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年38岁的朱丽娅·皮特里克是国际自由潜水联盟的一名潜水教练,也是俄罗斯的自由潜水冠军,能在不借助任何潜水设备帮助的情况下,自由地在海底潜水两分钟。朱丽娅称,为了能够进行极端自由潜水,她必  相似文献   

2.
在一项独特而引发争议的实验中,36岁的俄罗斯女科学家纳塔莉亚·阿维斯森科赤身裸体跳入温度只有零下1.5摄氏度的海水中,试图驯服两头白鲸。纳塔莉亚是一位潜水高手,之所以选择裸体是因为海洋学家告诉她,白鲸不喜欢接触人造材料。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2,(2):I0001-I0001
36岁的俄罗斯女利学家纳塔莉业·阿维斯森科赤身裸体跳入温度只何零下1.5摄氏度的海水中,试图驯服两头白鲸。据说它们更容易与赤身裸体的潜水行亲密接触,任何衣服都是一种障碍。白鲸头部长何一个小园丘结构,用于进行回声定位。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2,(17):76-77
在《对话录》中,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绘了传说中的沉没之城亚特兰蒂斯。在海底44米的"范登堡"号沉船上,奥地利摄影师安德里亚·弗兰克也通过一场名为"范登堡:海底生活"的摄影展,为人们呈现一个类似亚特兰蒂斯的水下世界。不过,只有学会潜水的人才有机会  相似文献   

5.
李芳 《科学大观园》2006,(10):45-47
“找到她、看着她、描述她, 但不要惊动她,”一名海底挖掘工作人员幽默地说,“就像情窦初开的小伙子对他喜欢的姑娘那样,内怀憧憬,小心翼翼。”第一队潜水队员潜入洋底。 MoSS小组探测中世纪沉船的工作正式展开,曾经掩映波罗的海地区的  相似文献   

6.
约会死神     
有人说,洞穴潜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极限运动。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在漆黑的海底洞穴中潜水时,一旦发生意外,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退却逃生,要么溺水身亡。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就已有350人在进行洞穴潜水时永远葬身大海。尽管危险时时伴随在身边,本文的主人公韦斯·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媒体、英国《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报道,人们都听说过"鹦鹉学舌"的成语,知道鹦鹉、八哥等鸟类会模仿人类说话,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除了一些鸟类外,属于海洋动物的白鲸竟然也会学人说话!据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基金会饲养的一只白鲸在好几年时间中一直模仿人类说话,不停地发出"人语声",甚至还屡屡对水下的潜水员喊:"出去!"让毫不知情的潜水员误以为是同事在跟他说话.美国科学家相信,这头白鲸显然是在故意模仿人类的声音说话,而它这样做的原因,显然是因为它想和人类进行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蓝色的海底、美丽的珊瑚礁为舞台,红色的潜水通气管当指挥棒,潜水爱好者携带各式各样的仿制乐器,倾情“演奏”,又唱又跳……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年一度的“海底音乐节”隆重开幕,一大群“海底艺术家”又开始了他们精彩独特的表演!  相似文献   

9.
正在五彩斑斓的珊瑚世界中,一群小丑鱼从海葵丛中向你游来,懒洋洋的大海龟就在你的右侧,一只大海星正在远处的红色珊瑚边向你招手。印尼的海底世界吸引着无数全球潜水爱好者前来朝圣,共同探秘这地球上的另一个世界。海底世界的奇妙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大约由17508座岛屿组成,其中被大众所熟悉的岛屿非度假胜地巴厘岛莫属,然而在潜水爱好者眼中,北苏拉威西省的首府美  相似文献   

10.
<正>被誉为"深海女王"的西尔维亚·厄尔博士从20世纪60年代起,作为少有的女性海洋学家参与到海洋保护事业中。到1977年,已经累计在海底进行了7000多个小时的研究工作,是多项世界潜水纪录的保持者。西尔维亚创的Sylvia Earle Alliance/Mission Blue,旨在为全球海洋保护建立一个足够大的"希望之地"网络来保持和重建海洋。同时,身为国家地理学会驻会探险家的西尔维  相似文献   

11.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09,(12):65-65
23名潜水者参加了在挪威举行的世界首届冰下自由潜水竞赛。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听说"核潜水"这个词是在曼哈顿的一家理发店里理发。给我理发的那名理发师看上去明显不是本地人,因此便问她在哪里居住。布鲁克林区?皇后区?还是在郊区?她回答说:"都不是,我住在纽约州的北部。每个星期我都会在这里和家之间往返几次,路上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于是又问她为什么要如此麻烦地往返,她停下理发说:"这是因为,我丈夫从事的是一种古怪的职业,他不愿意与其他人生活在一起。"我好奇地在椅子上坐直了身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7,(19):36-37
俄罗斯已经把国旗插在了标志北极的海底,并在逐渐升级的石油争夺战中宣称该地归俄罗斯所有。随后,美国也派出一艘海岸警卫队破冰船前往绘制北极海底地图。这些活动都使得极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美国生活科学网》公布了南极与北极的十大差异,尽管这只是地球南北两极众多区别中的一部分,但仍可以引发人们对世界极地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7月间,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深潜器“蛟龙”号在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深海潜水试验,潜水深度达到水下7062米。这标志着中国已跻身国际“深潜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成员至今只有法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  相似文献   

15.
方生 《科学大观园》2009,(20):75-75
海底世界对人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秘密,但是有一个人相信他最新的发明将改变这一切。格拉哈姆·霍克斯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型潜水机器“深水飞行超级猎鹰”被戏称为“大洋里的里尔飞机具有非常新颖的潜水性能,可以帮助人们去探索这个星球上了解得最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4,(7):28-30
在五彩斑斓的珊瑚世界中,一群小丑鱼从海葵丛中向你游来,懒洋洋的大海龟就在你的右侧,一只大海星正在远处的红色珊瑚边向你招手。印尼的海底世界吸引着无数全球潜水爱好者前来朝圣,共同探秘这地球上的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许多有志于科学的青少年都懂憬着在蓝天上飞翔。比利时的青年科学家奥古斯特·皮卡德也一样,对航空事业充满了兴趣,潜心研制飞行器。1931年,皮卡德研制出一个密闭吊舱式平流层气球,它结构精美,舱内设置了供应氧气和排除废气的设备、测量仪器及观察窗口。皮卡德亲自驾驶这个气球,成功地在1.5万米高空中飞翔。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世界商品交易会。皮卡德带着他的密闭吊舱式气球参加了交易会。会上,一个形状别致的铸钢空心球体潜水球,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围绕着潜水球仔细察看,认定它的原理与气球有不少相通之处。他那专注的神态引起了潜水球的发明者——贝比的注意。贝比向他介绍了潜水球的结构、原理、性能,并绘声绘色地介绍了斑斓多彩的海底世界。皮卡德被贝比描绘的海底奇观吸引了。以后两年,潜水器始终在皮卡德脑海中环绕。1934年,年过半百的皮卡德决定改弦易辙,要研制邀游龙宫的潜水器。  相似文献   

18.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上监测鲸鱼的科学家们注意到,一只雄性独角鲸与一群白鲸生活在一起。圣劳伦斯白鲸似乎收留了这头流浪的独角鲸,在8月无人机拍摄的视频中,这头独角鲸和至少10头鲸鱼在一起游泳。虽然独角鲸通常  相似文献   

19.
张静  陈思 《科学大观园》2021,(11):32-37
给远在4.3亿公里外即将着陆火星的"天问一号"发号施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日前,记者专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程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北京总调度鲍硕.28岁的她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40年来的第一位女性总调度,经历过"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天问一号"探测任务.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以"北京"为代号,声传"天地"、号令"八方".鲍硕说,调度指令千万条,总觉得自己学得不够多.经历了这么多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她说最难忘的还是深空中鲜艳的五星红旗.  相似文献   

20.
程刚 《科学大观园》2011,(16):54-55
被称作"大西洲"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传说中拥有高度文明的古代城市,但它在12000年前就已沉入海底。然而法国一个匿名的"海底科学家小组"声称,他们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海底下无意中发现了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巨大海床,这座"海底古城"中遍布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各种形态各异的"建筑",而它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神秘消失的"大西洲"。当该组织拍摄的海底"大西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