奠基人。钱院士在我国的桥梁工程、水利工程、舰船工程、港湾工程等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广州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所依托的研究基地“地震工程及应用技术实验室”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4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人员26人。学科带头人周福霖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科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广东省“千百十”第二层次人选1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恺教授简介严恺教授:著名水利和海岸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名誉校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1912年8月生,1933年获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35年赴荷兰留学深造,19...  相似文献   

17.
唐山·临危受命因势"力"导 1976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7.8级大地震,将"京东宝地"唐山这座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有着百万居民的重工业城市,顷刻间化成了一片废墟,24.2万人在那个灾难深重的夜晚失去了生命.  相似文献   

18.
吕斌 《创新科技》2012,(4):42-43
<正>最近,在清华大学,笔者拜访了我国焊接事业奠基人之一——潘际銮院士。今年85岁的潘老,现还在科研一线工作着。他有一大串炫目的头衔: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昌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机械系主任等职。他研制成功的"QH-ARC"法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1984年),"焊接用双向激光自动跟踪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984  相似文献   

19.
软弱土地基在地震作用下正反两方面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强震作用下地基中的软粘土层与可液化饱和松砂层都有明显的防止多层砖房倒塌的作用以及减少震害的作用(相对于良好的Ⅱ类土地基而言)。虽然软粘土层的震陷、饱和松砂土层的液化都会引起一定的震害,但运用抗震设计和纠斜技术能够克服这方面的震害。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23日,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学会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主办,河海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16高坝抗震防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陈厚群院士,中国科学院林皋院士、张楚汉院士及来自国内外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菊根,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电建集团总工程师周建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金生,学会抗震防灾专委会主任、河海大学李同春教授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