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星或金星的"地球化"改造说起来如此简单,缘于只需在其拥有的"先天"的天体环境中略加增减而已,对于火星而言是加温,对于金星而言是降温.但是,对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来说,进行"地球化"改造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相似文献   

2.
独特行星     
《大自然探索》2007,(2):36-37
自1995年10月6日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梅奥和奎洛兹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的行星以来,天文学家已在太阳系外发现了130多颗行星,1999年4月,还在仙女座v周围发现了3颗行星,组成一个"外太阳系".这130多颗行星的共同特征是:质量比地球大,多数比木星还大,只有1颗可能是地球型行星,大多数是气体巨行星.  相似文献   

3.
走出科幻     
近年来一些天文学家或天文爱好者频繁使用"地球化"一词.什么是"地球化"呢?所谓"地球化",是指在未来把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其他天体环境改造成类似地球这样的生命世界.显然,"地球化"实质上就是一项巨大的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4.
2015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开普勒望远镜找到了一颗与地球大小接近、位于一颗和太阳极为相似的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带"里的行星——Kepler-452b.它的轨道公转周期为385天,距离主星的距离大约为1.05 AU,接受到的辐射比地球多约10%.这颗行星的主星有效温度为5757 K,光谱型与太阳相同,半径是太阳的1.11倍,年龄比太阳更老,约为60亿年.二者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接近"日-地"系统的系外行星系统.Kepler-452b的质量还无法精确测量,只能根据经验关系推测质量为地球的5倍左右,可能是一颗"超级地球".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6,(9):14-15
20世纪,天文学家借助先进的望远镜和光谱仪了解到,目前的火星实际上是一个干燥、寒冷的尘埃行星,比地球南极还寒冷,比撒哈拉沙漠还干燥.稀薄的火星大气中有97%是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气压是地球表面气压的1%以下,表面温差很大,平均为零下55℃.显然,这样的自然环境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因此,"火星地球化"的重头戏是--"给火星大气加热".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今年3月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9000光年以外的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这是一颗冰冷的岩石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3倍,在其所在的恒星-行星系统外围区域环绕母恒星运行.其母恒星是一颗红矮星,体积只有太阳的一半大.  相似文献   

7.
陈志耕 《科学通报》2001,46(1):83-84
全球构造动力问题的探索, 是地球科学的前缘性研究领域, 需要更多学者的讨论与关注. "从比较行星学角度看 '地球有限膨胀演化模型'" 一文(以下简称《比较》), 从行星(仅仅是类地行星, 且不应包括月球)地质与行星物理两个方面, 对文献[1](以下简称《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 提出了不同看法. 本文据此就地球有限膨胀演化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1)《比较》以 "比较行星学" 的 "证据" 对《模型》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疑问. 那么, 该文提出疑问所使用的依据是否可靠呢?在人们能够直接探测与资料可信程度远远高于太阳系其他类地行星的地球上, 即使有千…  相似文献   

8.
横冲直撞的行星 地球外的深空大约有800颗小行星和几十万颗更小的行星.当然,这些小行星各有轨道,通常并不"越轨".然而,万一有一颗"图谋不轨"呢?假如真有一颗脱轨小行星撞上地球,就会造成空前浩劫-毁灭我们这颗行星上的绝大多数生命,更小的行星则能撞毁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9.
地球和行星深部研究是地球与行星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地磁场与行星磁场起源于行星外核富铁流体对流运动,它的产生和变化蕴藏着行星内部演化的重要信息.近年来,随着观测和计算模拟水平的不断提高,地球与行星深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继2007和2010年成功举办第  相似文献   

10.
探索红色的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芝萍 《自然杂志》2002,24(1):47-50
火星是地球轨道外的第一颗行星 ,离地球的最近距离只有 5 5 0 0万千米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由来已久 ,特别在本世纪初随着“奥德赛”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登上火星 ,为人类探索和改造火星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5月23~27日,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IODP中国办公室联合举办为期5天的"地球系统史"讲习班.由美国罗格斯大学的Paul Falkowski教授主讲,涉及星球形成与元素演化、生命的化学组成和复杂性演化、地球宜居性变化、人类智力演化及其对地球改造能力等内容.来自39个单位(包括香港和海外)的地质、生物、行星等学科领域的150余位研究人员和学生参加了讲习班.  相似文献   

12.
封面说明     
正研究行星地球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科学的核心使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在2020年制定"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关键年,围绕"地球宜居性"主题,以国家深地、深海和深空探测计划为支撑,以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为指导,全面加强地球科学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积极贯彻科学基金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地球人而言,具有最严酷环境的太阳系行星是哪一颗呢?很难做这种比较.事实上,除了拥有孕育生命的平稳环境的地球外,所有的行星皆可被称为"严酷之星".  相似文献   

14.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3,(1):4-11
发现支持生命的"超级地球"科学家最近宣布发现了一颗可能拥有地球一般的气候、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HD40307g"。这颗行星位于距离太阳42光年的画架座,其质量是地球的好几倍,它与母恒星"HD40307"之间的距离刚好适合它的表面存在液态水。与其他许多太阳系外的行星一样,"HD40307g"也是通过观测由行星引力造成的恒星晃动而  相似文献   

15.
太阳系有一个"精英集团",其成员包括金星、火星、地球和泰坦。为什么说它们是"精英"呢?因为它们都是"地球型"天体——固态且拥有大气层。在天体物理学中,行星大气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过,如果你只想了解一个大概的答案,那么读下面的文字就够了。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号"任务组近日证实,位于一颗类太阳(与太阳类似)恒星周围"可居住带"内、与地球大小相对接近的一颗行星被发现,这也是首次发现这样的行星。此外,还发现11颗可能也如此的候选行星。这标志着在寻找另一个"地球"方面的又一个里程碑。这颗新发现的行星——开普勒-452b——是迄今已知除地球之外在可居住带内运行的最小行星。所谓可居住带,是指能让行星在其中环绕一颗类太阳恒星运行、并且行星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地带。  相似文献   

17.
高层大气建模:从地球到行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志鹏 《科学通报》2020,65(14):1320-1335
地球和行星的高层大气作为大气圈与空间环境的过渡区,是大气科学和空间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高层大气理论模式及其数值模拟可以突破实验观测的限制,又能够比理论分析更为全面细致地重现高层大气的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在高层大气的研究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也一直是国际高层大气研究热点之一.虽然地球高层大气和其他行星高层大气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大多数的行星高层大气理论模式都是以地球高层大气理论模式为基础开发的.本文聚焦于地球和行星高层大气理论模式,对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地球和行星高层大气理论模式的发展历史及其性能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英国科学家宣称在太阳系附近一颗恒星的轨道上,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它的质量超过地球的3倍,气温约是零下238度。"超级地球"一般是质量大于地球的行星,但不像太阳系中海王星和天王星那样大。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被称为巴纳德b星,是距离地球第二近的已知的系外行星,且是夜空中运转速度最快的星。  相似文献   

19.
欧洲一组天文学家日前宣布,在一颗类日恒星附近发现了3个"超级地球". 法国和瑞士的天文学家们称,他们在智利腊希拉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利用一台尖端的"行星搜寻仪",发现了3颗行星环绕在距地球42光年处的恒星HD 40307周围.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家最近宣布,在另一颗恒星周围发现了第一颗除地球外的可居住行星.这也证实了其他恒星的可居住地带内存在地球大小的恒星。可居住地带是指宇宙空间中距离恒星不远也不近、温度不太高也不太低的区域,这些区域允许行星上存在液态水。这颗恒星——"开普勒186"是一颗非常暗淡的矮星,它位于天鹅座,距离地球大约500光年。"开普勒186"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