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弓形虫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哺乳动物和鸟类易受其感染。人类弓形虫感染率也非常高。法国高发区孕妇感染率超过50%,美国为25%-38%。全世界约有1/3的成年人感染,我国人群的感染率为5%-20%,家畜感染率为10%-50%。孕妇感染弓形虫可致流产、早产、死胎或畸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恶性肿瘤病人等)感染弓形虫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弓形虫对人类健康及生产、生活的危害已不容忽视。由于弓形虫病的治疗仍未找到理想的药物,因此对其预防的意义远大于治疗。研制安全有效且廉价的弓形虫疫苗正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精神病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探讨弓形虫感染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19例精神病患者及9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弓形虫IgG抗体检测。结果:精神病患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31.96%,健康体检者为20.88%,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地区精神病患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人群。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弓形虫病的认识,重视精神病患者的弓形虫感染情况.对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常规弓形虫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弓形虫快速鉴定方法,进行国内实验动物感染调查,为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全国60个不同厂家的12 394只实验动物(包括:猴290只、小型猪425只、犬579只、兔1 234只、地鼠372只、豚鼠1 363只、大鼠987只、小鼠7 144只)作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动物血清中弓形虫抗体IgG和循环抗原CAg。利用PCR技术鉴定弓形虫p30基因。应用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识别弓形虫虫体。结果 用ELISA从12 394份动物血清中检出4份弓形虫抗体IgG阳性。在这4份抗体IgG阳性样本中都发现了弓形虫虫体和DNA。通过PCR扩增p30基因的分子特性证明了样本中弓形虫病原体的存在。通过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在这些样本中发现了弓形虫速殖子。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对12 394只实验动物调查结果显示,弓形虫感染率为0.03%(4/12 394)。结论 ELISA、PCR、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相结合可完成实验动物的弓形虫检验工作。国内实验动物中存在弓形虫感染。因此,建议设计合理的筛查程序用于防止动物传播的弓形虫病。有必要开发新的诊断工具,特别是快检技术用于这一重要人兽共患病的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4.
何会时  江涛 《科技信息》2012,(10):455-455
一、猪弓形虫病流行及其危害性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病,宿主范围十分广泛,人及大多数动物感染率都较高。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孕妇流产、死胎、畸胎和弱智儿;主要引起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病人(如AIDS患者、器官移植患者、肿瘤患者等)死亡;损害脑、心、肺、眼、皮肤等组织。  相似文献   

5.
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结果: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普通人群高.结论:特殊人群对弓形虫普遍易感,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6.
探讨异常妊娠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PCR方法可以用于临床上弓形虫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用混合的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和兔脑微胞子虫(Encephali-tozoon cuniculi)抗原对90只实验家兔作碳素免疫测定检查,有14只兔呈现龚地弓形虫阳性,22只呈现兔脑微胞子虫阳性。没有遇到交叉反应。对血样又用间接萤光抗体试验检查龚地弓形虫抗体。两种试验的阳性和阴性血样完全相符。10只龚地弓形虫阳性兔的尸体剖检表明,有2只兔伴有弓形虫病所造成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分析弓形虫病的传播动力学机制,针对已建立的包含了弓形虫完整生命周期和主要传播途径的基于个体模型,运用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方法对该模型系统中的影响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不同因素对弓形虫病在农场系统传播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到了在不同研究侧重点下,影响该病传播的核心因素,剔除影响不大的因素,最终对原有模型实现了简化。  相似文献   

9.
吉林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学检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吉林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96例孕妇(妊娠8周~7个月)静脉血中弓形虫(Toxoplasma godii,TO)抗体,即Tox-IgG抗体和Tox-IgM抗体.结果发现有猫犬接触史(指现在或曾经养过猫犬的)的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无猫犬接触史的孕妇(P<0.0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但城市与乡镇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首次妊娠孕妇与非首次妊娠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无猫犬接触史是孕妇感染弓形虫的主要因素,二者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
探索弓形虫病的有效治疗药物为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研究用双氢青蒿素(Dihyolroartemisinin科泰新)及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治疗弓形虫病,进行从动物试验到临床的观察.在动物实验有效的基础上,首次从临床证实双氢青蒿素对各种类型弓形虫患者和活动性感染者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一起猪病进行了病理学鉴定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是:该起猪病的病原为弓形虫,为致病性原虫;临床症状为高热稽留,呼吸困难,体表发紫,便秘或腹泻,共济失调,最后衰竭而死亡;病理变化特征是:出血性、败血症,肺水肿、间质性肺炎和变质性肺炎,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非化脓性脑炎以及肝、肾、肺、心驻等的变质性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猕猴作为珍贵的实验动物,资源逐步匮乏,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灵长类中心笼养猕猴种群自然流产、难产、早产和死胎(统称为妊娠异常)病例时有发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此,逐一查找猕猴妊娠异常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对提高猕猴繁殖率保护猕猴资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人的生殖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参照引起人自然流产的因素,又考虑到猴自身的特性,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分析猕猴妊娠异常原因:病原体,猴易感的弓形虫(Tox,toxoplasma),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实验中,我们对三年来收集的29例妊娠异常雌猴样品进行病原体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分娩组和正常猴群组做对照。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妊娠异常组猕猴弓形虫感染率达34.4%,明显高于正常分娩组(12.5%)和正常猴群组(5%);不同的饲养环境中妊娠异常猕猴的数量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弓形虫感染、环境条件造成的应激反应及猕猴自身条件都与猕猴妊娠异常相关,对此,我们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降低妊娠异常率。  相似文献   

13.
延安市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延安市不良孕产史妇女及妇科病患者与正常妊娠结局者及健康妇女的 Toxo感染情况 .方法 :用 ELISA对 96 4份血清进行了 Toxo特异性 Ig M、Ig G抗体的检测 .结果 :( 1 )延安市正常妊娠结局产妇和健康妇女 Toxo总阳性率为1 1 .1 9% . ( 2 )各不良妊娠结局组的 Toxo总感染率分别为 1 8.75 %、41 .1 1 %和30 .0 0 % ,均明显高于正常结局组 1 0 .82 % ,其中死胎、习惯性流产及难免流产组有显著差异 ( P<0 .0 1 ) . ( 3)妇科病患者中 ,不孕症和盆腔炎组 Toxo总感染率分别为2 8.33%和 2 3.2 6 % ,均明显高于健康妇女组 1 2 .0 5 % ( P<0 .0 1 ,P<0 .0 5 ) .结果 :上述结果与国内多数学者报道相一致 ,从而进一步证实 ,Toxo感染可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 ,同时更加说明 Toxo感染可能是妇科炎症性疾病及不孕症的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09-2013年北京地区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遗传质量抽检结果的回顾和总结,为实验动物的生产、管理和检测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实验动物检测的相关标准,由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依法对北京地区具备资质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进行抽样,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发布质量报告。依据报告数据,对5年中北京地区不同级别大小鼠、豚鼠、兔、犬、猴、小型猪等实验动物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5年抽检动物总数和批次逐年递增,批次合格率则有递减趋势。SPF级、清洁级、普通级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其中弓形虫感染在5年中均有检出。普通级动物的免疫抗体不达标率持续存在,并且有联合感染及上升趋势。有3个批次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检测不合格。结论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抽检是确保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实验动物行业发展和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PDCA循环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PDCA循环的动力特性分析,揭示了PDCA循环发生变异的原因,提出了MSPDCA原理,改进并完善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为PDCA环无变异运转建立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在家电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分析了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工作原理,对系统整体功能构成框图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主电路结构图和EMI滤波器电路;系统设计完成了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了系统的性能设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传统含氟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和絮凝一气浮处理含氟废水新工艺,新工艺处理含氟废水继承了传统工艺的优点,克服了传统工艺的不足。该工艺对含氟废水去氟效率可达98%以上,而且运行成本低,仅为0.5元/t;自动化程度高;泥渣少,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肖新凤 《科技信息》2010,(27):37-38
各种针对性的测试方法和技术不断的出现,然而Web应用程序性能测试相对于软件测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难点,尤其是面对业务复杂、用户数多的大型系统,怎样使其性能达到符合用户需求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主要针对Web应用的特点和Web应用软件常见性能问题,找出了Web应用性能测试关键问题,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改进了性能测试模型。根据实际项目,建立合理的性能测试指标体系。并通过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对中国移动公司的中国移动经营分析系统(BASS)系统涉及的测试难点作为实例,进行了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