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鑫  徐君 《科技与经济》2021,34(3):101-105
后疫情时代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格局将发生一定变化,线上业务将进一步取代线下业务,线下零售以体验式服务为主.基于"人、货、场"三要素构建零售业概念模型,并据此提出后疫情时代我国零售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基于"人"元素:提高顾客忠诚度,维持稳定客流量;引导消费习惯,增加潜在顾客.基于"货"元素:优化供应链,提高供应能力;完善物流体系,保证配送效率.基于"场"元素: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场景化消费;扩展零售渠道,促进零售内循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集中配送、即时配送、计划配送、共同配送和一体化配送等现代配送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供应链环境下合理的物流模式可以使供应链和物流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发展过程,指出物流发展已经成为供应链向前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陈晓忠  陈榕利 《科技信息》2009,(25):I0148-I0149
连锁便利店经营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品配送效率的高低。本文就我国便利店发展现状以及现有配送系统的结构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连锁便利店的采购订货模式以及物流配送系统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旨在提高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针对高频率、小批量配送,共同型配送及一体化配送三种配送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在对日本三种配送形式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论证了一体化配送作为连锁经营的配送方式是一种发展趋势。特别是到了供应链管理时代,连锁经营将成为供应链无缝链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体化配送是连锁经营中高效率,低成本,高服务水平的现代化物流,它将把连锁经营连的更紧密、锁得更牢固。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配送系统的多主体Petri网模型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供应链配送渠道系统中各相关实体的动态行为和协调机制.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高级Petri网方法:基于Agent的遗传分层有色Petri网(AGHCPN),采用AGHCPN方法建立供应链配送系统适应性主体的执行层模型,实现对适应性主体自治性、动态性以及自适应性等特性的描述.通过建立供应链配送系统的多主体动态模型,为进一步的仿真编程工作奠定基础,达到对供应链多主体配送系统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范瑾  周雷 《科技资讯》2007,(25):188-18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这种新的模式被许多企业采纳.零售企业作为企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逐渐向着多频次、小批量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许多国外零售业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我国的零售业市场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本文试从供应链角度分析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方法,为零售企业提出物流合理化的途径,以解决零售企业的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配送效率,研究了供应链节点间配送线路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建立数学模型。介绍并运用蚁群算法来求解供应链节点间配送路径安排问题。实证效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搜优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连锁超市物流成本优化研究——怎样做到“天天平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娜 《科技信息》2009,(5):85-85,39
在国内零售业尤其是连锁超市行业近年来大规模扩张,但遭遇物流“瓶颈”严峻考验的背景下对连锁超市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存储成本、运输成本和缺货成本,寻求最优配送模式和路径,并以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为例,为零售企业解决配送问题和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外ZARA及H&M等服装企业供应链发展现状,对汉派服装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构成进行分析,并对组成汉派服装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主要环节面料供应、服装设计、服装生产、分销配送、品牌推广等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对汉派服装企业内部供应链发展的SWOT、结构和分销配送网络等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将对汉派服装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优化、汉派服装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假志祥 《科技智囊》2000,(11):55-58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零售业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第四次革命。网络零售业的运作模式主要有拓展经营型、纯在线经营型、网络门户经营型和中介服务经营型。网络零售业相对于传统零售业有许多的竞争优势,如交易费用降低,服务质量改善,市场前景广阔等。但是,在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网络零售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的困难,要使其健康发展,还需从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支付渠道的畅通、配送环节的突破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1.
运用精确控制库存检查和车辆调度,实现了动态的供应链配送系统。整合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与车辆调度规划,建立移动供应链实时调度模型。该模型针对随机需求下的零售商最优订货,实现在途库存动态配送。在决策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协同进化遗传算法,解决模型组合优化过程中的约束满足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实时调度模型可以有效降低整体供应链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2.
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的核心产业,有效的生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有助于保护农业环境、保障猪肉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供应链整体运作。基于绩效评价原则,从生猪绿色供应链业务流程执行水平、运作绩效水平、节点企业绩效水平、绿色水平4个方面为生猪加工配送企业建立了一个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离散霍普菲尔神经网络模型对某企业2007—2011年绿色供应链实施评价,研究表明:基于离散霍普菲尔神经网络的生猪绿色供应链评价是合理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在供应链理论和系统理论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影响企业配送网络构建的战略战术和操作等要素,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就是把库存控制决策———诸如经济定货量和安全库存纳入典型的设施位置模型中去,并将其纳入到配送网络设计中去,以达到配送网络的整体优化,并进而达到整个供应链的全局优化.  相似文献   

14.
面向制造系统的多级物流配送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制造系统供应链管理中多级配送运输存在的问题,采用仿真的方法进行模拟,设计一种合理算法,分析了供应链中物料沿着从最初的供应商流向其下游不同的生产商、装配商,完成整个制造形成产品的过程,揭示了生产商流向其下游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到达用户手中实现其价值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多级配送模型和优化调度算法,对解决大规模配送决策问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洪尔彬 《科技资讯》2023,(7):239-242
近年来,虽然电商快速崛起,给商超带来了明显的冲击。但由于生鲜优势的存在,传统商超仍然具有一定优势。而当社区团购模式出现时,商超的生鲜优势被打破。各大电商巨头纷纷投入“重兵”,直接进入传统大型商超的核心竞争领域,传统商超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通过分析传统商超配送存在的终端配送覆盖率太低、配送成本高、专业度低、未能发挥生鲜的商品优势、未能发挥整体供应链的优势等问题,提出赋能生态、建立溯源体系、发挥供应链独特优势、深挖供应链管控优势、打通线上线下体验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库存与配送是影响供应链成本的2大要素,库存与配送联合优化对于降低供应链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考虑允许缺货且需求随机的情形,建立了多周期多产品单对单2级供应链库存配送联合优化模型;针对缺货损费用和存货2种情境,分别对该模型进行了再优化,并求解出单周期最佳订货量;同时借鉴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策略,采用满载量与非满载量相结合的方式求解出零售商所需的最佳车辆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表明了将库存配送联合优化比单独优化在降低成本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并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救灾环境、救灾需求等决策参数不确定性特点,应急供应链可以采用敏捷制造、流程整合、信息驱动以及绩效改进等灵活措施,其目标是通过对应急供应链绩效的网络层次分析,选出应急供应链绩效提升的最优范式。在构建基于ANP的应急供应链绩效分析框架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救援物资配送时间、配送成本、服务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个给定的算例验证了该绩效分析框架的科学性,可用于解决复杂的多层次、多属性决策问题。算例分析结果也表明:该绩效分析模型可以作为应急供应链多属性决策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处理层次结构复杂的应急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测度问题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以金融危机下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和即将面对的困难入手,分析中国零售业在融资渠道、业态管理、盈利模式和消费后劲三方面呈现的问题,提出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运营模式重组、发展社区零售、稳定基本消费四维动态博弈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库存与运输联合优化使得供应链成本最低问题.采用对配送周期加以限制的方法,即最大最小运送周期,研究降低供应链成本的优化模型,即最大最小运送周期库存与运输模型.结果表明:两级供应链下,在车载能力基础上综合考虑配送周期进行货物运送,要比按照独立周期进行货物运送节省成本.根据最大最小运送周期定义建立的最大最小运送周期库存与运输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两级供应链成本.  相似文献   

20.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经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这项技术得到了零售业的普遍关注,在全球零售业利润越来越微薄的时候,RFID 技术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和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