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对浙江省苍南县玉苍山共有的610种种子植物(包括变种,隶属于345属110科)区系作了分析研究,并与邻近地区的植物区系作了比较,表明玉苍山植物区系以泛热带成分、北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处于华南、华东两大区系的过渡地带上,具有中亚热带中部北缘的区系性质,与邻近的井冈山地区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庐山落叶阔叶林的区系组成,群落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庐山落叶阔叶林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属为主,反映了该林型的温带性质。与暖温带典型的落叶阔叶林比较,热带成分在庐山落叶阔叶林中的作用明显增强,显示这种植被型与它所处地区的综合自然地理条件之间的联系。对组成群落优势种群年龄结构的统计表明,该区落叶阔叶林正处于结构稳定的发展状态,是庐山海拔1000m以上的地带性植被。  相似文献   

3.
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第1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名录》,白马山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濒危植物共计37科44属49种(不重复计算,包括归化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6科6属7种,被子植物28科35属39种,占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46 67%,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总种数的12 63%.按生活型划分有木本植物29种,草本20种.本区珍稀濒危植物具有古老孑遗性,单型科(属)、少型属占绝大多数,中国特有属比例较大,占总属22 73%.白马山自然保护区也是银杉生态研究的理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白龙江流域珍稀,特有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位于甘肃省南部的白龙江流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甘肃植物种类最多,珍稀,特有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据初步统计珍稀植物90种,隶属于43科83属,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有38种,省级保护的22种,中国特有属41属,占我国特有属的16%,占甘肃产中国特有属的85.4%,特有种62种,白龙江中,下游乃是甘肃珍稀及特有植物最集中的分布地区,也是生物学多样性最丰富和关键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甘肃鸡类分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记述甘肃鸡类19种,另9个亚种,占国内鸡类57种的33.33%,国家保护的珍稀种类11种,占种数的57.89%。古北界种类占优势,占63.16%,其中以高地型种类为主。区系组成与青海、四川二省更接近。山地阻隔,差异悬殊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分布区广,进化趋势强烈的种的亚种分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地区轮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北四省区轮藻植物种群组成,种群分布,相似性比较,相似性系数等研究,发现该地区的轮藻植物不但种类繁多,种的组成与我国其它地区地有显著差异,具有该地区独特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甘肃西部蝶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4-1998年7-8月间广泛收集到甘肃西部地区蝶类标本1200多号:经鉴定为127种及亚种,隶属于8科,73属:其中有44种及亚种为甘肃省新记录;经区系分析属于古北界种74种,占总数的58.8%,广布种为53种,占总数的41.2%,古北界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通道侗族自治县种子植物区系715属,归为14种区系成分,其中,泛热带分布(132属,占20%)、北温带分布(106属,占16.06%)、热带亚洲分布(100属,占15.15%)及东亚分布(87属,占13.18%)所占比例较大;热带地理成分349属,占总属数的52.88%,温带地理成分311属,占总属数的47.12%,与相邻植物区系的比较表明,通道植物区系与花坪和都庞岭的关系较为密切,而与三清山及八大公山的相似性程度稍低,在与之相比较的7个相邻植物区系中,除广西的花坪外,通道的R/T值最高,表明通道植物区系的热带性程度高于相近纬度的其他6个地区,该区植物区系总体上表现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显示出明显的过渡性质,而在该县南部(传素—独坡一线以南)汇集有丰富的华南热带成分,显示出热带北缘性质。  相似文献   

9.
对琼中县湾岭地区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栖息地野生维管植物物种的调查,发现共有维管植物100科193属241种,其中蕨类植物14科15属17种;双子叶植物68科143属178种;单子叶植物18科35属46种;无裸子植物.按其经济价值划分,药用植物有125种,观赏植物46种,用材植物31种,蜜源植物28种,纤维植物27种,野生果树21种.对其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湖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3种的地理分布及其54属的分布区类型,提出了本区域是东亚偏东部植物区系的重要物种分化中心,起着东部与西部的天然扭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