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说起食虫植物,多数人会想起那色彩鲜艳并悬挂着一个个神奇“笼子”的猪笼草。其实在食虫植物世界里,除了植株高大,充满阳刚之气的猪笼草外,还有一种植株矮小,色彩鲜艳,同样令人怜爱的“小美人”——小毛毡苔。小毛毡苔(D rosera spathu late)属茅膏菜科、茅膏菜属的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又名匙叶毛毡苔,俗称石牡丹。小毛毡苔是一种淡红色或淡绿色的小草,野生种群看上去宛如天然织成的地毯,因此得名。小毛毡苔的直径大多只有3~5厘米,紧贴在地上,叶片向四周水平展开,如莲花座井然地排列。成熟的植株有20~30片叶子,匙形的叶面上有150根以上…  相似文献   

2.
学名:Drosera peltata中文名:茅膏菜本品为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ex Willd.的干燥块根及全草;多年生草本,直立,淡绿色,具紫红色汁液;生于松林下、山坡、草丛半阴湿地,田边、水旁、草坪亦可见;花果期6-9月。海拔1200-3650米。大理有分布;产西南诸省区。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地分布着30多万种植物,它们的历史比人类还要久远。好望角茅膏菜开普茅膏菜俗称好望角茅膏菜,是生长在南非的食肉植物。它的茎通常会长到几厘米高,上面长着细长的叶子。  相似文献   

4.
金文驰 《大自然》2009,(3):72-74
来美国之前,我就了解到这片新大陆上有很多特有的食虫植物,其中与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的猪笼草最相似的要算是瓶子草科的成员。我对瓶子草向往已久,这次随系里参观了位于密歇根州下半岛(密歇根州由滨湖的东西向的上半岛和南北向的下半岛组成)北部的密歇根大学生物站,并走进一片温带沼泽,终于目睹了紫瓶子草和两种茅膏菜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郑永辉 《科技潮》2000,(9):38-39
动物以植物为食得以生存,这似乎是自然界的不变法则。你可知世上还有吃动物的植物?捕蝇为食的茅膏菜(俗称“捕蝇草”)在北美的森林沼泽地带,生长着一种专门以捕捉苍蝇及其他昆虫为食的“捕蝇草”,系茅膏菜科捕蝇草属的植物,叶子是它捕食昆虫的有力“武器”。科学家对捕蝇草的捕食活动作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其叶子像两扇张开的蚌壳,叶子的边缘有着尖而长的牙齿(也称“刚毛”),叶子的中间长有触毛并具有感应功能,叶的边缘还有腺毛分泌甜汁。当苍蝇及其他昆虫为甜汁引诱飞进叶子并触动叶边的触毛,大约20秒钟之后,叶子就会产生一种类似动物神经系统的脉冲信号,并从触毛迅速传递到运动细胞而使叶片向内合抱起来,叶子边缘的刚毛便交叉锁绕在一起,昆虫就再也出不去了,而且被围在里面的昆虫越活动、越挣扎,叶子合得也就越紧。此后,  相似文献   

6.
珍珠草的萘醌类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珍珠草根中分离得到三个化合物,经物理常数、化学反应及光谱分析测定为兰雪醌(5—Hydroxy—2—methyl 1,4—naphthoquinone)、茅膏菜醌(3,5—Dihydroxy—2—methyl 1,4—naphthoquinone)、羟基茅膏菜醌(3,5,8—Trihy-droxy—2—methyl 1.4-naphthoquinone)。 珍珠草[Drosera peltata Sm.Var Lunata(Buch—Ham)Clarke]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又名地珍珠、一粒金丹、捕虫草等。 珍珠草主治腰疼、偏头疼、疟疾、翳障等。用珍珠草水蒸馏液制成注射液可治疗结核病,其提取物有强的大解疼、止疼及抗菌作用。云南丽江地区珍珠草资源丰富,人们以其根入药,治疗风湿及跌打损伤,疗效显著,已列入云南民族药。我们从云南丽江地区的珍珠草根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几个化合物,研究工作如下: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分布在浙江省的4个维管植物新记录种,它们是:平羽凤尾蕨Pteris kiuschiuensis Hieron.(凤尾蕨科Pteridaceae)、洋野黍Panicum dichotomiflorum Michx.(禾本科Poaceae)、锦地罗Drosera burmanni Vahl(茅膏菜科Droseraceae)和深裂沼兰Crepidium purpureum(Lindl.)Szlach.(兰科Orchidaceae).凭证标本保存于温州大学植物标本馆(WZU).  相似文献   

8.
食虫植物是一种奇特的植物,它既可进行先合作用,又可捕食昆虫。针对食虫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捕虫特性,提出了如何开发利用食虫植物。  相似文献   

9.
吴琦 《大自然》2011,(2):58-61
在南京常见的、橙红色翅面上分布着豹斑的大型蛱蝶有三种:斐豹蛱蝶、青豹蛱蝶和老豹蛱蝶。它们的幼虫都以萋菜科植物为食,第一代蛱蝶都出现在每年的5~6月间,它们的大小和形态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甘肃陇东子午岭林区芳香油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野外实际考察和已有研究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子午岭林区有芳香油植物29科63属80种。其中乔木11科16属21种,灌木11科13属17种,木质藤本3科3属5种,多年生草本9科17属21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7科16属16种。详细总结出了它们的生物性状、芳香部位和用途,提出了子午岭林区芳香油植物在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论甘肃陇东子午岭林区茅香油植物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和利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周嫦  杨青 《大自然》2010,(5):24-27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植物园(以下简称“北卡植物园”)是收集并研究食虫植物的著名基地,这里栽种了许多特有的食虫植物。相信很多人关于食虫植物的知识主要来自书本或音像资料,我们以往的情况也是如此。然而近年来,我们有幸多次在北卡植物园观赏到瓶子草和捕蝇草的生长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2.
根据Wilson(2005)新的哺乳动物分类系统,对湖北地区食虫动物名录再次进行修订整理,并对分布及区系予以分析.湖北地区已知食虫动物计2目3科13属21种,其中东洋界为主的种类15种,占71.4%;古北界为主的种类5种,占23.8%;广布两界种类1种,占4.8%.湖北地区食虫动物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相似文献   

13.
深圳笔架山公园的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笔架山公园有野生维管植物129科382属563种,栽培植物88科262属417种.调查研究表明野生维管植物中有各类丰富的资源植物,例如药用、食用、景观植物资源等.其中重要的资源植物有山苍子、鱼腥草、草珊瑚、余甘子、阔叶猕猴桃、蕨、绿苋菜、黄鹌菜、山莴苣、铁线蕨、酒饼叶、绒楠、假苹婆、紫玉盘等.  相似文献   

14.
浅述马齿苋在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齿苋,别名为马齿菜、马苋菜、瓜子菜;又名“马勺菜’、“麻绳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地面,叶子小,倒卵形,花小,黄色,茎叶可以吃,也可人药。性耐旱,生活力强。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的全草。民间誉为长寿菜,为食、药兼用型野菜,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食疗作用,具有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5.
深圳笔架山公园的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笔架山公园有野生维管植物129科382属563种,栽培植物88科262属417种。调查研究表明野生维管植物中有各类丰富的资源植物,例如药用、食用、景观植物资源等。其中重要的资源植物有山苍子、鱼腥草、草珊瑚、余甘子、阔叶猕猴桃、蕨、绿苋菜、黄鹌菜、山莴苣、铁线蕨、酒饼叶、绒楠、假苹婆、紫玉盘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报道了河南境内大别—桐柏山区的水生维管植物108种(变种),分属40科,68属;描述了每种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分布、生境和主要用途。本期先发表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纲及单子叶植物纲的香蒲科、黑三梭科、眼子菜科、茨藻科,计58种。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不同地区的C4植物名录以及实测的内蒙古地区280余种植物的稳定性碳同位纱值(δ^13C),将内蒙古地区2326种维管植物中的C4植物名录整理出来,共有12科57属的125种植物是C4光合功能型,分别属于蓼科、藜科、苋科、马齿苋科、大戟科、景天科、蒺藜科、旋花科、菊科、眼子菜科、禾本科和莎草料,含有4种以上C4植物的属为9个,分别是藜属、地肤属、猪毛菜属、兔丝子属、眼子菜属、隐子草属、稗属、画眉草属和莎草属,并了125种C4植物的生活型、水分生态型、区系成分以及在内蒙古的地理分布区。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地区的C_4植物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不同地区的 C4 植物名录以及实测的内蒙古地区 2 80余种植物的稳定性碳同位素值 (δ13 C) ,将内蒙古地区 2 3 2 6种维管植物中的 C4 植物名录整理出来 ,共有 1 2科 57属的 1 2 5种植物是 C4 光合功能型 ,分别属于蓼科、藜科、苋科、马齿苋科、大戟科、景天科、蒺藜科、旋花科、菊科、眼子菜科、禾本科和莎草科 .含有 4种以上 C4 植物的属为 9个 ,分别是藜属、地肤属、猪毛菜属、兔丝子属、眼子菜属、隐子草属、稗属、画眉草属和莎草属 .并归纳了1 2 5种 C4 植物的生活型、水分生态型、区系成分以及在内蒙古的地理分布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萝肇科(Asclepiadanceae)牛奶菜属(Marsdenia)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总结出萝摩科牛奶菜属合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有孕甾烷类、糖类、三萜类、甾醇类等,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癌、抗生育等方面,为萝蘑科牛奶菜属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安溪县蚧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植物的主要蚧类害虫有30种,隶属5科18属,其中绵蚧科2属3种;粉蚧科2属2种;毡蚧科1属1种;蜡蚧科3属5种;盾蚧科8亚科10属19种。主要为害苏铁、白兰花等36种植物。其中发生较为普遍且严重的是苏铁上的咖啡盔蚧、酱褐圆蚧;天竺桂(浙江樟)上的龟蜡蚧;白兰花上的考氏白盾蚧和芒果上的云南白轮蚧等8种。蚧虫寄生性天敌以膜翅目小蜂总科为主,其中蚜小蜂和跳小蜂种群数量最多;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类、日本方头甲和捕食性蓟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