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河南省"十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强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外科技投入情况比较(之一)——发达国家科技投入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为适应竞争的需要,很多国家和地区对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较大规模地增加科技投入是重要措施之一,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强度,即研究开发经费(以下简称R&D)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比例都在2%至3%之间,而且,科技经费增长速度普遍高于GDP增长速度。各国领导人均将提高科技投入水平看作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根本保证。本文将分别阐述中国与发达国家、中国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科技投入的情况,并加以比较分析。一、部分发达国家科技投入情况1.美国的科技投入情况。美国的历届政府素有…  相似文献   

3.
李玉楠 《河南科技》2012,(15):12-13
<正>科技投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科技创新的必要保障。在进行科技投入的比较分析时,必须明确区分两个概念:R&D经费支出额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R&D经费支出额是指统计年度内各执行单位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是指统计年度内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的直接用于科技活动的款项,包括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科研基础费及其他科研事业费。  相似文献   

4.
里程 《河南科技》2004,(4):14-15
随着科技进步在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首要地位的确立,各级政府都相应地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大幅度地增加科技投入。由于对科技投入的立法和执法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按法定比例都相应加强了财政资金对科技事业发展的倾斜。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科技进步的  相似文献   

5.
<正>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沿着科技投入→科技能力→生产能力→经济效益而形成和产生作用。科技投入是产生第一生产力的首要环节和根本。科技投入的优化管理,目的是解决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投入的最优或较优配置问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资源(包括科技人力财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主要是借助于行政手段实现的。而当国民经济管理方式从高度集中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体制转换  相似文献   

6.
<正>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后盾——资金投入来支撑。建立县(市)级科技发展基金,是确保科技投入,增强科技面向经济建设,健全科技积累机制,推进科技进步的一项关键性措施。目前,我国江苏、上海、广东等地一些县(市)已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基金数额从零开始。发展到十几万、数百万、上千万。我省部分县(市)尚处于筹备、酝酿、起步阶段,加强科技经费的宏观管理,合理有效地使用基金,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经费的作用。更好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就成为急需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曹华东 《河南科技》2011,(19):16-17
<正>科技财力投入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事业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与基本保证。要提升河南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型河南建设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对科技的投入。本文,笔者总结了河南省"十一五"期间科技投入的成效,分析了河南省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一、"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科技投入取得的成效1.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共获  相似文献   

8.
科技管理部门主要采用科技评估手段对科技活动进行管理和评价,审计部门、财政部门、人大和社会公众等其它主体主要从财政资金使用合规性的角度进行监管。由于各类监管主体互相封闭,信息不能共享,所开展的绩效管理活动都是不完整的。建议各方应建立互通有无的协调机制,在充分尊重科技活动规律的前提下,对科技活动进行科学分类,将科技评估与财政资金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统一、完整、开放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管理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与发展(R&D)活动是指为增加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从2000以来年河南省R&D经费支出数据以及我国R&D经费支出数据来看,我省R&D活动更趋活跃、规模增大,企业已成为R&D活动的主体,科技投入显著增长,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周边省市相比,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科技投入的力度上与先进省市相比仍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后劲。本文对河南省R&D活动的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两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十一五”期间科技投入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财力投入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事业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与基本保证。要提升河南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型河南建设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对科技的投入。本文,笔者总结了河南省"十一五"期间科技投入的成效,分析了河南省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辽宁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增长较快,对提升该省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客观评价辽宁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笔者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一、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介绍1.方法选择。不确定性系统研究常采用概率统计、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3种。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应用范畴,它包括灰色绝对关联度和灰色相对关联度2种。  相似文献   

12.
一、“十五”科技工作回顾“十五”期间,安阳市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三项费由2001年的.42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740万元,年均增长59.8%。累计争取到国家、省科技项目经费1410.5万元,市级财政累计投入科技三项费4844万元,带动社会科技投入10多亿元,新增产值30多亿元,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安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研实力得到了显著增长,无论是科技经费投入还是科技人员投入都逐年递增。但作为国家科研中坚力量的科研机构,特别是地方科研机构,其生存、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从南阳科研机构现状和历史渊源入手,对地方科研机构的出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研实力得到了显著增长,无论是科技经费投入还是科技人员投入都逐年递增.但作为国家科研中坚力量的科研机构,特别是地方科研机构,其生存、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接第8期《中外科技投入情况比较(之一)》)二、部分发展中国家科技投入情况印度、韩国均为世界上科技实力较强、比较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这两个国家科技投入情况,对考察中国的科技投入政策更具参考价值。1.印度的科技投入情况。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中科技力量最雄厚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86-1993年国家科技司编的全国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对湖南省高等学校(含部属院校)1986年以来的科技投入与产出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任伟  王新  尹君  刘昊欣 《河南科技》2023,(5):149-153
【目的】分析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现状,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以河南省高校在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等方面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差异化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河南省高校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仍存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基础研究能力不足、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缺乏等问题。【结论】河南省高校需要不断加大科技经费、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促进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一、1998年全省科技工作回顾1、科技资源稳步增加,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全年投入省本级科技三项费用7675万元,科学事业费106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21%,省本级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占省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近4%。...  相似文献   

19.
付志新 《河南科技》2012,(19):33-34
<正>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信息资源,科技资源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科技资源的应用体现了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管理水平。在科技投入有限、科技资源紧缺的形势下,科技资源共享便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关键。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省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集成资源,统筹协调,以增量调动存量,促进河南省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有限资源的无限递增价值,推动河南省科技创新与发展就显得愈发重要。一、河南省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现状1.研究开发平台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河南省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服务机构1200个,其中,省属科研机构92个、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20.
一、河南省科技投入现状近年来,河南省深入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增强科技投入强度R&D占GDP的比重)。2001年以来,河南省科技投入强度不断增加(图1)。图1表明,目前河南省科技投入发展趋势良好。但是随着河南省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科技投入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科技投入向来具有一定的不可知性。因此,如何减少这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