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概述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背景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阐明了生态省建设的方向、原则和生态产业体系、生态城市(镇)环境、生态新农村建设及资源环境保护与复原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实施生态省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农业发展态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资源、农业生态与环境、粮食产量、畜牧业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在剖析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非农业生产占用耕地迅速增加等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建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速农村城镇化的区域农业发展对策,期望对吉林省农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有所裨益.图4,表2,参8.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是吉林生态省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吉林省农业发展的特点,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支持4个方面创建了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吉林生态省建设之初(1999~2003年)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为吉林生态省建设中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表4,参14。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区域产业项目迁移为背景,融合产业资本规模异质性,建立区域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模型,利用离散随机变量仿真方法预测迁移项目的空间分布;以产业经济效益,能耗特征对产业进行分类,设定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效率发展方式,借助生产函数法和产业污染投影系统,仿真分析不同技术效率发展方式下的迁移产业产出和污染排放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环境基尼系数对迁移项目空间布局的经济、生态均衡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业资本规模异质性会有效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间的矛盾;相对于注重低能耗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单纯注重经济效益的产业技术发展方式会加剧区域经济、生态的非均衡性;在短期内,相比于低能耗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的规模化建设对区域整体的经济、生态均衡性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发展黑龙江牧草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牧草生产情况,分析并阐述了发展牧草产业的重要意义、面临的问题、市场前景.提出了在技术、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发展黑龙江牧草产业的对策。参5。  相似文献   

6.
我国住房政策设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考虑,影响了实施效果。完善住房政策体系,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住房政策目标,政策设计逐步从问题导向转为目标导向;要打破城市政府对土地供应的垄断,上级政府对城市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既要给出上限,也要设定下限,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要开征房屋空置税,确保建成的房屋有人居住;政府要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以货币补贴为主的住房保障,弥补市场失灵,促进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是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生新的旅游产业要素和旅游产业形态的过程,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二者均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从系统的角度看,两者耦合是两个关联系统重新塑造自身系统结构、形态和功能的过程,但旅游开发侧重市场行为,生态文明建设侧重公益行为,二者存在着一定矛盾和局部冲突。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其耦合发展,借助于主辅嵌入式耦合系统理论指导,构建耦合矩阵,分析耦合点,从旅游生态化、生态旅游化两方面探索耦合路径。  相似文献   

8.
探讨技术进步约束下的区域产业生态化建设。设计了以区域间产业技术的双向溢出融合为内涵的区域产业技术发展策略,以区域内各个城市产业发展的市场因素、政策因素为条件,构建了项目层面的区域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仿真分析模型,并以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技术融合方式下的区域产业布局的经济、生态空间均衡性。结果表明,区域间不同类型的技术融合约束条件在有效提升产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仍然能有效控制污染排放的增长;技术融合对地区产业的排放-产出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且相比于注重产业经济效益以及均衡型这两种技术融合方式,以产业的能耗特征为参考的技术融合在有效提升产业产出的同时,仍能增强产业空间布局的经济、生态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策略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涉及规模化种植农地的获得、生态养种技术的采纳、生态农产品溢价的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等诸多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以银河杜仲生猪规模养殖生态农业系统为例,构建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方法,对"扩大生态农业系统种植业生产规模、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水平、完善生态农产品市场"三项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策略,设置相应策略参数,通过参数调控实施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扩大种植业生产规模能有效消除规模养殖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水平,对促进沼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降低沼液种植成本具有很好的作用;完善生态农产品市场,是实现生态农产品溢价、提高其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影响着养殖主体开发与流转规模种植农地的决策.最后,基于策略仿真实验结果,针对银河杜仲生态农业系统实际,提出三项具体规模化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0.
县级经济单元中客观存在着不同的产业地域类型,它是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不同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的基本经济地域单元,分属于不同的产业地域类型。科学地划分产业地域类型,可以为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生产基地建设以及分区实施经济综合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河南省尉氏县为例,从基本地域单元的确定、指标体系的构造和筛选、类型划分结果分析等方面,具体论述了县级产业地域类型分类系统的模拟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成分方法的黑龙江省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7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以便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支持。结果表明:①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较高;②七台河市、鸡西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牡丹江市和鹤岗市土地开发适宜性中等;③伊春市、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开发适宜性较低。该评价结果可以为宏观上把握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潜力和主体功能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表5,参7。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多年来农业经济片面追求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农业生态系统破坏严重。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产业、环境现状,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SEM与SD组合的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动态形成机理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于建筑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众多,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且尚无成熟理论可以借鉴,造成了该问题难以开展模拟仿真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尝试将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与SD(System dynamics)结合进行仿真.在对建筑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设计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2006、2007年各省份(除西藏外)建筑产业的60组基本数据构建出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静态SEM模型,在此基础上将SEM模型进行转化,建立中国两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动态博弈模型,模拟出未来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发展趋势;通过调整模型中主要的参数,发现区域经济、产业集中度、区域地方保护和生产要素投入预期决策能力四个因素在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博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塔里木河流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过度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致使源流向干流输水量逐年减少,干流枯水季节水质不断恶化,下游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大片天然胡杨林死亡。土质沙化、盐渍化加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以期为流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参12。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近几年过渡的利用,出现了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与盐渍化面积仍在扩展;水资源短缺,干旱加剧;水、土污染初现;农业固体废物排放数量在不断增加。应采取加大对生态环境研究科技投入力度,制定长期有效的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保护研究计划;建立起适合黑龙江省省情的生态环境领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等措施。改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参2。  相似文献   

16.
在对黑龙江省农业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不同生态环境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按照各自的资源优势,提出了不同生态区农业发展的不同对策与建议。图1,表1,参6。  相似文献   

17.
林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的认知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开发旅游业,是林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林场居民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态度及其认识状态,极大地影响着林场生态旅游业的科学发展。从湖南金洞林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认知情况看,居民对生态旅游了解不够,生态旅游知识主要从政府途径获得,认为生态旅游的作用就是“玩”和“增长见识”,利益获得者对生态旅游开发持支持态度,认为当地居民应该外出旅游。调查对象中,有50%曾经有旅游经历,主要是以家庭出游形式进行观光旅游。有旅游愿望的居民较多,消费水平低,“钱”和“闲”是最明显的制约因素。参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