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荣胜 《科技资讯》2013,(7):164-164
当前我国的煤矿安全评价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煤矿安全评价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意义已初步显现,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探讨.本文就我国煤矿安全评价的现状、煤矿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我国煤矿安全评价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煤矿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同题,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该文针对福建省小煤矿安全评价的现状,分析小煤矿安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煤矿安全评价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席振修 《科技信息》2007,(7):222-222,147
通过分析当前煤矿安全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评价质量的建议,致力探索使煤矿安全评价质量不断改进、持续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赵小芳  陈姝颖 《科技信息》2013,(22):24-24,26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评价结果的实时性和精确性,提高煤矿安全预测系统的准确性,将物联网这一新技术应用到煤矿安全评价系统中。物联网下的煤矿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大都是动态的、模糊的,本文将引入动态模糊逻辑理论,建立物联网下的煤矿安全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工矿企业安全综合评价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针对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评价方法在应用上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的体系结构与工矿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运用矿山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针对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特点,按生产流程划分评价子系统,提出了新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运输子系统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特点,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子指标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处理某些指标时无法同时反映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缺陷,提出基于云模型定性与定量互转模型和D-S理论权重确定方法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考虑煤矿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建立以设备管理、作业环境管理、信息管理、人员分配管理为二级指标的煤矿安全管理系统指标体系.霍州煤电集团宋庄煤矿的安全管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7.
山西煤矿安全因子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煤矿安全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分析,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力度,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煤矿安全的发展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各个煤矿机器设备等对安全产生的影响差别较小,管理、人员、环境等因子对煤矿安全的影响较大.将管理、人员、环境作为重点,对煤矿安全管理进行完善.该结论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煤矿监测数据实质是一种数据流,煤矿安全评价可以看作是数据流的分类,分类的标识为安全和不安全。在随机决策树模型的基础上,使用Hoeffding Bounds不等式与信息熵确定分割点,代替用随机选择方法确定分割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数据流分类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为煤矿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煤矿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矿安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安全系统的因素集进行单因素评价,结合所有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判。算例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能够对煤矿安全系统进行评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矿业安全运行。方便各煤矿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在多准则、多目标或无结构特征的复杂问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煤矿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的煤矿安全评价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安全信息管理与安全评价的内容,安全评价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系统的结构,以及系统的运行环境.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ASP.NET技术的煤矿安全评价辅助决策系统(CMSEADS),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结构、功能特点、运行环境要求等关键技术,对煤矿安全评价管理工作自动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煤矿安全工作的任务、人员、事件等方面实现分析、统计、预测、评价和决策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评价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方法中因人为因素、模糊因素及动态因素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的情况,依据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级模糊评判模型,提出了神经网络分级BP学习算法,解决了多级模糊评判中权值学习困难的问题,使训练速度和评判的准确性大幅提高.以鸡西矿业集团煤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安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煤矿进行安全评价,综合评判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3.
煤矿安全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矿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和系统安全方法,建立了煤矿综合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处理,为煤矿综合安全指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提出利用煤矿安全指数来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磊  李红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8):11678-11684
为了解决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危害问题,了解煤矿安全评价领域的发展趋势,借助Cite Space V软件对1998—2018年期间CNKI收录的“煤矿”“安全评价”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安全领域贡献较为突出的高校机构,作者间合作以小范围团队合作为主;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风险评价以及评价模型等是未来该领域内重点研究的几个方面;人为因素导致的矿工不安全行为而引发的煤矿安全风险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模型的煤矿安全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煤矿安全问题是制约我国煤炭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文章以AHP模型为指导,并结合煤矿生产的现状,对煤矿安全的预评价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梅 《科技信息》2012,(9):47-47,62
煤矿安全评价评价方法影响到评价结论的可靠性。概述了安全评价的一般过程及方法,介绍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原理,以某矿井瓦斯爆炸危险评价为例,说明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应用,进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的选择,计算出危险性分值,给出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科学评价煤矿安全管理效率,寻找相关影响因素,依据灰靶决策理论建立了煤矿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模型,并以GQ煤矿2019年1至6月份的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煤矿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模型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GQ煤矿2019年2月份安全管理效率最高,1月份安全管理效率最低;影响1月份安全管理效率的制约因素是百万吨重伤率较高、隐患消除率低、安全规章制度适应性较差、安全规章制度修订不及时等。为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应对相关影响因素做出针对性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SPA与PTFN耦合的煤矿安全预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安全预评价是一个确定、不确定系统分析难题.文章探讨了基于集对联系数和分段三角模糊数耦合的煤矿安全预评价模型,即基于待评样本与评价标准构成集对多元联系数,来定量描述评价指标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的隶属不确定性和评价标准界限值的模糊性,并采用分段三角模糊数刻画集对差异度分量系数的连续变化过程和模糊性,以便于操作和工程应...  相似文献   

19.
煤矿安全事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为了深入分析和挖掘煤矿安全事故的致因,找出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共性和本质原因,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矿安全事故致因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数据模型,建立了关系型煤矿安全事故数据库并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库系统。该系统的开发有利于分层统计和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能够为煤矿安全预警、煤矿灾害安全评价和决策支持等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便于煤炭企业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地采取措施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本质安全型矿井指标权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合理性是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关键.文中在分析影响煤矿安全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本质安全型煤矿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环境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和信息管理4个主要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从而使各安全因素中的灰色信息"白色化",将抽象的因素数量化,增强了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该体系科学、简单又实用,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