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确定磁流化床磁稳操作区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颗粒受力分析,运用流化床的基本理论,采用量纲分析法,提出磁流化床的磁稳区域主要取决于雷诺数Re、阿基米德数Ar和磁重势能比Er,并通过实验数据关联,进一步得出确定临界鼓泡流化速度与起始流化速度之比(即磁稳区域)的半经验公式.此公式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小于8%,与以往文献中的数据基本吻合,这说明在一定场合下,该公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从气固流化床气泡聚并与破裂的机理出发推导出一种新的气泡直径关联式,将此关联式和其它现有关联式应用于气泡汇聚模型并对工业流化床生产邻苯二甲酸酐和氯气的实例进行了模似计算.模拟结果与工业数据的对比与分析表明了导出的关联式适应于颗粒粒度分布广、大直径的工业流化床反应器.  相似文献   

3.
由于流化床具有良好的传热传质特性,被广泛应用在能源化工行业.而流化床床体结构对流化床内部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影响显著.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4种不同床体宽度的准二维流化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床体宽度增加,流化床内部气泡的数量会变多,同时由于小气泡的合并导致气泡尺寸增大,并且床层中的压降也随着床体宽度的增大而更加均匀,从气相流线图分布来看,沿着流化床垂直方向流化床内部漩涡的纵横比也逐渐减小,从而更加有利于气固两相在床体内部的混合.  相似文献   

4.
我们利用等效介质方法研究了侧地无限反铁磁-非磁超晶格的表面静磁模式,本文给出表面静磁式的临界传播角随外磁场H0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振动流化床干燥技术的研发,扩大了流态化干燥的范围,改善了流化质量,提高了热质传递的强度,已广泛用于化工、食品、陶瓷、医药、聚合物等行业的干燥。本文通过研究目前世界上关于振动流化床干燥技术的专利文献,将有助于振动流化床干燥技术的应用以及改进。  相似文献   

6.
研究石榴石磁泡膜在直流偏磁场作用下布洛赫线间的静磁作用对硬磁畴稳定性的影响.一方面实验研究了圆形硬磁畴的缩灭行为和条泡转变行为以及两种行为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相邻布洛赫线间的静磁作用能,改进了圆柱形硬磁畴的畴壁能公式,从而使一些多年来一直不能解释的硬磁畴在直流偏磁场下的行为得到了统一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估算硬磁畴畴壁中垂直布洛赫线数目的方法.最后还应用经该文改进了的畴壁能公式定性地解释了部分硬磁畴种类随温度而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外加均匀磁场作用下磁性和非磁性混合湿颗粒的运动行为.数值模拟中,采用离散元法(DEM)追踪颗粒运动,并考虑磁场力和液桥力对颗粒运动行为的影响.通过比较无外加磁场下二维干颗粒溃坝问题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针对二维干颗粒溃坝问题,数值模拟了外加磁场下五种不同磁颗粒体积分数(0,25%,50%,75%,100%)的湿颗粒的运动.数值结果显示:随着磁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颗粒平均速度和平均运动距离降低,颗粒的聚集行为增强,聚集行为增强的具体表现为颗粒链状结构增多.  相似文献   

8.
DCS监控系统是集散控制系统(Total Distribute Control system)的简称.它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某电厂二期工程所采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个分布参数非线、时变、多变紧密耦合的控制对象,在循环燃烧过程中,一、二次风量的合理动态配比,是获得最佳流化状态和稳定燃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铁磁薄膜波导中的静磁表面波和体波是色散的,波矢显示各向异性.一般,静磁波的能流方向与传播波矢非共线.文中研究分析了静磁表面波和体波的能流方向随频率和外偏置磁场方向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团队在微型机器人研究中取得进展,针对相同磁场下多个磁驱动软体微型机器人接收相同磁场而难以独立控制的问题,团队提出一种完全解耦的多磁驱动软体微型机器人独立控制策略,首次实现4个磁性软体微型机器人的独立位置控制和3个磁性软体微型机器人的独立路径跟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生物流化床技术是基于生物膜法的废水生化处理技术.总结了近年国内外生物流化床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现状,对三相生物流化床内关键内构件等进行概括,同时对生物流化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新歼发的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中,以惰性物质6080目细砂为主要床料,实现了惰性床料在塔内的内循环,促进了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的进行,并成功地实现了低温态(反应温度接近烟气绝热饱和温度)和低Ca/S条件下稳定而高效地脱硫,脱硫效率达90%左右,并对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锅炉系统的控制过程十分复杂,系统内部的给煤、给风等对象耦合性强,控制过程的非线性和大滞后是控制系统的难题。采用智能自动化方法及策略,有效地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各控制参数的控制要求,克服多回路耦合和煤质干扰,很好的解决了锅炉控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DSMC方法对循环流化床进行模拟,解决颗粒轨道模型不能模拟过多颗粒的现象.模拟结果表明:DSMC方法能够有效节省计算时间,提高运算效率,并能够较好地复现密相循环流化床的实验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利用Fluent中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一种液压油箱内部流场进行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计算,验证了气泡在油液中上浮的时间随其直径的增大而缩短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有无隔板以及隔板位置不同时,油液中不同直径气泡的分离特点。结果表明:隔板对直径为0.3~1.0mm的气泡分离影响明显,通过隔板延长油液流动距离,有利于气泡的上浮分离;直径为1~2mm的气泡,本身上浮时间比较短,几乎完全可以从油液中分离,隔板对大气泡分离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液态金属在电磁场、温度场、流场等复杂的三维场综合作用下受电磁力约束成型,电磁场分布直接关系到铸造的成败,电磁场的研究是电磁铸造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文章综合概述了电磁铸造的基础理论、电磁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现状,重点介绍了采用数学模拟方法进行电磁场研究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展望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流化床载体在生物挂膜过程中存在密度大、流态化能耗高、孔隙率低、亲水性及生物亲和性差、挂膜周期长等缺点,采用界面聚合发泡法制得亲水性聚合物多孔载体,通过接枝葡萄糖、掺杂粉末活性炭改善载体的亲水性及热稳定性能,研究了单体组成、催化剂、发泡剂用量与载体密度、孔隙率、吸水率的关系,并利用BET、FT-IR、TG分析表征了亲水性多孔载体孔结构及物化性能;并通过4种不同载体的生物流化床挂膜实验考察了载体表面特性对生物挂膜量、生物活性的影响,同时揭示亲水性聚合物多孔载体生物挂膜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体积1 L的亲水性多孔载体最佳组分为:聚醚三元醇用量50 g、TDI 20 g、葡萄糖7 g、粉末活性炭6 g、辛酸亚锡0.2 g、三亚乙基二胺0.4 g、发泡剂1.5g;所制备的载体具有表面亲水性及丰富的大、中孔结构,吸水率达到315.2%,孔隙率为91.7%;通过葡萄糖接枝、粉末活性炭掺杂增加了亲水性基团羟基及载体的吸附性能,附着的生物量达到4.65 gVSS/L、生物活性SOUR值为103 mgO2/(gVSS.h),均高于其它3种载体.证明亲水性多孔载体的高孔隙率、高亲水性及引入的强吸附剂均有助于载体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是一种适合于三相流化床反应器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指出电流排周围的磁场由总磁场的若干分磁场组成。总磁场和分磁场存在着依赖于磁路最短原则的切变线。用电流排磁场切变理论解释了间绕电感的工作原理并解决了这种电感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