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该文通过化学分析、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3种典型铝土矿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给出了其主要化学成分、溶出率的测定结果、最佳焙烧温度,焙烧脱水相转化情况和焙烧脱水前后的物相组成;从理论上阐明了不同类型铝土矿的酸溶规律,得出了酸溶条件,扩大了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2.
铝土矿尾矿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铝土矿尾矿焙烧浸出制备聚合氯化铝研究中,借助热重差示扫描仪和X射线衍射仪,确定铝土矿尾矿焙烧的温度范围。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确定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1 h;最佳盐酸浸出的条件为:盐酸浓度质量百分浓度为20%,搅拌温度为100℃,搅拌浸出时间为2.5 h。采用铝土矿尾矿制备聚合氯化铝,可以减少选矿成本和提高选矿附加值,综合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3.
氧化焙烧法处理高硫铝土矿,具有操作简便、能够同时去除矿石中有机物的优点,但仍存在着能耗高以及一水硬铝石脱水造成氧化铝溶出困难等问题.本研究基于黄铁矿和一水硬铝石的热分析和恒温焙烧实验结果,发现黄铁矿脱硫与一水硬铝石脱水反应起始温度接近,但脱硫反应速率慢而脱水反应速率快,从而提出通过降低焙烧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来提高脱硫率、抑制脱水率的处理工艺.通过模拟样品和实际样品的焙烧条件优化实验,确定硫含量为3.8%的铝土矿最佳脱硫处理条件为:空气气氛下,焙烧温度460~470℃,焙烧时间15~20min,处理后铝土矿含硫量低于0.5%,符合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Al2O3和CaCO3为原料用高温焙烧酸溶工艺合成聚合氯化铝钙,以某钢铁公司煤气洗涤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其混凝应用性能.主要以悬浮物去除率,污泥比阻处理效果为指标,比较新型絮凝剂的混凝效果.结果显示:新工艺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钙混凝效果优于工业聚铝,处理废水后污泥的脱水性能优于工业聚铝处理后的污泥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e3+掺杂的红色荧光材料——Ba3Eu(BO3)3∶Ce3+.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所得样品的物相、表面形貌、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程序升温法合成,稀土离子Ce3+的最佳掺杂量w=10%、最佳焙烧温度T=75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一些重要含铝矿物的酸溶性能与物相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溶出率测定等方法对我国不同产地的一些重要含铝矿物的酸溶性能及其物相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水铝石型矿物在通常条件下直接溶出时,一水软铝石型矿物、粘土型矿物经焙烧后溶出时,其氧化铝溶 均较高;一水硬铝石型矿物焙烧后经固结保温二次溶出时其氧化铝溶出率可达90%以上,这些矿物可用作制备硫酸铝,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新型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钙的合成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l2O3和CaCO3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焙烧后酸溶、聚合、干燥制备了新型的无机高效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钙,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原料配比(Al2O3∶CaCO3)为3∶2,提高焙烧温度利于产品的合成,最佳酸溶时间为3h·对合成的聚合氯化铝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用焦宝石为原料制备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条件,制备了液体聚合氯化铝,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用铝酸钙粉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一种新的原料--铝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备聚合氯化铝铁,找出了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碱基度、pH值对PAFC的絮凝性能有较大影响,当碱基度为75%左右,水样的pH值为7-9时,该产品的絮凝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焙烧制备出钴铝尖晶石蓝色颜料的方法.以六水合硝酸钴、九水合硝酸铝为主要原料,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配位螯合剂,通过EDTA配位螯合钴、铝得到有机配合物前驱体,经过焙烧制备钴蓝颜料.通过国际照明委员会的色度图谱(CIE)、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别对所制备样品的物相和呈色进行研究表征.主要考察了钴铝物质的量比、反应体系pH值、焙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铝酸钴尖晶石相的完整性和颜料呈色的影响.制备钴铝尖晶石蓝色颜料的最佳工艺参数是900 ℃温度下保温时间为2 h,pH值为9~10,前驱体的钴铝比为 1∶2.5.  相似文献   

11.
以Z-164D为助磨剂,对广西田阳铝土矿进行了邦德球磨功指数试验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铝土矿经水和Z-164D溶液浸泡后,邦德球磨功指数分别下降了105%和379%,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2684%和4279%.红外光谱分析及X射线能谱微区元素分析表明,Z-164D只能在铝土矿表面发生物理和化学吸附,并不能够渗入铝土矿内部.建立了Z-164D溶液对铝土矿强度影响的作用机理模型,水分子与Z-164D相互促进,共同导致铝土矿缺陷程度增加、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根据野外实际地质资料及室内工作,对几内亚某红土型铝土矿的产出条件、含矿岩系、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等进行分析与归纳。认为该红土型铝土矿是浅成基性侵入岩在各种物理化学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经过长期红土化作用而形成,属于风化残积矿床。指出了成矿有利部位,对以后找此类型矿床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铝土矿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共伴生矿产等方面,阐明了墕则矿区铝土矿沉积特征,并通过对其成矿来源、矿石结构等的分析,来推测其形成的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4.
An approach was developed to upgrade the bauxite ore by molecular hydrogen and hydrogen plasma. A gibbsite-type bauxite sample was obtained from National Aluminium Company (NALCO), Odisha, India. The obtained sample was crushed and sieved (to 100 μm) prior to the chemical analysis and grain-size distribution study. The bauxite sample was calcin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500 to 700°C for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to optimize the conditions for maximum moisture removal. This process was followed by the reduction of the calcined ore by molecular hydrogen and hydrogen plasma. Extraction of alumina from the reduced ore was carried out via acid leaching in chloride media for 2 h at 60°C.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rmogravimetry in conjunction with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 before and after extraction. Alumina extracted from the reduced ore at the optimum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f 700°C and the optimum calcination time of 4 h is found to be 90% pure.  相似文献   

15.
化学药剂对粘土泥团碎解破坏及洗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添加化学药剂提高铝土矿难洗矿石洗矿效率的新工艺,利用泥球静态破坏实验和模拟洗矿试验,分析别研究了化学药剂对粘土泥团碎解破坏及洗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化学药剂对泥团的破坏束度和破坏方式主要有3种类型;动态洗矿时、盐酸、酸锌、石灰、淀粉等化学药剂能够明显改善洗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探讨了温度与压力均改变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结合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讨论在实际生产中如何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及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山西省左权县清河店矿区铝土矿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矿物成分、矿石品位、矿石类型、矿床成因及矿体埋藏条件,得出了矿体平面呈多矿体、形态不规则、厚度较稳定,矿石品位较高,类型以碎屑状铝土矿为主,成因属沉积型铝土矿矿床,矿体埋藏较浅等结论,提出了下一步在成矿条件和开采条件较好的Ⅰ~Ⅵ号矿体继续进行铝土矿勘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成因的铝土矿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通过铝土矿的结构特征可以进一步推断其成因及沉积环境。通过对广西平果县太平镇、贵州清镇市站街镇大院两个地区的沉积型铝土矿野外及实验室观察分析认为:平果铝土矿中具鲕豆状结构的矿石少,多为碎屑结构、胶状结构,颗粒大小相差较大,分选差,且颗粒的含量较低,指示铝土矿就近沉积的特点,推断其沉积环境为滨海沼泽或泻湖;清镇铝土矿主要由鲕粒构成且具有完整的鲕粒及豆粒结构,颗粒的含量高,磨圆好,分选好,伴有少量碎屑颗粒组成的铝土矿,指示铝土矿经过较长距离搬运,沉积至水体能量高,扰动强烈的沉积区,为滨浅海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富高岭石型铝土矿,首次提出了采用化学脱硅的工艺路线.研究了二氧化硅平衡溶解度与氧化铝质量浓度的变化关系,以及碱液浓度、温度和脱硅时间对矿石预脱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2O质量浓度为230g·L-1的碱溶液中,90℃化学脱硅90min,脱硅率可达70%,铝土矿的铝硅比由4.97提高到8.5以上;矿石预脱硅过程有钠硅渣的生成,导致了矿石脱硅率的降低和碱的损失;矿石中高岭石转变成钠硅渣并不会降低脱硅精矿的有效铝硅比.  相似文献   

20.
以平果堆积铝土矿教美矿区为例,对矿区堆积铝土矿的堆积序列特征进行了详细探析,提出了岩溶堆积铝土矿的标准堆积序列和理想分布规律,深化了对平果乃至桂西岩溶堆积铝土矿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