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河南省杞县在调整种植业结构过程中,筛选出了大蒜—西瓜—辣椒—玉米一年四熟间作套种模式,此种模式效益可观。可亩产大蒜1000—1200千克、辣椒2000—3000千克、玉米  相似文献   

2.
<正> 晚播麦主要是指寒露至霜降节(10月20号前后)播种的小麦,比普通栽培播期晚20天左右,这种晚播麦晚播不晚熟,高产了倒伏,据吴桥县1987—1988年度3500亩的试验示范,原产可达到400—450公斤/亩,是提高粮食单产增强农业后劲的一条新途径,使晚播麦高产稳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小麦晚播延长了夏玉米的生长期,使夏玉米可种植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种,如掖单4号、2号等,以充分利用高温多雨的夏秋有利季节,提高玉米单产(单产600—650公斤/亩),  相似文献   

3.
<正> 玉米秸杆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一斤鲜玉米秸杆还田后可使小麦增产10%以上,我省玉米种植面积达2600万亩,大力发展秸杆还田技术,对促进粮食生产意义重大。为促进这一增产措施的推广,河南省机械研究所和荥阳荣化轻工设备厂最近共同研制开发了4JFM——1型秸杆粉碎灭茬机,并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该机由扶禾器,切断器、喂入辊、粉碎辊、灭茬  相似文献   

4.
1.阿特拉津。可于玉米播种前、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也可在苗后玉米3—4叶期、禾本科杂草1—2叶期、阔叶杂草3—4叶期进行茎叶处理。用40%阿特拉津悬浮剂150~200毫升/亩,粘土地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要适当加大剂量。  相似文献   

5.
<正> 玉米是我省主要的夏季粮食作物。一九八三年全省玉米总产量为126亿斤,占我省粮食总产量的21.7%,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玉米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不仅可供食用,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工业原料。玉米可以制糖、酿制白酒、啤酒等。采用湿法加工,每百斤玉米可制得淀粉65斤左右,还可得到一部分胚芽  相似文献   

6.
<正> 由密县农牧局等单位承担的“旱地秋粮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经过几年的协作攻关,于1990年11月通过了技术鉴定。该项研究总结出了适合丘陵旱地不同肥力水平的以“玉米—谷子”、“玉米—豆类”、“玉米—红薯”等多种复合体为主体的一整套模式化栽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旱地秋粮高产与稳产的矛盾,是旱地秋粮栽培技术上的重大改革与进步。鉴定会议认为,该项目选题针对性强,技术路线切实可行,达到省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其研究结  相似文献   

7.
组合材料PRB技术处理硝酸盐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硝酸盐溶液浸泡玉米秸秆腐解实验、正交实验,确定PRB反应器的最佳工艺:pH=7,硝酸盐溶液质量浓度为45mg/L,反应时间为360min,质量比Fe∶C为4∶1.按最佳工艺进行PRB模拟实验,研究以Fe0—玉米秸秆的组合材料处理硝酸盐废水,探讨分析Fe0—玉米秸秆组合材料去除硝酸盐的机理.结果表明:Fe0还原NO3-,消耗溶解氧,腐解玉米秸秆可有效地释放碳源物质及反硝化菌生长的有机物,通过化学和生物反硝化去除NO3-—N并降低副产物NH4+—N浓度.反应器运行72h后,对NO3-—N去除率达到80%,TN去除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8.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红薯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夏薯(麦茬红薯)占70—80%。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红薯已成为经济作物并逐步转向综合加工利用及商品化发展。亩产2500公斤鲜薯可产淀粉500公斤、红薯渣200公斤:按每公斤淀粉2.0元、每公斤红薯渣1.0  相似文献   

9.
邢栋 《河南科技》1989,(7):25-26
<正>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稻谷。玉米富含维生素A。玉米中含有的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镁等,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防癌治癌具有良好效果。玉米作为高能量物质被誉为“饲料之王”。玉米还可以制成淀粉,广泛用于食品、制糖、制药、纺织等行业。但是玉米经储藏特别是越夏储藏后,陈化加深,品质明显劣变,在农村一般储存条件下,夏季玉米“走油”“霉变”“虫噬”现象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中国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欧美等国家对苜蓿干草粉的需求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其价格比玉米高出4倍以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每年需从国外调草230万吨。随着我国入世,国内外对优质  相似文献   

11.
<正> 玉米是高产稳产作物,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特别是杂交种玉米,增产更为显著。目前生产玉米的先进国家,都以推广自交系间杂交种作为提高单产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十年来,我国以推广单交种为主的三交、双交和综合品种,已占杂交种面积的55%,而河南省更广,1979年占到77%。由于种植杂交种面积逐年扩大,相应地加大了制种任务。一般增产种子有两条途径:一是扩大制种面积,一是提高制种单产。扩大制种面积,在单交比双交制种减产较多情况下,也就相应抵消杂种优势的增产作用。所以主要应放在提高制种单产方面,才  相似文献   

12.
<正> 据有关人士预测,由于库存玉米下降,致使价格上涨,其原因为: 一是2000-2001年度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后必须导致玉米的库存消费比显著降低。今年春播中,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比上年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机械化种植业亦是农业现代化中的一个方面播种、施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俗语:“种好六分收”、“种好是丰收的前提”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种好”系指播种均匀、种子复盖深度一致、适量用种子、肥料、适时种植等。机械种植能实现“种好”要求、并已被多年实践证明—省种、有一定增产幅度并减轻农民劳动量。但是,多年来我国的机械种植水平不高,机播面积也不大。据农牧渔业部的统计,全国机播面积占农业生产中总的种植面积的8.8%。其中,小麦机播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4.5%;玉米机播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6.9%。这说明当前我国机械化种植水平低,今后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机械化种植业必须相应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玉米生产国之一,播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二位。玉米是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1983年总产量为126亿斤,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21%以上。最近几年,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被誉为“高产之王”的玉米,由于人们直接食用部分减少,一时成了“卖粮难”的难中之难。玉米生产的前景如何?玉米的出路何在?一系列问题尖锐地摆在面前。现就国内外玉米工业发展情况,谈谈玉米综合利用的前景。本界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兴起了以玉米为原料的新工业部门——现代玉米工  相似文献   

15.
<正> 当前,世界上对玉米的综合利用,除了工业之外,比较突出的还有玉米饲料、玉米食品、玉米苞叶的编织等。玉米饲料发展畜牧业是解决“卖粮难”的根本出路,也是玉米利用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是以直接消费粮食为主,畜牧业发展缓慢,到1983年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的比重还只占14.7%,我省不到9%。这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如美国每年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24斤,而  相似文献   

16.
<正> 邓州市位于南阳盆地西南部,属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水、气、光、热、温等自然资源均适宜夏玉米的生长。我市夏玉米常年播种面积80000亩,1988年以来,推广了叶令追肥技术,单产连年突破400公斤,步出了250—300公斤的低谷。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出苗以后单靠底肥和种肥,不能满足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需要。因此,看苗按叶龄追肥,能根据植株叶片的出生时间,判断玉米穗分化的时期,是充分利用肥效,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过去,我市产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存在着两个失调,即有机肥和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技》2008,(6):10-10
玉米消费主要用于玉米口粮、饲料、工业消费、种业和出口等几个方面.其中仅饲料用量就占到玉米消费总量的70%左右。因此,养殖业的恢复与否决定着玉米饲料用量的多少。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07年我国玉米的产量为14800万吨,比上年14548万吨增加252万吨,增幅为1.73%,预计2008年玉米饲料消费量将为9550万吨,比2007年增加300万吨,增幅为3.2%。  相似文献   

18.
一、选用良种 选用优良鲜食玉米品种,如白粘旱玉米、黄粘旱玉米、黑珍珠玉米、垦粘一号玉米等. 二、高效栽培模式 1.玉米蔬菜复种.玉米育苗移栽的在4月初育苗,4月末覆盖地膜;直播的在4月中旬播种,播后覆盖地膜.玉米嫩穗收获前,在两株玉米中间种秋豆角或秋黄瓜;玉米嫩穗收获后,去除玉米叶,留玉米秆做架材,也可在玉米收获后种秋白菜.  相似文献   

19.
<正>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单交种,整齐度高,杂种优势大,隔离区少,制种较简单。但由于单交种是由自交系配成的,自交系的生长势弱,产量低,一股单交制种产量为每亩150—200斤左右,因而繁殖系数低,种子成本高。近几年,我省玉米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产品     
<正> SYDF——1200型多用复合作业机该机为全喂入、轴流式集脱铡,扬场于一体的多功复合作业机。它可对各种谷物进行脱粒、清选,尤以麦稻、玉米性能最佳。其特点是在滚筒设计上有所创新,稍加调整便可进行铡草分离。整机结构合理、机型适中、重量轻、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方便。该机于1990年6月和1991年2月两次通过省级鉴定,经河南省农机鉴定站测试证明,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有关标准,填补了我省一项空白,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居领先水平。 1991年国家科委和河南省政府在郑州召开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