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含天然微裂缝变形介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微裂缝油藏开发过程中,油藏流体压力的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微裂缝的张开或闭合,油藏的绝对渗透率随之发生变化,而且微裂缝的存在使油藏渗透率呈现较强的各向异性,从而影响油藏的开发,针对这些特性,分析了微裂缝的存在对油藏绝对渗透率大小和主轴方向的影响,建立了含天然微裂缝低渗透油藏的三维、三相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油世故模拟软件,运用该软件进行了典型油藏单元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开采初期微裂缝油藏日产油量比常规油藏高,而后期则比常规油藏低,且采出程度总比常规油藏高。  相似文献   

2.
油藏经营管理数据库是油藏经营管理系统的基石和核心。要实现油藏经营管理的目标,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基于现代数据库技术、适合我国油田开发现状的油藏经营管理数据库系统。介绍了油藏经营管理数据库系统在整个油藏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数据库内容、数据库的设计和建设、管理和维护及在油藏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油藏经营管理数据库通过给油藏经营管理软件各个子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从而实现油藏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微裂缝油藏开发过程中 ,油藏流体压力的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微裂缝的张开或闭合 ,油藏的绝对渗透率随之发生变化 ,而且微裂缝的存在使油藏渗透率呈现较强的各向异性 ,从而影响油藏的开发。针对这些特性 ,分析了微裂缝的存在对油藏绝对渗透率大小和主轴方向的影响 ,建立了含天然微裂缝低渗透油藏的三维、三相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油藏模拟软件。运用该软件进行了典型油藏单元的实例计算 ,结果表明 ,开采初期微裂缝油藏日产油量比常规油藏高 ,而后期则比常规油藏低 ,且采出程度总比常规油藏高  相似文献   

4.
车莫古隆起对古油藏及油气调整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次生油藏受古油藏位置及规模控制,为揭示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对古油藏、油气调整及次生油藏的控制作用。从井、震、油气水资料入手,利用流体包裹体GOI 值,确定古油藏油水界面,在古构造恢复基础上,按背斜油藏类型确定古油藏范围;根据古构造范围内砂体展布和厚度,参考已探明油藏参数,确定古油藏规模。准噶尔盆地由南向北掀斜后形成单斜背景,古油藏遭受破坏,综合考虑构造、断裂、不整合、砂体等因素,从古油藏出发确定油气运聚方向、路径和次生油藏发育区,提出腹部中浅层岩性地层油藏是主要勘探对象,由以前“沿梁”勘探走向斜坡带,改变了以寻找岩性–构造油藏为主的勘探思路,指导了莫17 等井发现。  相似文献   

5.
对低品位油藏的评价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国内外大多数都采用现金流方法。利用现金流方法,即利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三种模型评价油藏。本文对中国某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难动用区块及中高渗复杂断块砂岩油藏难动用区块进行评价,得出了低渗透砂岩油藏难动用储量界限标准和中高渗复杂断块砂岩油藏难动用储量界限标准;得出了低渗透砂岩油藏难动用储量界限标准图版和中高渗复杂断块砂岩油藏难动用储量界限标准图版。该方法为低品位油藏及其它类型油藏的界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油藏数值模拟是油藏工程的一种方法.它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通过编制计算机软件解决油藏流体渗流问题.通过应用该方法,可模拟油藏开发方案的开发效果,并且优选开发方案.长期以来,油藏数值模拟已成为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可靠技术手段,为油藏工程师的决策提供依据.它在评价油藏,预测和改善油藏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通过介绍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说明其应用步骤,及目前认识和未来可能发展趋势,为油田开发决策提供依据,以获得油田的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油藏数值模拟是油藏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计算机上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可以再现油藏开发过程中地下油、水、气的运动,研究解决油藏开发的实际问题。本文通过对低渗透油藏卫城油田卫22块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模拟出了区块目前的剩余油分布特征,为下步开发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在开发后期极为复杂,不仅受多个因素的控制,同时,某一种因素单独控制的剩余油非常分散且数量有限。针对高浅南区小断块油藏边水发育的特点,考虑剩余油的主控因素、断块油藏的形状、天然能量的充足程度以及能量供体等将边水断块油藏划分为3 类:开启型边水断块油藏、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以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并研究了每种油藏类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和挖潜潜力。发现:开启型边水断块油藏采出程度最高、剩余油少而分散;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采出程度最低、剩余油多而连片;半封闭型边水断块油藏介于两者之间。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每种油藏类型的特点提出了下一步挖潜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9.
塔北石炭系东河砂岩油藏主要由东河塘和哈得逊两个油藏构成。通过解析两个油藏的流体特征、充注时间、油区构造演化、油气运移通道及距离和储量规模,指出两个油藏的主要充注时间晚于烃源岩生烃时间,均为次生油藏,油源为奥陶系古油藏,新油藏靠近古油藏运移并聚集。推断东河塘和哈得逊具有不同的油气运移模式:东河塘构造型油藏原油来源于下伏的奥陶系油藏,借助纵向断裂运移至此;哈得逊为北倾的地层型圈闭,原油主要来源于北部的古油藏,运移通道为石炭系和志留系之间的不整合面。结合近5年来新钻井揭示的地质现象,认为塔北南部东河砂岩相变尖灭带油气成藏比较困难,后续勘探应当谨慎且尤需重视次生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复杂断块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导致油藏流场分布愈加复杂,逐渐形成优势流场和弱势流场。优势流场区无效注水循环严重,弱势流场区注水却难以波及,油藏开发效果差,开发调整困难。为此,以黄骅拗陷南部的沧东凹陷枣南孔一段枣Z断块为例,基于真实油藏建立概念模型,开展了复杂断块高含水油藏流场定量化研究。根据油藏静、动态参数对油藏流场的影响程度,优选出渗透率、地层压力梯度、含油饱和度、面通量4个参数作为油藏流场的主要表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油藏流场强度计算模型,从而确定了目标油藏的不同类型流场强度划分界限,并针对不同流场类型制定了流场调整技术对策。目标油藏的流场调整实践结果表明,应用油藏流场定量表征方法能有效描述高含水期油藏流场特征,有利于指导油藏层系组合调整、注采井网重构,进而改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多层砂岩油藏层内纵向非均质性表征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基于拟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层内纵向非均质性表征方法。根据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岩芯规模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出任意测井分度点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基于层状砂岩油藏动力拟函数的思想,计算出井点小层产层规模的动力拟相对渗透率曲线;研究了岩芯规模的相对渗透率函数与产层规模动力拟相对渗透率函数之间的关系;采用插值方法得到井间任意网格动力拟相对渗透率曲线;最后采用等效含水率方法对油藏模型任意网格的原始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端点标定,确定不同区域的动力拟相对渗透率曲线。采用上述方法对海上M油田X井组进行了历史拟合,与传统数值模拟方法相比,该方法历史拟合程度更高,更能精确地描述非均质性储层综合驱替特征。  相似文献   

12.
储层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储层建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可以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目前储层建模技术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寞方法有确定性建模及随机建模。随机建模是目前储层建模技术的突出发展方向,是根据地质适用性的不同而建立的不同模型。针对我国储层的特点,文中提出了建模原则和建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储层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储层建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 ,它可以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目前储层建模技术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建模方法有确定性建模及随机建模。随机建模是目前储层建模技术的突出发展方向 ,是根据地质适用性的不同而建立的不同模型。针对我国储层的特点 ,文中提出了建模原则和建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储层研究出现的许多错误认识,是由于实验手段的不正确和缺少理性的科研方法所致。低渗透储层发育一些微裂缝,但裂缝开度小,连续性差,在地下被迫闭合(地下没有张开的缝),因此,渗透率极低。低渗透储层的微裂缝与粒间孔隙相当,因此,为单一介质,而不能称作双重介质。低渗透储层的岩石高压缩性和强应力敏感是由实验的系统误差所致,根本不是岩石自身的性质。滑脱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属于实验假象,其实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5.
油藏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套满足油藏经营管理思路的软件系统作为技术保证。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应体现油藏经营管理协同化的思想,通过各专业子系统一体化的软件设计,实现地质-工程-经济协同化方法进行油藏经营管理。对油藏经营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数据流结构进行了介绍,整个系统划分为地质信息集成、开发信息集成、油藏工程计算、开发动态管理、经济评价、实时监控、数据管理维护等七大子系统,详细讨论了各子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6.
底水驱油藏水平井锥进的油藏工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镜像反映和势的叠加原理,对底水驱油藏水平并稳定渗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水平井流场分布、渗流速度、产能以及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对水平井产能及见水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和方法对水平井油藏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油气定量预测中复杂函数的拟合与逼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利用神经网络方法结合自组织理论设计了用于非线性模型描述的自组织多项式网络算法,该算法特征多项式的完全描述性和自组织功能,使其在用于陕甘宁中部气田油气产能定量预测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老油田油藏进行挖潜研究,首次将三维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结合运用于油藏构造精细描述中,确定了4种主要的挖潜地带:(1)断层附近的微构造;(2)断层面封闭形成的构造;(3)断层夹持的三角死油区;(4)非主流线区的低部位死油区。L油藏的挖潜结果表明:三维地震资料与二维地震资料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特别是将三维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紧密结合,确定出具体的钻井井位,能有效的指导老油田挖潜。  相似文献   

19.
储集性砂岩粒度组成的分形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崔在地区阜宁组三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砂岩粒度含量与粒径之间的双对数关系,证明了粒度组成具有自组织的分形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三角洲远砂坝、扇三角洲前缘砂和滨浅湖滩坝砂体粒度组成的分维分布在2~2.5之间,并且依次减小.说明它们的自组织程度依次降低,充分反映了这三种砂体的沉积演化特征,讨论了粒度分维与砂岩粘土含量、粒度中值、分选系数和储集性之间的关系,指出分形研究是定量描述砂岩结构和储集特征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