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以PROVISION和PHEES为基础,建立了固液相平衡级计算的通用方法,通过自动判别平衡时的相数及析出固相的种类,可获得固液平衡时各相分率和组成,通过对几种无机盐生产的蒸发、结晶流程的模拟计算证明该方法可适用于目前文献中尚难以处理多离子复分解反应体系,从而满足涉及电解质溶液的化工过程的模拟计算与实际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测制了正丁醇-苯二元系的固液平衡相图,它属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类相图。  相似文献   

3.
插板法测表面张力公式的新证明及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力平衡的角度,建立固液接触角为零度时插板外液体的物理数学模型,推导证明液体表面形状曲线方程,然后证明固液接触角不为零度时的一般情况,为测量依据公式提供一种新的证明方法,最后,通过讨论得出3点有意义的结论。(1)对于一定的液体,不同材料插板 起液体上升的实际高度不同,但最高固液接触点都落在同一曲线上。(2)可以通过测量直线距离代替接触角的作测,以提高表面张力的精度。(3)由直线距离测量所得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液固两相流动系统中固体颗粒的浓度和速度随操作条件的变化,开发了适用于液固两相流动体系的电荷耦合器件(CCD)测量系统,该系统可在高空隙率和较宽液速范围内准确测量固体颗粒的速度与浓度,利用该CCD测量系统,对冷模(多管)循环流化床的分布板设计和冷模(单管)液固循环流化床的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系统中采用的CCD单场测量方法可用于粒子高速运动情况,测得的颗粒最高运动速度为1.5m/s,测量精度高于奇偶两场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5.
润湿性表征体系及液固界面张力计算的新方法(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设计了一种在有限液固界面上润湿性的表征体系,建立了在该系统中固相表面张力γsg和液固界面张力γsl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固相表面张力γsg和液固界面张力γsl可以通过液相表面张力γlg和接触角θ求解,γsg=γlg是液相在固相表面完全润湿的临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液相在无限固相表面上液固界面张力γsl的表达式,表明γsl仅仅是液相表面张力γlg和接触角θ的函数;其数值范围为:O≤γsl≤γlg。因此,固相表面张力γsg和液固界面张力γsl均可以通过液相表面张力vlg与接触角θ直接求解。推导出液相在固相表面上粘附功Wn的表达式,该结果与Dupre方程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苯甲酸颗粒-水-空气系统,进行了气液两相逆流状态下的传质实验,获得了规整装填和散堆装填两种不同装填方式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分析得出在载点以下的操作范围内,气液逆流反应蒸馏塔内液相雷诺数的变化对传质影响较大,气相雷诺数的影响则不明显;并且散堆装填的液固接触效率明显好于规整装填,两者效率之比为1.72倍,并采用液固接触效率关联了传质Sherwood数,得到了如下关联结果:Sh/Sc^1/3=4.65Ф^1.1ReL^0.245。  相似文献   

7.
介绍双试样悬浮方法测量金属材料固-液转变过程低频内耗的原理,提出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模型,并由这些力学模型推导了不同扭摆振动系统的内耗表达式.通过对纯Zn固-液转变过程低频内耗的实际测量,证实了该方法在金属材料固-液转变过程内耗测量研究中的可行性,并对上述测量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桉叶油素+三氯甲烷和桉叶油素+四氯化碳的固液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桉叶油素(1,8-Cineole,C10H18O)+三氯甲烷和桉叶油素+四氯化碳的固液平衡相图,发现桉叶油素和三氯甲烷能形成氢键的稳定固体化合物C10H18O·HCCl3,桉叶油素和四氯化碳是简单的低共熔体系  相似文献   

9.
反应生成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综述了反应生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参与合成增强体的两个反应组分的状态不同,现有的反应制备工艺可分为固-固、气-液、液-液、固-液四种反应模式,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反应模式所包含的方法和技术.笔者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柔性贮箱内液体晃动的分析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贮箱内液体晃动建模中贮箱的柔性与刚性、液体自由面的晃动与非晃动之间的差别.利用液体晃动特征模态和容器结构振动特征模态将液体晃动和弹性结构振动这2个相互耦合的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进行离散,从而导出了液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相应的液固耦合系统固有频率方程以及液体晃动对容器和充液容器系统对基座的作用力主矢主矩的计算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刚性贮箱和柔性贮箱之间在液体晃动频率和晃动作用力主矢主矩上的差异;液体引入表面波假设与不计表面波动的柔性壁贮液容器在结构振动频率和作用力主矢主矩上的差别.通过对柔性贮箱内液体晃动动力学模型的无量纲化,得到了确定该动力学模型的3个基本参数,数值研究了这3个基本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系统响应力主矢主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8,43(16):1353-1353
Through inserting a solid oxygen-specific electrolyte (YSZ) inside and exerting an electrical power of direct current outside between the sample and oxygen reservoir (an solid oxygen buffer), oxygen was driven by the power from the cathodic electrode area into the positive electrode area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In this way, the oxygen fugacity in the sample was in situ controlled independently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By using Cu-O system as an example, this technique was proved to be successful.  相似文献   

12.
Through inserting a solid oxygen-specific electrolyte (YSZ) inside and exerting an electrical power of direct current outside between the sample and oxygen reservoir (an solid oxygen buffer), oxygen was driven by the power from the cathodic electrode area into the positive electrode area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In this way, the oxygen fugacity in the sample wasin situ controlled independently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By using Cu-O system as an example, this technique was proved to be successful.  相似文献   

13.
PTA装置溶剂脱水塔进料组分含量变化对塔分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模拟计算了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溶剂脱水共沸精馏塔,液相采用UNIQUAC模型计算活度系数,气相采用Hayden-O'Connell模型计算逸度系数,模拟结果与实际工况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基于Aspen Dynamic的动态模型。利用三元相图分析醋酸-水-醋酸正丁酯(HAc-H2O-NBA)三元体系中进料组分含量变化对溶剂脱水塔操作条件的影响,提出单塔板温度控制和双塔板温度控制两种方案。仿真研究进料组成变化对两种控制方案相关操作变量的动态响应情况,从中挑选出一种较优的控制方案,指导实际生产操作。  相似文献   

14.
多相混输体系析蜡热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底多相混输体系析蜡问题,开展了蜡热力学预测模型及析蜡实验测量方法的研究。通过对Won 模型、
Ji 模型等析蜡热力学预测模型的分析,认为热力学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需考虑到液相描述一致性、固–固转变、纯组
分热力学性质、Poynting 修正项处理以及活度系数计算等问题。并对可用于多相体系析蜡实验测量的激光法、超声波
法、声共振法、石英晶体微天平法以及高压微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石英晶体微天平法因其较高的
灵敏性,高压微差示扫描量热法因其简便、耗样量少、再现性好且测试过程中基本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好的
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沥青质沉淀中的改进固相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沥青质原油体系在温度、压力或成分等发生变化时,沥青质会不断地沉淀、聚集并依附于管壁,严重时会堵
塞油井和外输管道。要准确地描述沥青的沉淀和沉积问题,需要对原油体系气–液–固三相相平衡进行研究。通过调
研和分析含沥青质油气体系特征过程和三相相平衡计算方法,在假设沥青质的沉淀不影响体系气–液平衡的基础上,
提出先计算气–液平衡,利用气–液平衡计算出的结果进一步计算液–固平衡,将三相平衡计算分解成两次两相平衡计
算。将沉淀的沥青质视为固相,建立了一种用以模拟沥青质沉淀的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同时考虑了标准
态温度和压力对沥青质固相逸度计算的影响。某一含气原油中沥青质沉淀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并
计算油气体系中沥青质沉淀量和包络线。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四氯化钛、氯化钡、氯化锶分别作为钛、钡、锶源,用草酸作沉淀剂,首先在65℃反应制得Ba_(1-X)Sr_XTiO(C_2O_4)_2·4H_2O先驱物,在5O℃烘干后,再于800℃的烧1小时,得到Ba_(1-X)Sr_XTiO_3白色粉末。经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当x分别为0和1时,产品分别为四方晶系钛酸钡和立方晶系钛酸锶,其它为由四方晶系向立方晶系过渡的固溶体。晶胞参数计算可知,该固溶体为完全互溶固溶体,结果符合Vegard定律。电镜形貌分析证明粒度为0.3~0.5μm。制陶试验证实,BaTiO_3纯相掺锶后,居里点普遍前移,介电常数均有所提高,当产品组成为Ba_(0.9)Sr_(0.1)TiO_3时,居里点前移20℃,介电常数为7400,比钛酸钡纯相的介电常数提高了4倍。  相似文献   

17.
经统计力学椎证,建立新的流体状态方程。确定了新方程的气体形式,实现了气体参数普遍化。结果表明,该气体方程用于PVT性质计算,压力偏差小于3%、密度偏差小于5%的置信水平在91%以上;用于纯气体逸度系数计算,偏差小于5%的置信水平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中立型多延迟微分方程广泛应用于生态学、化学等领域,其理论和数值方法的散逸性研究一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研究了中立型多延迟微分方程θ-方法的散逸性,给出了θ-方法的数值散逸性结果,此结果表明所考虑的数值方法继承了方程本身的散逸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岩浆体系的温度-水逸度及岩石熔融曲线关系、岩浆岩典型矿物组合、矿物成分等与物理化学条件的相互关系,确定了月山地区闪长岩类岩浆结晶的水逸度、水压、定位压力和深度以及温度、氧逸度和氢逸度,构筑了区域侵入岩的T-fo2图解,并讨论了岩浆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与成矿作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从煤样甲烷的解吸温度、煤样逸散气量的计算方法、解吸死体积及煤样状态等方面,分析了煤层甲烷含气量测定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准确求取含气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