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近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以下简称"《指标》")显示,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均居世界第二位,理工科人才供应世界第一,风电能力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指标》显示,全球研发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研  相似文献   

2.
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数据库(ScI—Expanded)网络版表明,美国仍旧是科技界的霸主。最近,其论文份额的下滑主要是由于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崛起。2006年,中国在此数据库中的论文总量紧随美国,牢牢占据第二的位置。引文方面,美国的竞争优势有所削弱,而欧盟却因为数据库的扩大获益匪浅。即使这样,美国依然在高被引论文和引文/论文比方面位列第一,并且在战略优先领域如纳米技术方面远超欧盟。在纳米技术领域,中国在论文数量及被引频次总量方面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国。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这7个全球研发投入规模最大的国家为对象,分析了7个国家近10年来研发投入总量、投入强度、投入结构、经费来源和使用方向、研究人员数量等投入指标,对比7个国家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专利、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等有代表性的产出指标,以判断全球科技发展态势,找准中国科技发展方向。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提升科技产出影响力、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与欧盟争夺世界科技领先者的竞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欧洲委员会最近的研究表明,欧洲在世界科技产出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并宣布欧洲上世纪末处于科学产出的领先地位。为了对全球发展态势进行监测,该研究对1991-2005年共15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对科技产出活动和影响模式的分析采用的是一套文献计量指标和技术计量指标,这套指标包括:(1)出版物产出指标,如占世界总量的份额和基于主题的出版物分布概况;(2)引文指标,如基于期刊和基于主题的归一化平均引用率;(3)国际合作论文及其影响;(4)专利指标以及专利与论文之间的相互引用关系。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国家层面的文献计量学特征的演变、"科学权重"以及科学技术关联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科学技术指标这面镜子所反映的"三极对垒"模式在21世纪将不会长久,中国正在挑战一流科学经济强国的地位,并且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强国的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5.
 从科技指标分析角度,以统计年鉴和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考察了资源结构、创新产出、创新影响在内的关键指标等中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数据。分析可知,中国在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保障健康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6.
 从科技指标分析角度,以统计年鉴和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考察了资源结构、创新产出、创新影响在内的关键指标等中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数据。分析可知,中国在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保障健康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7.
《华东科技》2014,(12):9-9
德国《经济新闻报》11月16日文章,中国今年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将首次超越欧盟28个成员国。5年后,中国还有望超越目前领先的科技大国美国。这意味着,中国复制欧洲和美国技术的时代终于结束了。早在2012年,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几乎与欧盟持平,当年中国投入2570亿美元,欧盟是2820亿美元。中国经济正形成与欧洲类似的"密集研发"趋势,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已接近工业发达国家。这是经合组织上周公布的名为《科学、技术和工业展望》报告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为了剖析并揭示G20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发展态势,为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决策、宏观发展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该文以科睿唯安的引文数据库和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和数据可视化相结合的方法,分析G20国家在人工智能及其子领域的基础研究实力、前沿研究实力和技术研发实力。结果显示,美国的人工智能总体科技成果产出位居G20国家首位,中国紧随其后且增速明显,尤其是近五年的论文影响力、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已超越美国;美国在人工智能四个子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出指标均位居G20国家前三位,中国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三个领域的表现突出且增速明显,部分科研影响力指标已超越美国。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在科技政策制定、科技研发投入、科技优先领域部署等方面采取的策略和措施;同时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做了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2012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韩国、俄罗斯、巴西、西班牙以及欧盟等主要国家和组织都把科技创新作为提振经济的推动力,注重加强科技战略部署,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强化科技人才培养,调整科技领域重点,推动协同创新,以便尽快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并占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衡量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应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在构建普及、投入、质量和效能等指标维度的同时,选取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赛道”、预期而可达、典型而重点、权威而客观的具体标志性指标,在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成就与国际比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未来五年目标进行展望: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贡献突出等特征进一步彰显,各项主要指标接近、部分指标达到中等偏上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科研投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测定"十五"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态势与主要特征,分析了农业科技投入的变化特征,测算了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弹性。结果表明:(1)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水平稳步提高,但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且不同年份波动较大、不同区域发展不均衡;(2)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总量稳步增长,其中政府拨款仍是主渠道,投入强度波动上升,但仍明显低于国外水平,也低于国内非农行业;(3)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弹性呈递减明显,从"八五"的0.483下降到"十五"的0.235,并据此从科技投入增加、科技体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增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是需要投入的事业,推动科技发展是其核心任务,但同样有可能实现很好的经济价值.同时,要坚定中国科技期刊一定能获得很好发展的信念.这一认识是发展我国、我省科技期刊的两个重前提.目前国际学术期刊的集约化、垄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给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国内科技期刊出现了专业科技期刊与综合性科技期刊分野,不同省区之间科技期刊的发展呈不平衡态势.最后,在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的现状与动态,剖析个刊成功办刊的经验,提出制定我省科技期刊发展的可行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协整的方法对我国1996~2008年的不同投入主体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和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即政府科技经费投入、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增加都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且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明显高于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企业的科技经费投入,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政府科技经费对企业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由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组成技术市场的制度体系,但与美国、欧盟的制度体系相比,中国技术市场的制度体系依然面临诸多不足。比较了美国、欧盟技术交易市场的相关制度与中国的制度体系,从技术市场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监督评价体系、企业主体地位的保障以及高校科研人员的活力释放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由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组成技术市场的制度体系,但与美国、欧盟的制度体系相比,中国技术市场的制度体系依然面临诸多不足。比较了美国、欧盟技术交易市场的相关制度与中国的制度体系,从技术市场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监督评价体系、企业主体地位的保障以及高校科研人员的活力释放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影响的技术引进、技术创新与技术市场化3个阶段,构建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影响的回归模型,并利用中国20个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相关方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引进没有明显作用,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中国技术市场规模的扩大是不利的;分区域、分技术活动阶段来看,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仅对中部地区的技术市场化具有促进作用,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技术活动各阶段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研发经费、研发人员、论文、专利、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新型企业和机构等6个维度,分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前后中国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总结了中国近15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中国成为全球第二研发投入大国,高被引学者数量跃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等科技产出快速攀升至全球首位,知识密集型产业规模及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揭示了中国在研发经费投入结构、顶尖人才、技术竞争力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研发投入强度尚未跨越主要创新型国家2.5%的临界点,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仍明显偏低;R&D研究人员数量不仅基数低而且增长非常缓慢,企业研发人员占比不升反降;专利授权率长期偏低,与美、日、德、韩差距明显;创新活动仍局限于少数企业,创新型龙头企业匮乏。提出了多元化投入、人才培养和集聚、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数量和质量指标并重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Polycomb group (PcG) genes repress gene expression mainly through chromatin modifications and regulation of chromatin structure. At present, at/east four protein complexes of PcG proteins are identified, including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 (PRC1),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PRC2), PHO-repressive complex (PhoRC) and Polycomb repressive deubiquitinase (PR-DUB). In this review, the recent discoverie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bove complexes, as well as their roles in regulating histone modifications and gene silencing are discussed. We mainly focus on the composition of PRC1 and PRC2 complex and recruitment of PcG to target genes and mechanisms of PRC1 and PRC2-mediated gene silencing. Although 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nderstanding gene silencing mediated by PcG proteins, we also discuss several important questions that still remained unanswered, such as the inheritance of histone modifications during cell division.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迅速,制度建设趋于完善,创造能力不断增强,转化应用不断深化,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管理水平日渐提高,但还面临着知识产权总体质量不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力不足、知识产权产业化渠道不畅以及来自跨国公司的强势竞争等问题。因此,我国需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广泛调动全社会资源参与农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转化运用:一方面需要建立农业公共投资知识产权的权属制度,强化政府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配置和转化运用的调控职能;另一方面应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实现农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双轮合力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