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直接代表了民法的价值追求或社会正义。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深刻内涵,而且包含了其他的民法原则,甚至被认为是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的唯一原则。它孕育了民法的基本制度,使民法富有弹性,通过诚实信用原则,法官因此获得较多的自由裁量权。诚信原则思想渊源于自然法的善意与公平的理念,也就是说诚信信用原则可以认为是道德的法律化,抑或是法律的道德化。诚实信用原则的在民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维持社会的和谐和保护社会的善良风俗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旨在通过探析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充分说明诚实信用原则在整个民法体系中的重要性,从而将诚实信用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并提出实现诚实信用原则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绿色原则在2017年进入《民法总则》,成为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公平原则一起组成民法体系的调整性原则。绿色原则与其他调整性原则同样具有裁判功能,但实践中对于该原则的理解和适用均存在不少问题。绿色原则主要含义为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对于在民事活动中发生的与之有关的行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适用:一是绿色原则直接规定在相应法律规范中,则适用于特定规范所调整的对象;二是绿色原则体现在一般条款中,则需要通过法律解释方式,在绿色原则关注领域内适用;三是当没有相关规范时,需要通过绿色原则创设适用特定案件的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3.
见义勇为英雄流血又流泪是社会的悲剧,现行的民法规范中的无因管理制度和公平责任原则都无法对见义勇为者提供充分的救济,必须对见义勇为专门立法。国家应承担对见义勇为者的补偿义务,并与相压的追偿制度相结合,才能根除英雄流血有流泪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民法作为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部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关系的千变万化,几务简单的规则已远远不足以涵盖其全部内容,这就需要法律确定非规范性规定原则采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就是贯穿民法始终的非规范性的基本规则,它是区别其他法律部门的根本标志之一,也是克服民法部门法律局限性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消除收入分配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原则之间的冲突,有必要采用规范分析,提出效率一公平理想模型,把效率与公平原则之间动态变化的关系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模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从民法基本原则性质的角度出发,以实证主义的法律方法论证了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是法律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法律规范的拘束力,故其可以司法适用并作为民事裁判的依据.但其在司法适用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在立法技术上表现出来的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有非规范件、不确定性、衡平性和强制补充性。民法基本原则在民法体系中,有以克服成文法局限为代表的三个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合同法中,契约严守是一个被各国民法普遍接受的原则。但有时,遵守合同可能引致违背公平、有悖正义的现象发生。情势变更原则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权,使其可以直接纠正不公平和不正义。本文以民法的人文关怀为视角,分析情势变更原则的法理基础,以期对其理解有所裨益,更好地为司法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9.
我国《侵权责任法》虽已颁布,但民法学界对侵权责任的一些基本问题实际上尚未进行深入探究和充分研讨。在欠缺充分学理积累的情况下仓促制定的《侵权责任法》乃至今后将要制定的民法典无异于先天不足的早产儿。对侵权责任制度而言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首先是归责原则问题。我国民法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20世纪90年代前期对该问题曾有过激烈论争,但此后逐渐归于沉寂。近两年来随着《侵权责任法》的起草和颁布,出现了大量关于侵权责任的研究成果,但涉及归责原则的则相对较少。笔者拟对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及我国民法中的“公平责任原则”予以检讨,并尝试对侵权行为的归责提出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民法是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和制度的总称,其价值应体现现代民法精神,以指导我国民事立法(中国民法典编纂)、民事司法和进行民事活动的全过程。该文分析论证中国民法的秩序-安全、平等-公平、自由-效益基本价值,旨在对中国民法基本价值进行科学求证,以期为我国社会转型期民事法治实践提供价值支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民法体系的不断完善,意思自治原则的研究亦不断深化。我国对于意思自治原则的研究,既有成绩,又有不足。成绩主要体现在对意思自治的内涵、外延、与其他基本原则的关系以及其在法律行为、物权、合同制度中的适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足表现在对归类、产生基础及其在民法体系、行为能力、侵权责任、公司自治、结社自由等制度中的研究较少;缺乏民法及国际私法领域外的研究;研究视角单一。我国未来关于意思自治原则的研究应致力于为法治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著作追续权是对艺术作品后续转让费的提成权,是为平衡作者和艺术商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创设的一项法律制度。它符合法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以民法中的非常损失规则为理论依据,是对著作权中的权利穷竭原则适用的限制。我国立法中尚没有规定追续权制度,为适应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需要,也为和国际接轨,我国著作权法中有必要增加追续权条款。  相似文献   

13.
针对规范民法学影响下的民法案例教学的缺陷和不足,应当建立以特定案例环境中的具体参与者为出发点的独立的民事案例教学——叙事民法学,可以让包括原告、被告、法院以及案例教学的其他参加者在内的各类主体拥有参与、言说的机会,让法之思考者不仅是亲临言说者们的场域,推动民法案例教学从规范性偏好向事实性与规范性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产权的公平原则对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作用任何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制度,都离不开公平原则。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不仅是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的象征,而且是建立和维护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秩序的手段。知识产权正是通过法律上的秩序与自由、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兼顾,对社会中各种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实现其公平原则,从而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1、知识产权的双重属性,体现了知识产权对权利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协调。知识产权的双重属性,即社会公有属性和个人创造属性。科技成果,从终极意义上说,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愈加纷繁复杂,现有的民事法律规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法律体系迫在眉睫。学术界在是否制定民法典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有学者主张制定统一的民法典将所有民事规范置于法典之中,有学者主张只要制定各个单行规范即可。笔者认为,应当坚持开放的体系观,在抽象出民法共同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民法精神的基础上制定出私法的"基本法"性质的民法典,再辅以商事"基本法"性质的商法典和各民商事单行法律规范共同调整私法领域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法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劳动法》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此问题有相关的司法解释,但其存在立法语义不清、适用不公平、导致法制不统一等缺陷,本文在此基础上借鉴民法中过错责任的原则提出分清责任、明辨是非,合理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修改意见,以期事实劳动关系纠纷能得到法律公平正义地解决。  相似文献   

17.
刘帅 《凉山大学学报》2000,2(1):102-104
“透支购股”在我国证券市场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违法行为,由此而引起的民事纠纷颇多,本认为,透支购股双方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投资与证券商在透支购股中的法律责任之承担,应当依据有关民法理论及我国有关证券方法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认,对于与透支购股相关的强行平仓及有关问题的认定,应据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实际情况,遵循公平和有利于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原则,严格证券商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科技领域中也有公平。这种公平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在今天,我们国家的科技领域中仍然存在着种种不公平的因素。科技进步领域中的公平就是要在科学技术的生产创新、分配、交换、消费环节中,通过公平正义原则的调整,使整个科技领域内部各种关系得到统一,保障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通过道德保障、契约保障和制度保障来防止不利因素的出现,并在法律层面上确立起科技领域内的公平对我国的科技进步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不论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在混用着平等、公正、公平等范畴,混用这些概念,是造成对公平问题认识混乱的重要原因,有必要给它们一个明确的界定。平等、公正、公平三个范畴作为人们的自觉追求都是私有制产生后才产生的,平等是公平的基础,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平等经历了原始社会的自发状态———阶级社会的极度不平等———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社会公约的平等这样一个三段论式的过程;公正是一种原则,是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准则,公正原则体现了历史的制约性和相对性;公平是人们追求的一种价值目标,公平是在公正原则规范下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的程度和标志的一种状态,人类历史是一个从相对公平不断接近绝对公平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对民法理论体系也产生了多方位的冲击,诸如民法的调整对象、民事权利主体制度、民事权利体系,物权制度及至公序良俗原则等都必须对这冲击作出回应,以使民法在新的世纪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试就上述民法的几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就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