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河南省经济的转型发展为技术转移市场带来了机遇,也对技术转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河南省技术转移人才的现状,强调了技术转移人才队伍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提出了技术转移人才能力提升培养方案,对促进河南省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开放合作,创新发展,是2011年河南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的鲜明主题。8月26日,在国际国内产业加速转移,中原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之际,2011年河南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对技术转移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动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聚焦于专业化教育。借助教育领域中人是如何学习的研究成果和学习环境设计原理,阐述技术转移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基础的原因,提出技术转移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分析说明其具体内涵,并以欧美国家技术转移培训项目例示课程实践方法。研究结论对于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者、输出技术转移培训项目的职业教育服务组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管浩 《华东科技》2022,(3):50-53
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光在中国落地难,在欧美发达国家"纸变钱"也不容易. 人才培养是推动技术转移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国对于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多以非学历培训为主,未形成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培养体系.但就全国而言,当前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缺乏一个好的母体作为孵化器、根据地,光靠短期培训解决不了人才...  相似文献   

5.
苏炜  汪菁 《中州大学学报》2012,29(2):111-114
随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河南省建筑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在对近十年河南省建筑行业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未来十年河南省建筑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数量进行了预测,并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不均衡指数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2007—2016年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总体趋向集中,具有明显的边缘-核心结构,市域差异显著;与产业转移集聚格局不同,河南省环境污染集中度时空格局变化较明显,由"西北高东南低"演变为"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整体来说,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以环境污染集聚超前于产业转移集聚为主,而产业转移集聚相对超前的市域主要分布在豫东地区,产业转移集聚与环境污染集聚基本一致的地区由2个增加到7个,二者一致性越来越显著,且在空间分布上有向南推进的趋势;河南省2007—2016年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分布的不均衡指数均为正数,且呈波动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0.029 5下降到2016年的0.024 0,二者集聚格局有趋同态势,相关性日益显著;对环境污染影响最大且是正向影响的因素为能源消费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专利数的回归系数都为负值,表明加快河南省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类型转型.加大人才资本、技术的引进力度,着力改善各行业生产技术是促进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状况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创新科技》2018,(11):9-13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一个科技创新的重要时代,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促进技术转移转化工作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是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在新时代河南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河南省技术转移转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在科研创新评价体系、产学研协调、投资环境、技术转移中介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为完善河南省技术转移转化的对策给出相关建议,以加快技术转移转化,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王鑫  杨延哲  董冰 《河南科学》2014,(11):2399-2402
针对目前对中西部地区意义重大的产业转移承接问题,对比研究了河南省及周边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构建了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包括河南省在内共9个省份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以充分了解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情况,认清自身优势与劣势,并对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系数作为测度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的变量指标,根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Nich)以及离差(Di)和比率(Gi)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的区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2007—2015年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呈现不断增大的态势并呈现出阶段变化的特征。(2)河南省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从静态格局和动态变化上都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并根据各市的区域特点及产业转移的创新响应强度将河南省18个地市划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以及弱等5种区域类型;(3)创新能力、人才密集度、科技投入对产业转移的创新效应作用较大,技术市场需求和信息化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河南省产业转移向有序方向演化,实现河南经济的快速增长,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河南省产业转移特点,充分解释了河南省产业转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产业转移具有典型的自组织特征,呈现出产业转移的非线性、动态性以及产业结构的重型化特点.该结论可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政府利用自己的控制力量使产业转向有序化,采取加大对产业的支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困难地区建设等措施,以促进河南省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吕飞英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103-106
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提升县域科技产业竞争力。搭建全省科技人才服务平台。整合全省科技人才资源,通过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开发各项科技人才服务新业务,提供培训服务及合格科技技术经纪人。建设研发的公共平台,开放科技人才库等运作,使科技人才的力量辐射全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不懈动力。  相似文献   

12.
竹文坤  段涛 《科技资讯》2014,12(20):147-149
本文将分析目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现状、未来发展需求,研究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界定、培养要素及我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环境优势,提出我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为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结合社会需求,阐述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建设思路与措施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与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赵彦琦  杨英 《科技信息》2007,(19):151-152
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的传承和科学技术累积与发展的场所,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大学如何在高教国际化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如何培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四有"新人?大学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怎样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带着这些问题,在大学几年的学习生活和教学工作基础上,初步探索和总结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指导性的结论与意见,试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浙江省为中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实际情况,认为浙江科技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基于能力的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通过分析汽车类人才的市场需求、车辆工程专业定位与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建立了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且进行了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经过实践证明,该体系适应车辆工程专业教育和学生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李建伟 《创新科技》2015,(11):46-48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构成体系,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时代发展的产物,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需要明确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体系、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与校企合作模式,进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一体化以及校企合作育人的创新人才培养观,从而把人才的培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当前模具行业的现状出发,基于本院培养模具实用型人才的一些做法,从客观要求,实施条件,实施效果等几个方面对毕业证书加职业资格证书这一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艳珍 《山西科技》2010,25(5):1-2,5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培养、使用和凝聚优秀人才作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首要任务;应大力拓展人才引进空间,不拘一格选人才;要统筹规划,注重各类人才的均衡培育。  相似文献   

19.
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科学管理研究》2013,31(1):101-104
针对当前区域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从培养的重要性、现状与不足、培养途径上进行了探讨,认为从微观主体层面和环境政策层面都有必要加以改进,并对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及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科技迅速发展对研究性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传统的重理论、重传授、忽视个性发展的教学思想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针对本校的专业特点,提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转换教师-学生教学模式、教师交叉知识体系的更新、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创新型实验的开设、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重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