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用于煤矿回采巷道支护的新型锚杆。通过分析该锚杆的工作原理、锚杆在回采巷道工业性试验中的力学性能及支护特性,对巷道进行支护设计。对巷道试验段进行的支护监测结果显示了该新型锚杆在支护技术和作用上的优越性;该锚杆的支护效果与其他支护形式的技术经济比较,表明了该锚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就应当对煤矿巷道中支护架构展开科学设计,如此不仅可为矿井作业人员提供有利安全保障,还能够缩减一定的生产成本。锚杆在煤矿巷道支护中的应用有着施工迅速、安全、经济等优势,然而锚杆支护质量却受一系列因素影响。文章通过介绍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概述,分析煤矿巷道中影响锚杆支护质量因素,对改善煤矿巷道中锚杆支护质量的对策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煤矿巷道中锚杆支护质量的全面提升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晋普山煤矿半煤岩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的设计方法及井下应用情况,介绍了锚杆支护矿压监测软件的组成和系统功能,并对今后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安全有效的煤矿掘进巷道中的锚杆支护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由于煤矿的地质条件不同,采用的掘进巷道支护技术也不同,要针对当地的地质来选择合适安全的支护方式,选择合理高效的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煤矿开采之前设计的重要课题。煤矿掘进巷道中的支护技术主要经历了多种,锚杆支护技术与其他支护技术比较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支护的效果、降低成本,同时还是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对煤矿掘进巷道中锚杆支护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盛平煤矿工作面巷道支护的问题,以盛平煤矿地质条件为依据,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巷道在不同支护方式下的数值模型,得到了不同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应力分布及塑性区分布变化规律,并分析锚杆和锚索在巷道支护中所起的作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锚杆、锚索能够很好的起到挤压悬吊作用,形成了以锚杆为主的承载圈,在锚索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强了围岩的组合效应和抗变形能力。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对巷道围岩控制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甘庄煤矿近距离煤层巷道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参数设计,从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实际及本矿巷道支护现状出发,采用MIDAS/GTS数值模拟,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位移、应力分布及破坏范围;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巷道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设计得出合理的支护参数,进而提高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参数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及实用可靠性,进一步发挥锚杆支护技术的潜力,为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根据车集煤矿2609工作面巷道深复合顶板支护的难题,采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对锚杆、锚索进行了研究。将原有方案与优化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梯次支护方案后,围岩变形得到显著控制,并在工程实践中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松树镇煤矿深部巷道支护情况优化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支护方案进行分析,设计了优化支护方案.对巷道锚杆工作阻力及巷道表面位移进行监测,对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测试,研发了适合松树镇的煤矿深部巷道支护技术.该成果对研究巷道锚网索支护方案优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白庄煤矿沿空留巷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UDEC软件模拟了沿空留巷巷道在锚杆、锚杆锚索、锚杆锚索加巷旁充填体等不同支护条件下的巷道变形破坏规律,以及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范围和大小,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对于5 m厚的坚硬顶板,采用锚杆支护与锚杆、锚索支护均能有效支护巷道,效果相差不大;巷旁充填体强度达到10 MPa时,能够明显控制采空区侧顶板下沉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贵州省正在大力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进程,为保证其顺利实施,基于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优越性,对枫香矿区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了确保在工程实践之前回采巷道锚杆支护设计的可靠性,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最大为38.779 mm,所受最大应力为11.616 MPa,支护效果较好,表明设计确定的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形式及参数是合理的,可进行下一步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1.
ANSYS软件在锚杆静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结构静力学分析模块,采用国外最为先进的三维设计和分析软件PRO/E建立金属锚杆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对锚杆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分析,确定其应力和应变的薄弱点,对增加锚杆的性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受到裂隙岩体非连续变形以及全长黏结锚杆与黏结剂间复杂剪切作用的影响,裂隙区域的锚杆应变量值一直难以准确测量.通过3D打印制备全长黏结锚杆,并在杆体内、外侧分别粘贴应变片,利用单轴压缩试验获得了裂隙开裂过程全长黏结锚杆拉应变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外侧的应变片受黏结剂剪切变形影响较大,且当黏结剂塑性变形能力较强时,其测试结果易失真.而内部的应变片能准确获得杆体应变的全过程曲线.最后利用FLAC软件模拟裂隙处锚杆失效过程,验证了应变片不同粘贴方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也进一步证明了杆体内粘贴应变片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爆炸容器动态变形的研究,传统方法是采用电阻应变片对某一点的变形进行测量,这种“点应变”测量不能得到结构动态变形的全场数据,并且爆炸产生的带电气体对应变片干扰较大.为克服电阻应变测量的不足,采用双目立体成像的原理对内爆炸载荷作用下的金属壳体动态变形进行测量.获得了直径210 mm、壁厚2.5 mm的金属圆柱壳体在不同TNT当量(20,60,80,100 g)的全场变形.分析壳体的动态变形,拟合了环向、轴向变形和挠度的经验公式,为金属圆柱壳体结构的抗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障挖沟机沿海底输油管道安全运动,研制了挖沟机导向杆应变应力测量仪.设计开发了差分输入、两级放大滤波的高精度应变测量电路及专用测控软件,实现导向杆应变应力实时监测.在硬件设计方面,通过高精度仪表放大器AD620实现微弱信号差分输入.在软件设计方面,基于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开发了应变应力测量仪测控软件.实验测试表明,该应变应力测量仪实现高精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联接螺栓静强度的模糊可靠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信息熵理论,将联接螺栓的模糊静强度和模糊载荷分别等效为随机静强度和随机载荷,按联接螺栓安全等级确定其静强度的可靠指标,建立按可靠指标进行联接螺栓静强度设计的方法,得到联接螺栓静强度的可靠性安全系数。研究表明:1)对于安全等级为一般、比较重要和重要的联接螺栓,其屈服强度的可靠指标分别为0.815,1.920和3.819,抗拉强度的可靠指标分别为3.740,4.729和6.828;2)基于满足联接螺栓静强度的可靠指标,对于安全等级为一般、比较重要和重要的联接螺栓,在静载荷时,螺栓屈服强度的最小可靠性安全系数分别为1.10,1.25和1.45,抗拉强度的最小可靠性安全系数分别为1.35,1.50和1.75;在变载荷时,螺栓屈服强度的最小可靠性安全系数分别为1.15,1.35和1.60,抗拉强度的最小可靠性安全系数分别为1.60,1.80和2.20。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虚拟显示作为飞机结构静强度虚拟试验中的重要功能之一,在航空结构试验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促进了虚实融合试验新模式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当前航空虚拟试验中的关键问题,基于自主CAE图形引擎SABRE.visual,从试验数据实时监控处理、三维云图快速绘制、试验应变片快速定位及关联显示及支持多镜头的用户界面设计等4个方面总结了在虚拟显示领域的关键技术探索,形成了一款虚拟显示软件,具备试验应变数据三维云图实时显示和试验应变片快速定位及关联显示功能,并在航空型号试验现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KAMAZ·5315型载重汽车车架连接板有几种不同设计方案。本文介绍了应用光弹贴片和电阻应变测量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应力分析比较,为连接板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土岩深基坑中超前支护微型钢管桩在不同工况下的承载性能,依托青岛某土岩结合地层基坑工程项目,以1根双排钢管桩的内排桩作为试验桩进行现场试验。通过在桩身表面两侧对称安装应变片,采集各种开挖深度及锚索或锚杆锁定工况下的钢管桩桩身应变值,探讨微型钢管桩弯矩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过程中22个应变片全部存活,所用应变片安装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随基开挖深度的增加,桩身弯矩整体上呈不断增大的趋势,沿深度呈上大下小的分布规律;锚索和锚索的锁定,能够显著减小桩身弯矩,可见双排微型钢管桩结合预应力锚索和锚杆在土岩结合地层基坑中具有较好的支护效果,试验结果可对土岩地层微型钢管桩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A device for supporting soft rock masses combined with a constant resistance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constant resistance and large deformation at the end of a steel bar, known as the constant resistance and large deformation (CRLD) bolt, has recently been developed to counteract soft rock swelling that often occurs during deep mining.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RLD bolt, we investigated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by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strength bolt (rebar) using static pull tests on many aspects, including supporting capacity, elongation, radial deformation, and energy absorption. The tests verified that the mechanical defects of the rebar, which include the decrease of bolt diameter, reduction of supporting capacity, and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fracture until failure during the whole pull process, were caused by the Poisson's ratio effect. Due to the special structure set on the CRLD bolt, the bolt presents a seemingly unusual phenomenon of the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effect, i.e., the diameter of the constant resistance structure increases while under-pulling. It is the very effect that ensures the extraordinary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high resistance, large elongation, and strong energy absorption.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ield test,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CRLD bolt works better than the rebar bolt.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螺栓载荷的计算公式,从螺栓标定和检测的实验得到螺栓系数K值,分析了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改设声速微调器后的CCH-30型超声波测厚仪,可满足螺栓标定和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