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梅 《科学之友》2002,(11):17-17
如果有一天上帝突发奇想,将世界上所有动物的身高变得彼此相同,那么动物中的巨人将不会是大象或长颈鹿,而是不起眼的非洲猫鼬——因为猫鼬惯于用足尖站立,姿态优美挺拔,是动物界名副其实的芭蕾舞者,也是长相最可爱的动物之一。非洲有理想的游牧环境,许多动物能在地面找到维持生存的食物,同  相似文献   

2.
正长有超长脖子的梁龙是恐龙家族的象征。梁龙属于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是所有种类恐龙中身躯最为庞大的,同时也是地球上有史以来行走在陆地上的最大动物。这些陆地巨无霸的体重甚至可达120吨。同样令人惊叹的是蜥脚类恐龙的长脖子。梁龙的脖子最长可达15米,是长颈鹿脖子的6倍。蜥脚类恐龙是如何进化出如此长的脖子的呢?这个问题也正是古生物学家要探讨的。美国古生物学家马修·韦德尔和泰勒通过观察地球上的其他长颈动物,注意到一个明显的规律:所有陆地动物,无论是现在还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还是已经灭绝了的动物,除了蜥脚类恐龙之外,它们的脖子长度都有一个极限,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假设;长颈鹿之所以有那样长的脖子,是因为它要吃到别的动物所吃不到的叶子。这个答案其实有点简单。现在,纳米比亚野生动物保护局的一位高级官员罗宾·西门,发现了一种互补解释。即:长颈鹿的脖子是一种武器,用于雄鹿之间为寻求配偶而发生的冲突。当几个雄鹿共同追求一个雌鹿时,它们并肩站着并且粗暴地摇晃着脖子和脑袋敲打着对手,每一下的敲击都命中要害。尤其是当它们把力量集中到短角上时,就会去撞击对手的脖子和脊椎骨。以便  相似文献   

4.
睡觉是再简单、再常见不过的事了。困了、累了,躺在柔软的床上睡一会儿,可是各种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呢?非洲大象站着睡觉,睡时靠在墙上或树干上,并把长鼻子弯曲,鼻端卷进嘴里,轻轻含着,不让小虫子和老鼠爬进鼻子。印度大象则是伸腿侧睡的。如果像非洲大象那样站着睡,就说明害病了。大象睡眠时间一天不超过两三个小时,它能够两天不睡觉,所以说,大象是最能坚持不睡觉的。长颈鹿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夜间躺下后十分警惕,长脖子照常竖在那里,眼睛瞪得大大的。只有感到绝对安全时,它才将脖子横倒,头搁在臀部,可眼皮仅仅闭上五六分钟,头又警觉地高昂…  相似文献   

5.
有人在赌咒发誓时总会说:“天打雷劈”。当然,从字面意义上说,很少有人在被雷电击中之后能不被“劈”开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一个人简直可以被称作是“人体避雷针”。他就是美国前森林警察罗伊·沙利文,他已经被雷电击中7次,但结果都安然无恙。1942年沙利文首次遭到雷击,结果失去了右脚大拇指的趾甲;1969年他被雷电烧掉了眉毛;1970年的雷击使他左肩膀烧伤;1972年他被雷击烧伤了部分皮肤;第二年又被雷电烧伤了头发和双腿;1976年他又遭到雷击,烧伤了脚踝;1977年则是胸口和腹部被烧伤。这么容易招惹雷电的男子自然难以找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年均30多亿次,每秒钟100余次。全球每年因遭雷害的损失就在10亿美元以上。仅中国每年因雷害死伤人数约10500人,其中死3000人,伤7500人。非洲肯尼亚的维多利亚湖,每年雷电达7个月之久,发生雷击250多次。人们几乎天天“有雷贯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雷区。仅该湖湖畔的7个区,在1983年前的20年中因雷击致死的有2170人之多,击毙牛羊4500~5000头。  相似文献   

7.
误杀幼犀 在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共和国,有一片名叫库尔皮特朗的大草原,那里不仅是长颈鹿、角马、狮子、犀牛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乐土,也是科学家考察研究动物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8.
长颈鹿没有什么可同敌人战斗的武器,所以它必须在大敌袭来之前尽早发现敌人,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逃之夭夭。因此,长颈鹿即使在睡觉时也得处于备战状态,而站着睡觉更便于逃跑。可能它们在睡觉时也只是似睡非睡地吧。 不过,在动物园里的长颈鹿,由于不必担心外敌偷袭,到了夜晚时,它们也有的会趴在地上,把长长的脖子放在背上,把头放到腰部,睡个舒服党。但是,稍有风吹草动,它们马上就会警惕地抬起头来。看来,它们很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成千上万年中,多刺的非洲洋槐一直在为攻击性蚂蚁提供食物和庇护;与此同时,蚂蚁攻击企图吃洋槐叶子的动物,从而也保护了洋槐。这是一种典型的互利联盟。随着非洲野生动物数量的下降,科学家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假如动物不再吃洋槐叶子,会发生什么呢?为了迅速得到答案,他们用篱笆把一些野生洋槐围起来,这样一来,大象、长颈鹿及其他动物就无法吃到洋槐叶。  相似文献   

10.
大约7000至9000年前,非洲工匠在尼日尔东北部撒哈拉沙漠中的一块高耸的砂岩壁上,雕刻了这只雄伟壮观的长颈鹿.在这块大岩石的露头上一共有两只长颈鹿雕刻.  相似文献   

11.
长颈鹿轶闻     
当长颈鹿在发生危险时,会用猛烈的惊跑来传递警报给同伴。有一种长颈鹿的尾巴内侧呈白色,当它竖起尾巴时,就成为一种醒目的信号;看到它的尾巴垂下不动,就表示平安无事;如果它的尾巴半抬起,就表示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它的尾巴完全竖起,就表示发现危险。狮子是长颈鹿最凶残的天敌。平时,长颈鹿一发现狮子临近,总是“走为上计”。它腿长,跑得快,在遭到敌人袭击时,其奔跑速度每小时可达40公里,瞬时奔跑更可高达56公里。快速的奔跑是长颈鹿逃避狮子的法宝之一。对长颈鹿来说,奔跑速度就是生命。除此之外,它4只强有力的铁蹄也是不可缺少的防御武器。…  相似文献   

12.
雷电的危害     
雷电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天气现象,它除了污染空气外,还能直接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可怕的雷击雷电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天气现象,它除了污染空气外,还能直接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7年6月下旬,我国皖南某地遭遇雷击,哗啦一声巨响,几个生产队的家用电器全部被烧毁,彩电、冰箱、空调无一幸免。雷电伤人的事也时有所闻,不  相似文献   

13.
梁东云 《科学之友》2007,(19):56-58
猎豹是非洲大草原上的杀手。它以闪电般的速度和锋利的爪牙,成为草原上其他动物的克星。因为捕捉困难,猎豹又是国际上各大马戏团紧缺的“动物”明星。对于那些动物偷猎者来说,猎豹无疑是最具价值的猎物。2007年2月,为了能得到丰厚的报酬,著名的“动物猎手”科尔和非洲籍助手一起进入非洲一望无际的草原。他们的目标就是猎豹!  相似文献   

14.
人遭雷电击中的概率并不大,最多也就1:60万。那么到底又是什么在吸引雷电来袭击人呢?科学家将这咎于男性的性激素——睾丸激素,因为遭雷击的80%都是男人。  相似文献   

15.
1998年,非洲石雕艺术馆的摄影师大卫·考尔森在尼日尔东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中,发现了一块雕有长颈鹿图案的巨型石刻。石刻中的长颈鹿有6米高。据估计,雕刻年代约在8000年前,在长颈鹿图案的周围还刻有一些粗糙的花纹,其雕刻的年代看上去要比长颈鹿晚得多。迄今为止,无人知晓是谁雕刻了这些图案。人们只知道非洲古代的手工艺者制作这些精美的石刻时,撒哈拉地区的气候是十分舒适宜人的,因此动植物繁盛,众多人口居住于此,他们在撒哈拉建立起城镇,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文明。但是随着撒哈拉地区气候的异常变化,风沙掩盖了一切。撒哈拉沙漠中的石雕@王文…  相似文献   

16.
浅析自动气象站雷电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气象站作为一种集合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及处理、数据通信等技术的自动化电子设备,其抵御雷电兵贵损害的脆弱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预防雷电损害是自动气象站网可靠性设计的极其重要部分.本文从直击雷、感应雷及雷击电磁脉冲保护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做好自动气象站的雷击防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猎豹是非洲大草原上的杀手。它以闪电般的速度和锋利的爪牙,成为草原上其他动物的克星。因为捕捉困难,猎豹又是国际上各大马戏团紧缺的"动物"明星。对于那些动物偷猎者来说,猎豹无疑是最具价值的猎物。2007年2月,  相似文献   

18.
我小时候生长在贵州边远山区,常与山沟、丛林里的走兽毒蛇为伴.童年时看过动画片《森林大帝》,其中雷欧的遭遇、非洲动物王国的故事对我颇有触动,以至于我经常梦见金合欢树、浩瀚的稀树草原以及狮子、花豹、长颈鹿、大象等野生动物.从那时起,我就决心今后一定要去非洲亲眼看看这些野生动物朋友.  相似文献   

19.
我小时候生长在贵州边远山区,常与山沟、丛林里的走兽毒蛇为伴。童年时看过动画片《森林大帝》,其中雷欧的遭遇、非洲动物王国的故事对我颇有触动,以至于我经常梦见金合欢树、浩瀚的稀树草原以及狮子、花豹、长颈鹿、大象等野生动物。从那时起,我就决心今后一定要去非洲亲眼看看这些野生动物朋友。  相似文献   

20.
避雷新术     
苏联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有效的避雷电方法.但这绝不是使用什么新型避雷针.而是在带有雷电的乌云中把雷电消灭在它开始形成之前.现在地球上平均每秒钟要打雷100次左右,这么多雷电是好还是不好呢?从一方面来看,每打一次雷,就将降落到土地上5吨上等优质肥料——氮的化合物.另外,每一次雷电都是对大气进行一次臭氧消毒和净化.可是另一方面,一年中整个地球由于雷击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千人,而且还要破坏几十条高压线路和其他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