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LC串联电路的求解及电流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对非线性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进行了求解,对所得到的解析解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非线性RLC电路的一些普遍特征.通过对RLC串联谐振电路中的谐振态量分析说明,给出谐振态量与电路参数、品质因数的关系式,说明了谐振电流曲线的非对称性,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品质因数是谐振电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文章从RLC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定义出发,给出了一般RLC电路谐振时品质因数的计算方法,即当电路谐振时先计算端口的阻抗或导纳,得到等效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R、L、C参数,然后套用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计算公式即可。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正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RLC并联谐振电路进行了理论研究,包括理想RLC并联电路、实际RL-C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特性与相量图、电容电感无功功率关系、品质因数Q的推导计算及其对谐振特性的影响,并采用Multisim软件对两类并联谐振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不仅能很好地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可以快捷准确观测并联谐振电路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简化了实验操作,弥补了设备不足。  相似文献   

4.
在无线电技术中广泛地利用谐振电路来选频,各广播电台以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向空间发射自己的讯号,调节收音机中谐振电路的可变电容,可将不同频率的各个电台分别接收,当电容C,电感L,电阻R三类元件同时出现一个电路中时,就会发生一种新现象-谐振,这谐振电路是实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谐振电路主要有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两种,我们讨论以串联谐振电路为主。后面一点讨论并联谐振RLC电路、本篇利用计算机研究求出RLC串联与并联电路谐振状态的品质因数Q的值.  相似文献   

5.
EDA技术在电路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RLC谐振电路,介绍了EDA软件的EWB和PSpice仿真软件在电路实验课中的应用。利用EWB软件分析确定谐振点、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利用PSpice可查看各个参数的关系以及获取通带宽。通过仿真电路的输入输出的相位关系,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课堂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RLC并联谐振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普遍,而目前高校电子电路实验中关于RLC并联谐振电路的实验研究却很少。文中提出利用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构造一个压控电流源作为RLC并联谐振电路的电流源激励的方法,对RLC并联谐振电路的阻抗特性及其应用等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完全可行,适用于高校电子电路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7.
据巴特沃思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原理,设计标准巴特沃思模拟低通滤波器s域系统函数,搭建RLC低通模拟滤波器电露,导出RLC低通模拟滤波器电路s域系统函数.令两个系统函数相等,导出RLC滤波电路元件参数方程.解代数方程组,得到RLC滤波电路的元件参数值.设计过程以四阶滤波器为例,展示巴特沃思滤波RLC电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实验应用RLC串联选频电路对方波频谱进行分析,分别测量了方波分解的1、3、5倍频正弦波,通过对上述频率谐振电路中电感的损耗电阻测量,计算修正了1、3、5次谐波的振幅,从实验上验证了方波的付里叶分解。  相似文献   

9.
RLC电路是电子线路中常见的谐振电路,电路的品质因数Q值可通过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情况来进行计算。本文讨论了Q值的测量方法,并提出一种新的实验电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谐振电路中谐振频率判断方法不明确的问题,提出用阻抗或导纳虚部为零来对应判断串并联谐振.从具有普遍性的RLC混联结构入手,对电路进行结构直观判断,用数学推导,通过Multisim进行仿真分析,对实例进行验证.为应用电路中谐振点进行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普通钨丝灯泡、变压器线圈和电容组成的非线性 RLC串联铁磁谐振电路 ,可以演示非线性系统常见的单稳态、双稳态、状态的自动跳变 (闪灭 )等各种现象 .这类现象的发生是由于两种非线性元件 (铁芯线圈、灯丝 )与线性电容器联合作用的结果 .具有热惯性的灯丝起着控制的作用 ,铁芯线圈与线性电容所构成的铁磁谐振电路起着执行作用 .本文将对这种非线性现象的产生机制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RLC串联谐振电路中的谐振态量分析说明,给出几个谐振态量与电路参数,品质因数的几个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实际应用中临界导通模式(CRM)下boost转换器软开关时间求解不精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非线性电容的分段等效电容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最优软开关时间.首先介绍了适用于boost电路谷值开关/零电压开关实现的等效电路,得到软开关谐振过程中的特征微分方程;然后根据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提出分段等效电容模型,计算软开关过程相关电压电流的解析解;最后利用所求得的解析解迭代得到最优软开关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求得的软开关时间与实际电路的软开关时间的误差在5 ns以内,利用所提出的分段等效电容模型计算的谷值开关/零电压开关时间足够准确,为临界导通模式下boost电路实现软开关提供了指导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Q值的定义方法、RLC谐振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综合剖析,从Q值的定义出发分别推导出串联、并联谐振电路Q值的不同理论计算公式,并由实例证明推导出的计算公式正确性,还用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计算值,实例证明仿真的结果和理论分析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测量电介质介电常数的新方法。以RLC串联谐振电路为基础,将平行板电容器与电阻、电感串联起来组成RLC振荡电路;当电路达到谐振状态时,电感已知,可测得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值,再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公式,间接测量出电介质的介电常数。此方法测量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结果精确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用MATLAB计算一阶、二阶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电路,不仅可以得到解析解,还可以得到波形图。一阶电路主要是先计算三要素,然后合成解析结果;二阶电路采用自编函数用MATLAB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向量图用MATLAB携带函数。用MATLAB包含的Simulink工具箱搭建仿真模型,可通过任意改变电路参数,得到不同的响应曲线,从而能够简单直观地理解电路的理论内容。通过实例分析显示了MATLAB在电路分析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三种不同结构的RLC并联谐振电路的输入复导纳、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Q,指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为选择RLC并联谐振电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考虑饱和土应力和位移沿深度的变化,将桩基等效为Timoshenko模型,对饱和土中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端承桩水平振动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基于Biot动力固结理论,通过引入势函数解耦土体方程。利用Laplace变换和分离变量法求得桩周土体频域响应解析解。考虑桩基的剪切变形和转动惯性效应,结合桩土接触连续性条件,得到桩体位移和桩顶动力复阻抗频域解析解。通过数值算例,比较了竖向荷载作用下Euler-Bernoulli模型与Timoshenko模型桩顶振动特性;并研究了长径比和竖向荷载对桩顶动力复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Euler-Bernoulli模型计算桩顶动力复阻抗偏于危险;长径比增大到临界值后,长径比对桩顶动力复阻抗影响较小;竖向荷载导致桩顶动力复阻抗突然降低,对桩基承载能力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计算机模拟,讨论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分析回路元件参数R、L和C对谐振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和求解定解问题,对粘弹性土层中端承桩与土的耦合振动问题进行了解析理论研究.求解中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对在严格考虑桩土纵向耦合振动条件下的、在任意激振力作用下的端承桩桩顶频域及时域响应进行了解析求解.推导求得了桩顶位移、速度频域响应、桩顶复阻抗的解析表达和桩顶时域响应半解析表达,并通过土层参数影响分析,探讨了桩顶复阻抗的变化特性,并得到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