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长高  苏柏成 《科技资讯》2011,(27):149-149
针对智能建筑对防雷减灾的功能需求,本论文详细探讨了面向智能建筑的防雷减灾技术的应用,首先简单分析了常用的传统的防雷技术,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弱电系统防雷步骤,给出了直击雷和雷击脉冲的防护技术措施,分析了接地保护应用的注意点,对于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防雷减灾技术应用水平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雷电灾害会严重损坏电讯、电力设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而在高层智能建筑中已经遍布了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对高层智能建筑如何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正在被社会普遍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层智能建筑防雷的特点,其次,分析了高层智能建筑防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有效加强高层智能建筑防雷工程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电气接地是建筑电气安全技术工作之一,电气接地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建筑内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还关系到建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面对高层建筑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电气接地保护措施的要求相应增多。简述智能建筑、雷击类型、防雷分区的概念,探讨智能建筑防雷接地应采取的接地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雷电破坏智能建筑的形式和途径,对智能建筑中的防雷保护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城市智能建筑物日益增多,雷电危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智能建筑对防雷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智能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智能化子系统的集成情况、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按雷电防护要求将其雷电防护等级分为Ⅰ、Ⅱ、Ⅲ三级,为智能建筑是否需要采取防雷措施及现有设施是否充分作出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雷电对现代智能建筑的危害、建筑物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分析智能建筑各类防雷接地技术的特点与作用,选择适合于现代智能建筑的保护接地系统与接地方法,确保现代智能建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赵界文  常俊环 《科技信息》2009,(31):I0295-I0295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建筑越来越普遍,由于智能建筑的体积比较大,所以经常会遭受雷的攻击。基于这个原因,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就智能建筑的防雷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玥  胡璨 《广东科技》2014,(2):40-41
随着智能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比重逐渐扩大,其建设不仅需要注意具体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还必须注意防雷工作。针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雷电防护进行论述,首先分析了智能建筑进行雷电防护的重要性以及受雷电波入侵形式,并且进一步分析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雷电防护设计,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智能建筑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建筑高度变得越来越高,智能建筑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利和更优质的服务,智能建筑由于在高度上比较突显,因此更容易遭到雷电的危害,这一危害给人们的生活安全带来了威胁。因为雷电对于智能建筑的危害,不仅仅局限在雷电直击的破坏力的基础上,同时,还有雷电流产生的巨大变电磁场,带来的极大的电流和磁场都会使建筑物内的金属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都将产生极大的危害。根据智能建筑的内容,设备的安全性要求及雷电侵入智能建筑的形式和途径,该文重点详细阐述了外部、内部防雷措施和过电压保护的实现和实施注意事项,以及对有争议的措施进行的讨论,从而确保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优质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中,智能建筑数量有所增加,同时雷击灾害对建筑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在威胁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就将分析高层智能建筑物防雷施工技术要点,为确保建筑工程防雷施工的整体效果,施工人员应高度重视技术交底、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等工作内容,加大细节控制力度,以此优化高层智能建筑防雷水平,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朱展玲 《甘肃科技》2004,20(6):122-123
概述了智能建筑的防雷重要性及保护措施并对几种可能造成损害的雷电和电磁脉冲及其防护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苏敬平 《奇闻怪事》2009,(8):209-210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的防雷保护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江苏省苏州市镇湖游客服务中心所在地区的地理及气象环境进行勘察,并以《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为依据,在建筑物图纸的基础上对此建筑物进行了相关的防雷设计.该建筑物属于民用智能建筑,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本设计在确定建筑物防雷类型及做出防雷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做出了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大类设计.外部防雷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公用接地系统的设计,内部防雷包括建筑物初级屏蔽,等电位连接系统,电源SPD设置.该设计旨在最大限度降低雷电可能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浅议弱电系统工程在智能建筑中的施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主要针对与管线、桥架施工相关的子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它们必须与工程的土建、装饰施工有很好的配合。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的智能建筑使用大量的电子设备,而设备的耐雷水平又相当低,如果在智能建筑的各防雷区低压电源端口布设适配的SPD,可有效地防止设备遭受雷击。SPD的配置是根据对建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通过计算各级最大放电电流后作出选择的。  相似文献   

16.
智能建筑是随着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弱电工程智能化体系主要包括了通信系统、广播音响系统、电缆电视接收系统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以及防雷与接地系统与弱电电源。  相似文献   

17.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浩宇 《科技资讯》2010,(24):81-81
低节能效率、低管理效率、低建筑安全系数、低使用的方便性,传统建筑电气设计相对于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缺点。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影响之下,人们也提高了对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要求,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便是在这种要求之下而诞生的。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如何进行智能建筑电气安装的质量控制,从而使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建筑雷电防护是城市防雷的主要内容之一,而随着通讯信息技术在城市空间的大量分布应用,智能建筑中智能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又为现代建筑雷电防护的主要内容.建筑智能系统往往由大量高抗干扰能力、低抗雷击能力的计算机设备及电子设备组成,而此类设备也极易遭受雷电的"光顾",为此对建筑智能信息系统的防雷做一个整体的分析和方案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电能是智能建筑使用的主要能源。与常规的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往往是比较重要的建筑物。除常规的建筑设备外,智能建筑还配置有众多的智能化系统,因此智能建筑对供配电系统的要求较一般建筑物高许多。它不仅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而且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高要求,但是为了更好的提高任务检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人们将自动检测技术应用到了智能建筑中。本文从自动检测技术和智能建筑的基本内涵出发,着重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自动检测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