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Dirac方程证明:一维运动电子速度比一般三维电子速度快。嵌入内膜的蛋白质分子和内膜中的辅酶Q10等诸多长链分子构成了二维晶格和一维电子传递链,使电子传递过程蛋白质分子的氧化还原反应高效和快捷。释放的能量转变为晶格振动能和红外光能,基质中近距离的质子热振动频率正好合于这些声子和红外光子的频率,三者共振,质子吸能而泵出内膜,此为质子泵形成原理。由于内膜中存在晶格结构,又有快速传递电子,故细胞内大多数重要反应集中于生物膜中。  相似文献   

2.
徐权  田强 《中国科学(G辑)》2004,34(6):648-654
运用连续极限近似, 求解二维单原子晶格的非线性振动方程, 在只考虑最近邻相互作用下, 得出在x方向为强相互作用、y方向为弱相互作用时的准一维单原子晶格的非线性振动具有扭结孤子解和反扭结孤子解.  相似文献   

3.
一维原子链晶格振动是晶格振动理论的基础。本文就一维双原子链和一维单原子链振动性质的不同进行研究,阐明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带有色散项的β—FPU模型的研究,利用在全振子的线性相互作用项中引入一个周期相互作用项,成功将其时空进行了分离变量处理,进而得到了周期的、准周期的和混沌的呼吸子存在于带有色散项的一维分立β—FPU晶格中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线性稳定性分析的方法,讨论了一维β-FPU双原子链中呼吸子解的稳定性问题.首先在驻波边界条件下数值求解一维β-FPU双原子链晶格振动的方程组,得到了存在于该模型中的能隙呼吸子随时空演化的图形.此后引入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将其运用到一维β-FPU双原子链模型中,得到无论是非线性系数β>0(硬非线性情况)还是β<0时(软非线性情况),呼吸子解都是临界稳定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对一维双原子链晶格振动的u2n 1(q)≠u2n 1(q 2π2a)谬误进行分析 ,给出了正确的关系式 ,进一步给出了一维三原子链晶格振动的波矢q振动模与相差一个倒格矢的振动模等同的有关关系式 .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一水化一邻菲罗啉-4,4-二苯乙烯二羧酸一水合锆的结构和性质,采用X射线来确定晶体结构,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来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格参数a=10.245(8)nm,b=18.962(14)nm,c=15.342(12)nm,β=106.229(10)°,V=2862(4)nm 3,Z=4,Mr=573.70,Dc=1.332 g/cm3,F(000)=1168,μ=0.425 mm-1,S=1.005;π-π堆积相互作用使4,4'-二苯乙烯二羧酸和锆金属连接形成的一条无限长一维分子链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一维复式晶格模型为例,介绍有限晶格振动模的理论研究方法.分析了有限晶格振动模谱与无限晶格振动模谱的异同,发现边界晶格的构型能影响振动模谱,导致在振动模谱中出现带隙模或虚模.  相似文献   

9.
运用连续极限近似,求解一维单原子链的非线性振动方程,得到了一维单原子晶格振动的孤子解.在考虑三次非简谐势的情况下,一维单原子链晶格振动具有扭结孤子解,在考虑具有四次非简谐势的情况下,得到一维单原子链晶格振动具有呼吸子解。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居里点裂解-气相质谱联用仪进行纤维素和木质素共热解实验,研究纤维素和木质素共热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热解产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纤维素与木质素共热解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与热解温度和混合比例具有一定相关性.纤维素质量分数较低(30%)时,木质素和纤维素共热解时促进残渣的形成,而抑制了气相产物的形成,并提高了酚的相对产率;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70%)时,木质素和纤维素在共热解过程中相互促进,抑制了固体残渣的形成和非芳基化合物的形成.在低温区(200~320℃),木质素易活化产生小分子,与纤维素共热解时形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加速了热失重过程;在高温区,纤维素与木质素共热解促进了残渣的形成,抑制了热解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用密度重整化群(DMRG)方法研究一维超晶格中超冷吸引相互作用费米气体的量子相变。研究发现:在引入超晶格势后,FFLO态的范围被缩小,同时BCS态的范围被扩大;在填充率为1时,前述效应最为明显。研究还发现随着超晶格势(D)作用的不断增强,必须加大Zeeman场的强度才能破坏简并引起极化,从而产生FFLO态。  相似文献   

12.
弹簧振子模型是固体物理学中研究晶格振动问题最重要的理论模型.文章讨论了原子受到的弹性恢复力正比于原子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和弹性恢复力正比于原子间距两种模型情况下晶格的横波振动问题.研究发现采用两种不同的模型,获得不同的原子晶格横振动特性.以一维、二维晶格的横振动为例,对比了在两种振子模型中,其振动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温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锰氧化物La0.67Ca0.33MnO3,利用X射线衍射、光致发光谱等实验技术研究其结构和性质.应用光致发光方法研究发现了两套谱线变化的规律,这两套谱线变化源于两种微观作用的相互竞争.这两种作用是:(i)eg电子与t2g自旋相互作用;(ii)eg电子与晶格振动耦合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一维双原子链晶格振动的u2n 1(q)≠u2n 1(q 2π/2α谬误进行分析,给出了正确的关系式,进一步给出了一维三原子链晶格振动的波矢q振动模与相差一个倒格矢的振动模等同的有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光晶格为研究冷原子提供了一个非常纯净并且容易调节的实验平台.在光腔内的光晶格中载入冷原子,可以引入光子原子之间的耦合相互作用,有助于人们研究超辐射转变以及超流和超固体等量子相.除了最近邻格点之间原子排斥相互作用有助于形成超固体以外,原子光子耦合系数的正负符号随位置交替变化也有助于形成超固体.本文将这两种相互作用都考虑进光腔中扩展玻色-哈伯德模型,通过测量原子密度、光子密度、超流序参量、固体序参量和超固体序参量,用平均场方法得到系统的基态相图,发现与硬核系统相比,软核系统的超固体范围更大更容易被发现.此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光腔中冷原子实验寻找新的量子相.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本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并计算了低温相正交结构的氨基硼烷(NH3BH3)的晶格参数,电子结构,动力学性质.能带结构显示它是一种间接带隙的绝缘体材料,禁带宽度为5.7eV;从电子总态密度和分波态密度图中,可以分析出原子在不同能量范围,其价电子的相互作用情况;最后,利用群论和线性响应理论,分析和计算出了氨基硼烷的声子振动表示,并分析和归属了其Γ点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模式,与其他的实验已经标示的振动频率对比,并预测了一些未观测到的频率值.  相似文献   

17.
由于晶格失配,使得直接在硅衬底上生长有序的锡掺杂的氧化铟(ITO)一维纳米阵列非常困难.本文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利用升温过程中形成的ITO颗粒为生长点,成功地在硅衬底上制备出排列有序的氧化铟锡(ITO)一维纳米结构.对生成物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对其进行的场发射性能测试表明,ITO纳米线阵列的场增强因子大约为1 600,有望在冷阴极材料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8.
晶体内的原子围绕其平衡位置作振动,整个晶格可以来作是一个互相耦合的振动系统。本文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维晶格的振动,并着重讨论了其格波解的特点及相应的色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用密度重整化群(DMRG)方法研究了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的一维光学晶格与超晶格中的排斥费米气体的相变。研究发现在光晶格中,在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发生Mott绝缘态与金属态之间的相变。在超晶格中,在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发生Band绝缘态、电荷密度波(BCDW)态或Mott绝缘态与金属态之间的相变,并且通过相图分析了自旋轨道耦合强度和相互作用强度对相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任意子是一种具有统计性质介于玻色子和费米子之间的粒子,光晶格上的任意子哈伯德模型具有丰富的量子相,比如动量分布非对称的超流相和配对超流相。文章考虑了任意子之间的排斥相互作用,运用平均场理论研究一维光晶格上的扩展任意子哈伯德模型,给出了系统经典极限相图,以及改变任意子系统相位因子时超固体在参数空间的分布。运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方法,计算了结构因子和动量随密度和波矢k变化的分布图,发现两者在某些区间同时具有尖峰,表明系统有超固体。此外,计算了不同密度下尺寸为16,24和48的结构因子并对其进行有限尺寸标度,发现在热力学极限下超固体相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