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惜春在“金陵十二钗”中,才貌比不上钗、黛,一向来不被人所注意,而在一些评论家的笔下,有人称她为“大观园中的遁世者”;有人称她是“冷面冷心”。笔者认为惜春的性格是冷静,而惜春最后的结局是出家了。本文就她的性格,试分析她出家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别是一家”是李清照《词论》的中心论点。比之于诗论、文论来说,李清照的词论也可以说“别是一家”。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于《词论》中所使用的某些概念,如铺叙、典重、故实、情致、富贵态等,不能把它们混同于一般诗论、文论中的同名概念。这一点,未能引起学界的充分注意,因此在研究李清照《词论》的时候,产生了某些歧异。有人还提出:李清照的创作实践是否与她的理论相一致?这个问题虽然源于宋代,但是近年来提得更为突出。因此,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3.
“OK”一词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会说“OK”,也都知道“OK”的意思。但是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则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早在1565年,在英国人的遗嘱中就出现这个词。有人说,它起源于美国内战时期,讲德语的美国人说“OK”表示“OBER KOMMANPO”(最高统帅),当时美国有过这一军衔。有人说,某个德国新闻记  相似文献   

4.
《海浪》:伍尔夫的词语感觉与生存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尔夫的词语感觉与生存现实是紧密纠合在一起的。对她而言,词语的兴盛根源于她的生存所彰显的作为“本体”的感觉。由此,伍尔夫就以她独特的方式让人们深刻地领会了“词语”、“现实”、“自我”这些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词由俗而雅,是宋词发展的重要特点.李清照崇尚雅致,其词词情风雅、词境清雅、语言雅致、韵律和雅,她的词风雅之致,浑然天成,形成了脍炙人口的“易安体”,她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宋词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以“别是一家”论词,她的词也的确开创了“别是一家”的新局面。女性的特质让她对色彩尤为敏感,红梅、黄菊、红荷是词人最常用的色彩意象,词人向读者展示了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创造了婉丽、清秀、脱俗、自然的词境,这是词人对美永恒的追求、对生命力永恒的追求,生命的内在张力和扩力是李词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位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词人 ,综观她的词 ,我们不难发现 ,“美”是她词创作的灵魂。本文将从个性美、愁情美、情操美三个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词为一种具有浓厚女性色彩的歌辞,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词坛中,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往往是被男性词人改造过的女性情感。女词人李清照是词坛中特立独行的人,她的词真切地体现了女性对“词”这一体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她的全部感情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以创作实践来证实自己提出的词“别是一家”之说。就词情而言,这表现在她有“丈夫气”,不同于一般女子,同时她又是女子,不同于普通士大夫男性作家,因而她的创作既有女性细腻温婉的一面,同时也有倜傥、慷慨的一面。就词法而论,李清照以通俗的语言和好懂的音律,化解了宋词发展到北宋末期,已进入到既要雅又要俗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0.
“兴奋剂”一词最早出现在非洲土著民族的宗教仪式上,称DOP。后来,一名探险家把该词带回欧洲,并将兴奋、镇痛、麻醉等药物统称为兴奋剂。1870年“兴奋剂”一词已载入不列颠词典。据考证,古罗马时代就已有人在决斗时使用兴奋剂。也有人说在公元前3世纪的古代竞技运动中,运动员就开始食用可以增加力量的菌类植物。  相似文献   

11.
我的老师     
杨翕如老师是我最难忘的一位老师。 她是我小学三、四、五年级的班主任,五十多岁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深陷的大眼睛充满了希望。 “她五十多岁还教书吗?”有人会问。那我就告诉你,我的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而且总是忠心耿耿,从不马虎。有人劝她退休,她却说:“退休?还早呢!我还能为党为人民培养人才。”多么动听的话啊!同志,当你听到这句话后,你的感情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眼下,钟情网购的白领如果有人说“我买到了”,会被嘲笑为“菜鸟”;说“我淘到了”,会被认为已经“OUT”了;只有那些兴高彩烈地说“我秒到了”,才是最IN的潮人。因为“秒杀”,被称为2009年十大IT流行词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花在李清照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而我们如果仔细品读李清照的这些“花”词,能发现:花在她的笔下不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  相似文献   

14.
大学是知识的摇篮,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她每年以她的知识魅力和独特的风采,迎接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涌入她的怀抱。提起“大学”这一字眼,人们应会联想起——“天之骄子”,未来的专门高级人才。的确,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战胜了同龄人的挑战,跨入了大学的殿堂,成了同龄人所羡慕的对象。以同龄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去追寻着自我,完善着自我,寻找着自身的价值。 然而,每位大学生的大学时光是否都过得无怨无悔呢?曾有多少大学毕业的学子,回首那难忘的岁月时,感慨万千:有人把大学比作春雨,滋润着自己茁壮成长;有人把大学比作熔炉,炼就了一身“硬工夫”;有人把大学比作走迷宫,浑浑噩噩东撞西闯地到了出口;有人把上大学说成过河,几经波折终抵彼  相似文献   

15.
关于杨妃,历史上有人说她是“安史之乱”的“祸根”、“贼本”,有人把她比作亡国的“褒姒”,“妲已”;自唐以降,绝大多数旧时代作家笔下的杨妃,多为“尤物”妒妇。然而,自白居易发端,洪升集大成,杨妃则成了他们讴歌追求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对象。特别是洪升在传奇《长生殿》中,吸取前人创作精华,以传说中的唐明皇、杨贵妃爱情故事为基本线索,剔除了有关杨妃的“秽迹”,合用唐人“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专写钗盒情缘”,并在“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成  相似文献   

16.
关于英文“CHINA”一词的来历,一直有三种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一词,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两千多年前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有关(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茶叶挂上了钩。最近,上海东华大学教授周启澄公布了他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周教授精通多种西方语言,他通过对西方语言演变史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认为“CHINA”一词来源于中国的丝绸。按照欧洲语言的演变历史,周教授对丝绸与“CHINA…  相似文献   

17.
点开google网页,在搜索栏输入“高科技”一词,出现了“高科技论文”、“高科技公司”、“高科技前沿”等林林总总,共计1,070,000条。对于这个比比皆是、频繁见诸报端的词语,有人却提出了质疑。“‘高科技’是—个广为流传的错误词组。这种提法必须纠正。”近日,中国科协离休干部华贻芳阐明了他的看法。“高技术”为何变成了“高科技”?  相似文献   

18.
文化播报     
“蒙娜丽莎死亡证明”现世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于16世纪创作的油画《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不朽作品。关于蒙娜丽莎的原型,也引起诸多人的关注和研究,有人说她是富商之妻,有人认为她是达·芬奇私生女,甚至有人觉得这是达·芬奇本人。  相似文献   

19.
挑战规则     
<正>有人这样评价“体操皇后”霍尔金娜:霍尔金娜献身于体操事业的20多年,当然是她的美貌、体形和完美表演征服世界的传奇历史,她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她所在的这个时期的体操。可是当初霍尔金娜爱上体操时,没有人看好她,少年体校和国家队甚至断言她164cm的瘦弱身材躯干短、四肢长,完全不适合从事体操,毫不犹豫地将她拒之门外。倔强的霍尔金娜却不这么看待自己,她说“现在我练的就是最适合我的”,她要挑战成功的陈腐规则,更要向自己所谓的“劣势”挑战。  相似文献   

20.
如梦令常记溪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自问世后,就受到人们的赞赏,南宋时的赵彦卫在《云麓漫钞》卷十四里就提到她的“小词多脍炙人口。”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数千年了,她的词仍受到读者的喜爱和高度的评价,真可谓“千古绝唱”。这是什么原因呢?宋代王灼在《碧鸡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