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具有复合型吸附剂材料的除湿轮中传热传质耦合现象,采用一种新的隐式差分法模拟除湿轮中的传热传过程。除湿轮性能取决于旋转速度,基体的传热传质系数,基体水分扩散率,基体热容量和吸附热,计算结果表明:转速最优化除湿轮性能的关键参数,基体传热传质系数越大,除湿性能越好,但当基体表面传热系数大于0.08kW/(m^2.k)时,即使再增加传热系数也无法进一步提高除湿效果;吸附热或基体热容越大,除湿轮性  相似文献   

2.
室内高效除湿方法的探索及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常用的室内空气封闭循环除湿方法后期除湿效率较低这一缺点,提出了非混合式室内空气除湿方法,并对其装置进行了设计.在用此方法进行除湿时.室内形成了干空气区与湿空气区.除湿机处理的湿空气始终为湿度较大的湿空气。因此除湿效率较高.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提高单位能耗去除湿空气中的水分量(或节能)20%-1.00%.  相似文献   

3.
PERFORMANCE OF A ROTARY DEHUMIDIFIER WITH THE MIXED DESICCANT MATERIALS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具有复合型吸附剂材料的除湿轮中传热传质耦合现象.采用一种新的隐式差分法模拟除湿轮中的传热传质过程.除湿轮性能取决于旋转速度、基体的传热传质系数、基体水分扩散率、基体热容量和吸附热.计算结果表明:转速是优化除湿轮性能的关键参数;基体传热传质系数越大,除湿性能越好,但当基体表面传热系数大于0.08kW/(m2·K)时,即使再增加传热系数也无法进一步提高除湿效果;吸附热或基体热容越大,除湿轮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超声雾化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除湿效率,分析了氯化钙和氯化锂混合盐溶液的质量分数、液气比、气液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除湿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种实验工况下,系统的除湿效率为18.1%~26.9%.随着混合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从38%减小至35%,系统除湿效率逐渐降低;液气比是影响系统除湿效率的重要因素,当液气比由0.18增至0.84时,除湿效率提高约50%;增加气液反应时间能够有效改善除湿效率.另外,提高除湿效率会导致空气温升变大.  相似文献   

5.
以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提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理想除湿效率的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并结合已有实验研究,对空气和盐溶液的质量流量、入口温度及入口含湿量、入口浓度等因素与系统溶液除湿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单一增大溶液质量流量或减小空气质量流量都可以增大系统液气比,但这两种情况中系统除湿效率的增长规律是不同的;在不同液气比下,理想除湿效率均随空气含湿量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液气比越大,理想除湿效率变化转折点所对应的空气含湿量越大;除湿效率将随溶液入口浓度增大而增大,而空气入口温度及溶液入口温度对除湿效率无显著影响.文中结果校正或拓展了已有的研究结果,并更加精细、合理.  相似文献   

6.
两级双溶液除湿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两级双溶液除湿系统,其核心部件是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空气的第1级除湿器和采用氯化锂溶液的第2级除湿器,并利用数学模型对其除湿效果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采用氯化钙和氯化锂混合溶液(CELD,氯化钙与氯化锂质量比1:1)的系统相比,双溶液除湿系统的除湿效果更佳且能量利用率更高;在温度30℃、绝对湿度16.2 g/kg的工况下,双溶液除湿系统能够使空气的绝对湿度降至7.93 g/kg,系统的热力性能系数(COP)达到1.08;若采用太阳能驱动系统,当集热器出口的热水温度为87℃时,该系统性能最佳,COP值达到1.08;当热水温度为75℃时,基于太阳辐射的COP最高,其值为0.51.  相似文献   

7.
固体吸附式除湿空调系统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几种常用的除湿方法,并通过对固体吸附除湿的工作原理及目前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可知转轮转速、再生区扇形角、轴向质扩散等参数是影响固体转轮除湿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固体除湿空调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今后的研究应从高效紧凑的除湿器,高效便宜的除湿剂,高效的系统型式等方面入手,以提高系统效率,增强与传统空调系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溶液型空气除湿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液体除湿实验系统,在该系统中以氯化钙溶液作为除湿剂,以装有波纹孔板填料的填料塔作为除湿设备。研究了除湿剂的流量、浓度等参数对空气出口湿度的影响,给出了传热与传质系数的准则方程式形式,并利用实验数据拟合出了传热与传质系数公式。  相似文献   

9.
热管换热器在房间空调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目前现有房间空调器在潮湿地区使用时,因其除湿量不足而不能很好地创造出室内舒适性环境这一问题,提出了在不改变房间空调器原有配置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毛细管的情况下,加上重力式热管换热器,可以显著地增加空调器的除湿量,并使空调器的出风湿度适宜,而空调器的制冷量和功耗基本不变,所需的重力式管换热器面积不超蒸发器换热面积的2倍,重力式热管换热器在空调器上布置可行。  相似文献   

10.
除湿转轮除湿性能及(火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除湿转轮(火用)效率模型,应用除湿转轮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和实验装置分析了通道中湿空气的(火用)及炯效率,研究了影响(火用)效率及除湿性能的因素.结果显示:吸附通道中作为收益的扩散戈用所占比例较小,表明除湿转轮的(火用)效率较低,回收再生过程排气中的热(火用)可以提高装置(火用)效率;当传递单元数NTU在0-2.5时.除湿转轮的(火用)效率及除湿性能随NTU的增加而迅速升高,当NTU2.5时,这一趋势变缓;除湿转轮在最佳转速下运行时其除湿性能及(火用)效率同时迭最大;提高再生温度可以提高除湿转轮的除湿性能,但其(火用)效率却随再生温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跨海大桥除湿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维持较低的桥体内部空气相对湿度,保证以钢箱梁为桥体主要结构的跨海大桥安全运行以及延长桥梁寿命,针对海面空气参数和气象条件,建立了钢箱梁结构的传热模型和内部空气的传质模型.结合具体条件,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验,确定了避免钢箱梁内壁表面结露的下限空气相对湿度和防止外部空气无组织侵入所需的内部空气正压值,以及实现这一正压值所需的除湿通风量。  相似文献   

12.
固体除湿装置因其结构简单、可利用低品位能源等优点,在空气调节及空气取水中发挥重要作用。除湿材料是固体除湿装置的关键部分,关乎整个设备的效率和能耗。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IL-101(Cr)、MIL-101(Fe)和MIL-100(Fe),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搭建了固定床吸附/脱附实验台,测定了水蒸气在3种除湿材料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特性。对比研究了MIL-101(Cr)、MIL-101(Fe)和MIL-100(Fe)3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对水蒸气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MIL-101(Cr)和MIL-101(Fe)对水蒸气具有超高吸附能力,分别高达1.50 g/g和1.33 g/g。MIL-101(Fe)吸附速率最快,吸附穿透时间最短,并且吸附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对湿度50%时,MIL-101(Fe)吸附速率达到了0.738。10次循环后MIL-101(Cr)和MIL-101(Fe)的吸附容量的损失分别为3.33%和3.22%,循环吸附表明MIL-101(Cr)和MIL-101(Fe)对水蒸气吸附具有优异的可逆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在300℃左右较高热风温度下对冲天炉熔炼的空气进行除湿送风,可进一步强化焦炭燃烧和传热过程,降低炉内的氧化性。试验表明,铁水温度提高15-25℃,熔化率提高10%左右,炉渣氧化铁,合金元素烧损及焦耗进一步降低,为同时采用两种强化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除湿方式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节能特性,以平顶山某电子厂为背景,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转轮除湿和溶液除湿两种除湿空调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溶液除湿空调系统除湿能力强,性能稳定,节能效果显著,0.8年可收回初投资。  相似文献   

15.
地下金库通风除湿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金库内存放的品的安全和对温湿度的要求。通过地下建筑的特点以及地下金库的湿源的分析,文章介绍了地下金库的通风除湿系统设计,着重讨论了冷冻除湿过程,通见多识广主通风口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高炉鼓风除湿设计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骥 《科技咨询导报》2010,(10):122-123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能源与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视,作为能耗大户的冶金企业,应不断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充分研究,发现问题,进而加以解决,以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地目地。  相似文献   

17.
对自制吸附剂(DH-50,DH-70)、硅胶和13x的除湿制冷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DH-50和DH-70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对DH-50、DH-70、硅胶和13x用于除湿制冷(空调)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吸附量、空气湿度、再生温度、制冷量和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对固体除湿空调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DH-50和DH-70的除湿制冷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吸附剂(硅胶和13x).DH-50和DH-70吸附剂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721kg/kg和0.736kg/kg;在100℃条件下再生,DH-70吸附剂的除湿制冷量是硅胶的2.2倍,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是硅胶1.9倍;在较高再生温度(200~250℃)下,DH-50吸附剂的除湿制冷量是13x的1.3倍,单位质量DH-70吸附剂的制冷功率是13x的2.2倍.DH-50和DH-70吸附剂具有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既适用于以低位热源驱动的除湿制冷系统,也可用于利用汽车尾气(300~500℃)等较高温度热源的场合.  相似文献   

18.
在电力系统中,保证电网供电稳定和用电安全既是基本的又是必须的.目前,一般来说,开关柜除湿装置普遍采用安装加热板的形式,往往容易产生凝露,造成电力系统安全隐患的出现.因此,针对目前开关柜除湿装置中存在的问题,该文首先就其应用环境和使用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分析常规开关柜除湿装置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开关柜除湿装置开发的内容和目标,最后对研发工作进行总结,并就本次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和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除湿转轮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除湿转轮中微元体气体区域和固体区域的水分质量守恒、能量守恒为基础建立了描述转轮中吸收 (吸附 )和再生过程的数学模型 .利用有限差分法求得了数学模型的数值解 ,并用实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速溶茶冷冻干燥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速溶茶冷冻干燥过程的机理,从干燥层的冻结层的微元能量衡算着手,提出了水汽仅从速溶茶上表面逸出时的冷冻干燥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计算了解到速溶茶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任一时刻和任一截面上的温度,为制定速溶茶冷冻干燥生产工艺提供技术参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超速铁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