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素所致的一种内分泌失调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药物治疗难以控制时,常需要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本组7例甲亢患者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均获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57岁,最小为36岁,原发性甲克6例,继发性甲亢1例,术后无一例并发症。2护理体会2.l术前重视心理护理由于甲亢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过敏,多疑,情绪易激动等,常对本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后遗症有顾虑。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2.1.l热情关心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手术治疗的48例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甲亢中甲癌发生率为5. 62%(48/854),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本组均获随访,平均随访5.5年(1个月~10年),术后1例甲状腺癌复发转移,1例术后2年甲亢复发,1例术后4年死亡。结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术前诊断困难,主要靠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率低、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虽然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药物治疗仍属道选,近三年来,我们应用地奥心血康治疗冠心病患者60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88例病人均为1993─—1995年门诊及住院病人。按随机法设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130例,治疗组男性4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0岁,其中隐性冠心病36例。心肌梗塞4例。诊断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命名和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经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肌酶学等检查2、治疗方法2.1、治疗组:应用地奥心血康200mp.每日三次,连续治疗6-8WK,同时应用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01~2007-01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68例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分析.结果: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缺乏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检查出现左胸导联S-T段压低或冠状T波及V1-3导联QS波者19例(27.9%);21例患者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11例(52.3%)有发作性心肌缺血改变;X线胸片左心室增大12例及双室扩大6例均伴有主动脉迂曲、延长、钙化(26.5%);超声心动图左室前壁运动幅度减弱26例(38.2%).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右冠状动脉阻塞.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较为复杂,不能套用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必须结合病史、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X线胸片、心肌酶谱、冠脉造影等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Graves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及^131I对其治疗价值。方法对34例Graves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患者均采用^131I治疗。结果34例患者经予^131I治疗后,其中有8例治疗无效于6月后进行了2次^131I治疗。6个月治愈率76.47%%(26/34),12个月治愈率97.06%(33/34),总的有效率为100%;其中早发甲低者3例,发生率8.82%,予替代治疗后均获好转;晚发甲低者4例,发生率11.76%。结论^131I对Graves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疗效肯定。使用安全。疗程短,应考虑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拟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律失常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87例DCM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其中45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AECG)检查分析,以了解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心律失常的ECG检出率为79.31%,AECG检出率为95.5%,均以室早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2.4%和88.8%.结论:DCM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以室早居多,并在此基础上易合并有其它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即多样、易变、复杂.遇有此特点的心律失常时应警惕DCM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为成年人,误诊6例,误诊率67%。其中心房纤颤5例,频发房早3例,频发室早1例。所有患者均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12.5~50mg/d,心功能Ⅲ级者加用地高辛0.25mg/d、双氢克尿塞25mg/d,经治疗后效果均满意,无1例恶化或死亡。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较大,误诊率较高,最常并发心房纤颤及心力衰竭,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地高辛及利尿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陈梦雅  吕永鑫  李小爱 《甘肃科技》2014,(4):127-129,121
目的运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患者检测分析,探讨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规律特点,明确动态心电检测在老年人中的应用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940例老年患者24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资料。心肌缺血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按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归类进行统计。心肌缺血随着老年患者增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当高,以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为最多见,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有效捕捉ST段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电图异常波形特征,分析心电图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快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例明确诊断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对其心电图异常波形特征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波形特征性表现为E波,V_1~V_3导联出现T波倒置,局限性QRS波时相间期延长,波幅降低,S波升支时间延长.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悸、头晕、晕厥、胸闷、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结论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快速临床诊断中,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根据心电图异常波形的特征表现能够更为准确地进行快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为成年人,误诊6例,误诊率67%.其中心房纤颤5例,频发房早3例,频发室早1例.所有患者均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12.5~50mg/d,心功能Ⅲ级者加用地高辛0.25mg/d、双氢克尿塞25mg/d,经治疗后效果均满意,无1例恶化或死亡.结论 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较大,误诊率较高,最常并发心房纤颤及心力衰竭,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地高辛及利尿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将7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极化镁组33例,每日输注25%硫酸镁8ml,加入50mml极化液中静点,连用2周;对照组38例,每日输往极化液500ml。对其心电监护及常规12心导联心电图分析,结果发现:极化镁组与对照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极化镁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以上表明静脉输注极化镁有抗心律失常,预防心律失常作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理想、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30例显性甲亢并甲心病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27例(90.0%),18例房颤、房扑中11例在治疗过程中恢复为窦性心率(61.1%).结论6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应考虑到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可能,甲亢完全控制后心脏功能可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V1、V2导联出现qrS波群与诊断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关系.方法:入选常规心电图V1、V2导联出现qrS波群的冠心病患者30例,所有人均做心脏彩色超声.结果:30例患者心脏超声显示:26例局部室壁变薄,三层结构消失,回声增粗增强,运动明显减弱,部分可见矛盾运动;左室收缩功能测定:EF均小于50%,FS均小于20%;左室舒张功能均减低;部分可见左心扩大.4例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左室壁厚度正常,可见阶段性运动减弱,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部分减低.结论: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其在临床上的治疗原则和预后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30例显性甲亢并甲心病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27例(90.0%),18例房颤、房扑中11例在治疗过程中恢复为窦性心率(61.1%).结论6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应考虑到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可能,甲亢完全控制后心脏功能可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首次放射性碘^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近期疗效。方法对接受治疗的261例Graves甲亢测定甲状腺吸^131I率并行甲状腺显像,估算甲状腺重量。根据经验公式再结合病人的病情、病程、年龄、有效半衰期等因素确定治疗量后,予以一次口服。所有病人于治疗后3.6.12个月复诊。结果治疗的261例甲亢患者随访12个月,232例治愈(88.88%),其中甲低23例(8.81%);19例好转(7.28%),10例无效(3.83%)。治愈率与6个月(83.52%)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65.5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放射性碘^131I治疗Graves甲亢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方法,一次给药可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 4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选 5 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健康对照组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讨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时,经右颈外静脉紧急床旁漂浮电极临时起搏方法的疗效。26例采用床旁非X线条件下,经右颈外静脉穿刺,在黑泥鳅导丝引导下到达深静脉,将球囊漂浮电极置入深静脉,使之随血流漂浮送至右心室,根据电极进入深度结合体表II导联心电图特征、心腔内心电图ST段抬高以及起搏的效果确定有效起搏部位,实施紧急心脏起搏。根据体表II导联起搏心电图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改善,判断心脏有效起搏和电极移位,各为25/26例(96.2%)和2/26例(7.6%)。并发局部出血1/26例(3.8%),无穿刺部不可控制出血。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起搏方法。尤其适用于不易搬动又急需心脏起搏治疗的患者,以及需要溶栓或抗凝治疗而禁忌深静脉穿刺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甲氰咪胍辅治及预防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 患者给予甲氰咪胍(0.25%)滴眼,1滴/次,8次/d,甲氰咪胍400mg加入注射用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d;无环鸟苷眼药水滴眼,6次/d.治愈后甲氰咪胍(0.25%)眼药水滴眼,4次/d,每周连用3d.结果治疗HSK病人38例38眼,1周后总有效率为94%,无效2例,占5%;复发2例,占5%.所有病人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甲氰咪胍辅治及预防HS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Graves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及131I对其治疗价值.方法对34例Graves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患者均采用131I治疗.结果34例患者经予131I治疗后,其中有8例治疗无效于6月后进行了2次131I治疗.6个月治愈率76.47%%(26/34),12个月治愈率97.06%(33/34),总的有效率为100%;其中早发甲低者3例,发生率8.82%,予替代治疗后均获好转;晚发甲低者4例,发生率11.76%.结论131I对Graves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疗效肯定,使用安全,疗程短,应考虑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Graves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及131I对其治疗价值.方法对34例Graves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患者均采用131I治疗.结果34例患者经予131I治疗后,其中有8例治疗无效于6月后进行了2次131I治疗.6个月治愈率76.47%%(26/34),12个月治愈率97.06%(33/34),总的有效率为100%;其中早发甲低者3例,发生率8.82%,予替代治疗后均获好转;晚发甲低者4例,发生率11.76%.结论131I对Graves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疗效肯定,使用安全,疗程短,应考虑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