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理工科高校,想办好文艺副刊存在缺稿源、缺氛围、缺关注三大困难,但是副刊的作用又不可小觑,它可以增加校报的可读性,帮助学生提高文字水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所以副刊编辑要克服困难,从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入手,通过建立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开展报纸策划工作等方法办好校报副刊.发挥校报副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文艺副刊在高校报纸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办好高校文艺副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当各大报纸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之路时,报纸文艺副刊的变革也正在进行.<河南日报>文艺副刊以其对文学性与新闻性的和谐处理,为文艺副刊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定位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成功经验值得肯定,但有几方面也需要改进:内容上,应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感受;版式上,应注重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4.
新记《大公报》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社训,公开、明确地表达了报纸自由、独立的办刊方向.随着政治局势和文化空间的变动,正刊言论逐渐倾向国民党阵营,而文艺副刊在抗战期间刊登了许多左翼知识分子的文章,呈现出靠近红色政权的立场选择.同一报纸上正、副刊迥异的论调,反映出权力场内部的紧张拉锯对文化场的影响,副刊背离的言说现...  相似文献   

5.
党报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副刊也在向着更有可读性和更具时代气息的方向发展,副刊编辑不仅在内容上要不断推陈出新、贴切读者,还要在形式上大胆创新。报纸版面设计应遵循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版面设计要注重发挥图片和新闻图表的作用;正确处理好版面中大与小、多与少等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羊城晚报》的一个拳头版面-文艺副刊“花地”为个案,对其办刊实践作了总结,同时以“求效变异”为主题,探讨了如何保持报纸副刊的转传统地位,发扬传统风格并针之不断更新,不断开拓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方雪梅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1):112-112,115
本文旨在探讨报纸副刊的图片运用问题。报纸副刊图片运用的主要方式有四种,即以文为主、借图释文,以图为主、借文点睛,以图衬底、营造意境,图文交融、相互辉映。报纸副刊图片运用的原则是:形式服务于内容,保持整体风格的统一。报纸副刊图片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美化版面,吸引读者的目光,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图片本身就是艺术作品,就是内容的一部分,它丰富了副刊的表现形式,增强了副刊的表现力,从而起到“副刊留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报纸专副刊作为报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不同的历史责任和文化责任,为顺应历史潮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几经时代变迁,新时期报纸专副刊也随之发生了转型:从传统副刊的文学副刊转向综合大副刊;同时其价值取向也表现得更为多元化:新闻性﹑社会性﹑生活性﹑服务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大公报》文艺副刊的文献资料数据库建设,旨在对津版时期《大公报》的文艺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设专题数据库,使《大公报》的文艺资料得以系统化的整理和保存,为研究者提供查阅、检索和下载服务,填补对津版时期《大公报》文艺副刊专题资料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副刊是报纸竞争的"第二战场",也是吸引读者的重头戏。与同城报纸副刊相比,《玉林晚报》副刊最具玉林地方文化气质,这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分不开,也与它在广大受众群体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分不开。本文展开论述了《玉林晚报》副刊大气、厚重、亲切、通俗的气质特征,并对《玉林晚报》副刊如何发扬地域所长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1.
《新垒》是抗战后期《贵州日报》的文学副刊,1叨5年3月6日创刊于贵阳。在创刊号上,主编蒙先艾写有类似于发刊词的《从报纸副刊谈到(新垒)文,对办刊的缘由宗旨进行了说明,同时也分析了主办者所面临的困境。尽管塞先艾已有了近二十年报纸副刊投稿者的资历,在他的文友中也有不少人从事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耳儒目染,对编辑副刊并不陌生。然而当此之时,抗战已进行到了第八个年头,正是曙光来临之前最黑暗的日子,要经营一块文学园地,实非易事。物力艰难,纸张困难,油墨印刷费涨价,致使报纸副刊出现了“没落”趋势。普遍存在着以下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羊城晚报》“晚会”副刊的编辑为例,讨论了报纸副刊文风的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查阅现代文学期刊和报纸文艺副刊时,先后读到茅盾三封书简。这些书简,茅盾生前从未将它们编入过任何集子,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的《茅盾书简》亦未编入。然而这些书简对于我们研究茅盾的生平和思想无疑是珍贵的,爰特依写作年代辑录如下,并略加说明。  相似文献   

14.
副刊已跃为报纸令人瞩目“名星”,要将副刊办得有声有色,副刊编辑必须树立“精品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丁玲的一生有50多年的岁月与编辑工作结缘.她1929年与沈从文、胡也频合办《红黑》、《人间》月刊;1931年主编“左联”的机关刊物《北斗》;1936年又在延安创办我党党报第一个纯文艺副刊--《红中副刊》;1941年她主编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6年主编《晋察冀日报》文艺副刊;20世纪50年代,她又先后担任具有重大影响的《文艺报》、《人民文学》的主编;20世纪80年代复出之后,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又创办了全国大型文学双月刊《中国》.  相似文献   

16.
袁涉 《科技信息》2010,(25):408-408
本文就如何增强企业报副刊的美感这一问题,通过对文章内容、图片选取、版式划分等几方面的精心构思,使副刊达到图文并茂、统一和谐,从而提高副刊整体品味,延长报纸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办好校报副刊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文报纸一般由新闻、评论、广告和副刊四大块内容组成 ,副刊是整个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报的副刊亦如此。因此 ,办好副刊 ,对于提高校报的办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接触到的全国各高校的校报来说 ,副刊编辑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概况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副刊的性质把握不准 ,副刊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很多副刊成为一种纯文学作品的简单堆砌。二、栏目设置没有体系 ,缺乏逻辑 ,不稳定 ,非常随意。三、版式设计不科学 ,无目的的变栏比比皆是。下面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看法。一、高校校…  相似文献   

18.
新闻文学是以当前发生的新闻事实为由头和题材,用文学创作手法创作出来,通过新闻媒体及时传播的、具有一定导向性和大众阅读品味的文学作品。新闻文学是基于报纸副刊的诞生而诞生,又随着新型副刊的出现而发展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相互借鉴,产生新型的“副刊”形态,新闻文学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使新闻文学呈现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9.
列举了地方报纸在彰显地域文化中的作用,并以哈尔滨市图书馆开发地方报纸为读者和专家服务中起到的作用为例,论述了编制新中国成立前地方报纸副刊和广告索引及建立数据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晨报副刊》在中国报纸副刊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扶植培养了一大批作家,沈从文就是在徐志摩任主编时成长起来的著名作家。梳理沈从文与《晨报副刊》两任主编孙伏园、徐志摩的复杂关系能够使我们对一个作家与一份期刊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