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方言的研究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至于真正的第一部方言词典和方言学著作,则是汉扬雄的《方言》。旧时的方言调查与研究多与民俗民风的认识了解相关联,与训诂及文献解读为依托,所以对一地、一区的方言进行真正系统的静态描写解释没有实质性的展开。新中国建立后,方言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1957年开始进行了全国汉语方言普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编制了《中国语言地图集》,  相似文献   

2.
“得”字在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中,含义和用法上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词(或语素)。本文通过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相应“得”字的比较,探寻它在二者间的共性和差异,从一个角度比较现代汉语与永新方言的关系。本文比较的范围以永新方言“得”字的含义和用法为准,凡是永新方言中所不具有的含义和用法,只列出,不讨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料大都来自《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动词》。  相似文献   

3.
扬雄《方言》中记录了15个南岭地区的方言词汇,依据这些方言词汇,结合历史材料,透视汉代南岭地区的方言状况,并由此而探讨它们对研究当代汉语方言尤其是南岭地区土话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方言是古代语言的活化石。研究方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代语言的面貌,也可以有利于方言区的人们了解自己方言与共同语的发展关系,从中找出相应的规律,从而学好民族共同语,《广韵》是汉语中古时期语音的代表,它的声、韵、调都或多或少地与汉语的各地方言有一定的联系,找出这种联系,可以为人们了解中古音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本文从《广韵》的反切上字入手,给这些反切上字注上玉林音,从中找出玉林话声母与《广韵》声母的关系,分析它们的音变条件,暨旨出了玉林放大在汉语音韵史中的价值,也为玉林人学习现代汉语普通话提供了相关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市城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是攀枝花市汉语方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区各族人民交际的主要用语,本文研究了该方言词汇的一致性,差异性及其特点,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汪化云所著《汉语方言代词论略》进行评述,主要谈几个突出的特点:占有大量的方言材料,注重合理而可信的解释,独到的见解层出不穷,行文风格严谨缜密。  相似文献   

7.
广西的汉语方言资源丰富,主要有白话、平话、官话、客家话、湘语、闽语。以这些方言为语料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主要集中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对语法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笔者统计分析了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现有成果,归纳了其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未来广西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通俗文》方言词语汇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俗文》是东汉服虔所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当时的方俗词语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在词汇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通俗文》不但具有共时性,它其中的许多词语在现代汉语方言里仍广泛使用,具有历时承继性。文章选取了6个《通俗文》的词语,解释它们的意思,重点考察它们在汉语方言里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圣经》翻译成汉语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这期间积累的汉译《圣经》文献资料,是研究汉语的宝贵财富。从现在通行的读本看,现行本《圣经》汉语中包含有浓厚的文言色彩,也有汉语方言成分,其翻译语言还保留了翻译时的中介语特点。对汉译《圣经》的研究,将能够为汉语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细"的第八个义项是:"〈方〉[形]年龄小:细妹|细娃子。"实际上,汉语方言中这一词法结构的"细"并不是"年龄小"义,而在于说明"排行"。绝大多数方言点是"排行最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娭毑”是汉语方言,它有两个意义:一是指称祖母;一是尊称老年妇女。综合各地汉语方言以及苗、瑶、畲、壮侗语的情况来看,“娭毑”有如下几种意义:称呼母亲;称呼祖母;称呼外祖母;对祖母辈的妇女的尊称;族人对外婆的尊称。“娭毑”主要在湘方言中使用;“(女哀)姐”主要在客家话中使用。就“娭毑”、“(女哀)姐”和“依呀”而言,至少可以说客家方言与湘方言、畲语、苗语、瑶语、壮侗语同源。  相似文献   

12.
在借鉴和改进了一种新的语种辨识方法———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符号化和语言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汉语方言自动辨识系统.实验使用了一个多说话人、非特定文本、连续语音汉语方言语音库进行系统测试.在3种主要汉语方言的辨识中,15 s语料测试平均辨识率达到了90.7%.  相似文献   

13.
汉语"方言特征词"属于比较方言学的范畴,是基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的横向比较研究而产生的。要深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必须在方言词汇宏观比较的基础上开展"方言特征词"的研究。从"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提出至今,"方言特征词"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方言特征词"的性质和范围上存在争议。存在的争议主要是由特征词的提取方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本文通过对武冈方言特殊名量词和动量词用例的分析,来揭示武冈方言量词的特点,有助于汉语词汇的深入研究,对武冈方言特征词与其他方言特征词的比较研究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林语堂的语言学成就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音韵学方面和现代方言方面.文章探讨了林语堂对古代汉语方言研究做出的不可磨灭的成就,得出了林语堂这位语言大师对古代汉语方言有着深入的研究、对现代汉语方言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攀枝花市城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是攀枝花市汉语方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区各族人民交际的主要用语。本文研究了该方言词汇的一致性、差异性及其特点、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得"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字在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中,含义和用法上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词(或语素)。本文通过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相应“得”字的比较,探寻它在二者间的共性和差异,从一个角度比较现代汉语与永新方言的关系。本文比较的范围以永新方言“得”字的含义和用法为准,凡是永新方言中所不具有的含义和用法,只列出,不讨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料大都来自《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动词》。  相似文献   

18.
《醒世姻缘传》是研究明末清初语言的重要语料。考察该书的转折连词使用情况即可窥视出明末清初山东方言中转折连词的历史风貌。此期山东方言的转折连词没有明确的分工,仍处于大量涌现的时期,大量同义连词并存,双音节连词占优势,还出现了三音节的连词。从来源来看,主要是近代汉语时期新产生的连词(80%)。但经过同义竞争,此期的7个(46.7%)转折连词被历史淘汰,8个(53.3%)转折连词沿用至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五十余年来的攀枝花市方言研究,根据攀枝花市所辖三区两县汉语方言各自的特点,进行方言分区.  相似文献   

20.
汉语由上古的19个声母发展到中古的40个,这一演变是重韵轻声的体现.福建方言因人文地理诸种因素,既保留上古语音的痕迹,又打上中古语音的烙印,故为研究汉语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本文列举并分析福建三大方言群、七个主要方言的重要实例,以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为序,对汉语声母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加以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