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首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以及落实中央对北京“世界城市、国家首都、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选择。市科委研究制定“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计划实施方案的目的,也是力图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内,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促进指导,建设北京现代服务业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在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邓爱华 《科技潮》2009,(9):18-19
为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创新科技工作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北京市科委等有关部门支持和推动农业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发起成立了面向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的系列联盟,2009年7月13日,首先启动了“食品安全科技服务联盟”、“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籽种产业发展科技服务联盟”、“设施农业技术创新服务联盟”和”北京农村污水处理创新服务联盟”,  相似文献   

3.
高柏杨 《科技潮》2004,(10):8-9
北京是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北京市政府实施的”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从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急需和关键问题出发,集中优势资源,夯实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北京发展的基础。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在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通用项目获奖总数为186项,北京地区获奖项目有61项.约占三分之一;其中相当一批在北京得到了应用,为首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们选择北京地区近三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部分项目进行介绍,以反映科技在首都建设中的作用.弘扬科学精神,激励北京地区广大科技工作者锐意创新、勇于探索,为首都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北京创新型服务业强势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治光 《科技潮》2006,(2):8-10
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并提出:“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北京在制订“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要求。北京市科委为落实这一战略,实施了“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主题计划,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业。2004年北京创新型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26.2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7.7%,占北京地区GDP的12%,已经初步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近日,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吉春表示:“目前,北京创新型服务业的规模和质量都已经超过高新技术产业,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日前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明确指出:“首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部署,是新世纪中央对北京工作的要求,也是首都人民的新期盼”。世界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端形态,建设世界城市不仅需要科技创新和高端引领,需要经济、产业、文化的融合,更需要大批国际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汇集。北京迫切需要加强高层次创新掣人才队伍建设,聚集大批高素质人才,形成雄厚的智力资本,这不仅是北京走向世界城市的首要条件,更是北京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6.
声音     
《科技潮》2010,(2):M0002-M0002
“第一,全力抓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第二,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的优势。第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计发 《科技潮》2004,(5):6-9
2003年,北京市科技事业和各项科技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全市科技系统结合首都经济和首都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长远需求,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的工作主题,深入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以下简称“二四八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二四八工程以“求实性、前瞻性、开放性”三个显著特征,已经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和重心,对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成为集成首都科技资源、提升首都竞争力的旗帜。目前。北京已经确定了“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到20l0年初步把北京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12,(8)
本刊讯日前,由首都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2年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产业投融资峰会”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4,(1):28-29
2003年,首都科技集团认真贯彻北京市委、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和北京市科委“大北京”的科技战略布署,依托和服务于理事单位,以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科枝与经济的结合、加速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首都“248”重大创新工程的开展,拓展为中央在京院所服务的内容和深度,提升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陈治光 《科技潮》2003,(12):4-7
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源。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领先世界经济,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能成为技术创新之源。北京市委在八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其总体目标是要集成首都科技资源,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构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目前,北京与国际化相接轨的高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如何呢?本刊记者就此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振刚。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吹响了“到2010年把北京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的号角。这次科技盛会主要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部署实施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全面推进首都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秋十月,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扎实推进“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等工作。会议强调,科技创新是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4.
建设绿色科技支撑的和谐北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总目标也是首都发展的总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包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它们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在和谐社会目标下,“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建设可以在资源的高效利用上找到统一,从而可以把“建设绿色科技支撑的和谐北京”作为明确统一的工作指导总方针。  相似文献   

15.
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党和国家在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对北京城市功能的新定位,是以全局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推动首都创新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的战略部署。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实质即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生产、技术革新、知识传播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强化基础研究功能,重视应用科学研究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服务区域、行业的核心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成果支持和智力支撑,突出特色和提升服务北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北京是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北京市政府实施的“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从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急需和关键问题出发,集中优势资源,夯实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北京发展的基础.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在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通用项目获奖总数为186项,北京地区获奖项目有61项,约占三分之一;其中相当一批在北京得到了应用,为首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们选择北京地区近三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部分项目进行介绍,以反映科技在首都建设中的作用,弘扬科学精神,激励北京地区广大科技工作者锐意创新、勇于探索,为首都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伍建民 《科技潮》2006,(1):15-17
“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施6年来,尤其是2005年推进“深化二四八,实施一二三”总体工作思路以来,北京科技管理工作和科技发展思路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作者将这些变化总结为“五大深化”和“五大创新”。在此基础上,北京形成了比较清晰、完整的科技发展思路,涵盖“目标一方针一战略一思路一措施一核心—保障”各层次的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胡青华 《科技潮》2004,(8):26-27
北京市非常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将软件产业确定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中之重,力争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将软件产业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的“长风计划”,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发展的政策措施,投资建设软件产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和推动北京软件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实现国际化。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就是顺应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大势,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科委共同建设的软件质量检测机构,为北京软件产业提供质量检测服务的科技条件平台。  相似文献   

19.
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将带动一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在场馆建设.节能减排.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使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在奥运会筹办工作中得到展示,推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实现。要大力宣传科技奥运取得的成就,推广高新技术,宣传企业品牌,促进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0.
闫傲霜 《科技潮》2010,(11):4-9
2010年10月15日,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扎实推进“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等工作。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关于“科技北京”行动计划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指出,“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实施一年多来,全市各部门、各区县认真贯彻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推动首都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