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显著走向是:初期在具体批评上更多使用英美女性主义批评,90年代中后期开始更多受到法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从社会历史批评转向文本批评,随着解构主义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又由文本批评迈向文化批评,从一个单一的范式走向一个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模式,也是性别批评中的一个分支。它影响了时代的女性,给女性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证。因此它的发展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结合女权运动来剖析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阶段它的代表人物和重要著作。女性主义批评自从它诞生起就从未消泯过,在现代它仍然引领着女性进步和发展。女性主义批评穿着各式各样的外衣在世界各处漂泊,撒播着它的种子。本文将从崭新的视角来审视女性主义批评,把它的外衣层层脱去。  相似文献   

3.
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和探讨自然与女性,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观念。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析和重审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和自然的边缘地位,从环境和性别的双重视角进行文学批评。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研究和探讨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中的生态女性视角,发掘诗人的生态女性意识,探究诗歌中反映的人与自然和女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14,(5):24-26
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批评相结合产生的。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自然和女性之间天然存在着某种密切相关的联系。加拿大文学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82年发表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而且对人和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彰显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5.
王芳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6):122-123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生态或环境的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结合,揭露父权制的社会是压迫女性和自然的根源。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视角,对张艺谋影片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可探寻出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的主题——呼吁建立一个乌托邦,即一个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1960s,1970s,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于1990s。它第一次从女性与自然的双重视角出发进行文学批评。在这一批评视阈中,被“边缘化”与“他者化”的女性与自然从“缺席”走入“在场”。这较于激进的女性主义批评与单纯的生态批评有着重大突破与进步。最近数年里,国内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在单篇论著、硕博论文、人文项目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其研究成就不容忽视,但却也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需要在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着重发展。  相似文献   

7.
“五四”到30年代是我国女性主义批评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期间女性主义批评逐步从社会政治意识中分离出来,由混沌走向明晰,形成了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基本框架。其中周作人把女性意识与文学结合起来,徐志摩发掘了女性独特的女性气质,茅盾对女作家和她们的作品进行了集中批评,他们为这个基本框架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官场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一股写作潮流,其男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彰显着一定的男权色彩。本文试图以王宗坤的官场小说为范本,从女性主义的批评来解读男性文本里的女性形象,希冀对女性主义批评的视野做一点有益的开拓。  相似文献   

9.
盛夏 《科技信息》2009,(28):177-17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蓬勃发展,不仅拓展了纯理论翻译研究的领域,也为翻译批评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本文以孔慧怡的译作《荒山之恋》为例,试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或性别视角纳入女性主义作品的翻译之中,以便更好地发掘、传达作品中的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道路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模糊两性差异,强调两性之共同人性及承认两性差异,强调女性的特殊性。在长期的论争与批评实践中,西方的学者更多地选择了前者,而中国的学者更易于接受后者。其差异的原因:一是西方的二元对立与中国的阴阳调和对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对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三是中西文明发展逻辑的差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文化落差的影响)。另外,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背景也是其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