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该文采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压力电子琴。利用惠斯通电路原理设计外部压力系统,对输出电压进行放大,采用DAQ数据采集通道来采集该系统所感应压力机械信号成比例的电压信号。采集的数据在内部进行处理后,实现压力的变化引起输出音调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Rogowski线圈电流传感器由均匀密绕的挠性空心线圈和积分器构成,由于其原理和结构特点,特别适合于电阻焊次级电流的测量.讨论了Rogowski线圈工作原理、积分器设计及误差、传感器电路模型和灵敏度的频率响应,设计了用于电阻焊测量的电流传感器,据此研制出ADuC812单片机为核心的电阻焊数据采集系统,并进行了低碳钢板搭接点焊试验和电压电流等信号的采集.初步分析认为,焊接电压、电流信号及接头动态电阻、输入功率与熔核形态密切相关,可用于电阻点焊接头质量的在线监控.  相似文献   

3.
医学电阻抗技术具有无创、廉价、功能信息丰富等优点。详细介绍了基于ADuC834的胃运动阻抗信号采集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经验证该系统是可行的,能够实现胃运动阻抗信号的采集,不仅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功耗,而且仪器体积可进一步缩小,同时提高了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对ADuC812单片机与K9S6408VOA的组成及功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指出用ADuC812与K9S6408VOA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传统电压互感器通过铁芯传递能量进行测量,由于铁芯的磁化饱和作用,导致响应频带窄,易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提出一种应用于电压测量的D-dot传感器,介绍其工作原理,并设计出新型电压传感器试验系统。D-dot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的电场耦合传感器,其输出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后,结合WiFi无线网络,与地面采集端组成试验系统。采集端采用LabVIEW技术实现信号的接收、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功能。最后搭建了试验平台,测试了线电压为10kV电压等级下电压传感器的整个试验系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压传感器实时性好,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试验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基于ADuC834的胃运动阻抗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医学电阻抗技术具有无创、廉价、功能信息丰富等优点。详细介绍了基于ADuC834的胃运动阻抗信号采 集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经验证该系统是可行的,能够实现胃运动阻抗信号的采集,不仅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功 耗,而且仪器体积可进一步缩小,同时提高了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虚拟仪器技术在线检测控制滴灌管生产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非接触式高精度电容测微仪和虚拟仪器技术软件平台LabView对滴灌管生产线进行自动测量和控制.高精度电容测微仪将被测几何量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通过A/D采集板将电压信号传入计算机,然后利用LabView软件中的虚拟仪器、虚拟噪声、虚拟滤波、虚拟信号处理等模块对真实生产线进行实时仿真,直到得到理想的测量和控制结果.虚拟仪器技术具有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操作简单,同时大量节约了试验成本,有效地排除噪声干扰,结合高精度电容测微仪的厚度信号采集系统,充分满足了生产线的检测和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电阻点焊质量在线监控为目的,对点焊过程中的重要信号参数进行采集和预处理,研制基于ADμC812为核心的高速、高精度、多通道的点焊信号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利用集成化的USB接口、RS232串口模块,可在线调试参数特性,满足与上位机的高速通信,能够完成对电阻点焊机的输入电压和电流、输出电压和电流、电极位移等信号的高速采集及预处理.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研制一个基于VB和单片机的电压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以PC机为上位机,单片机为下位机,可以采集0-5V的模拟电压,用计算机显示。该系统采用ADC0809为8位串行A/D转换器,用MAX232作电平转换,由单片机AT89S51作控制器,采用VB编程,整个系统简洁、实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M9的信号采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AT91RM9200和AD7466为硬件平台,设计和实现温度信号、气压信号以及电压信号的软件采集系统,并利用RS232将采集的数据送到PC机中绘制曲线,为信号处理和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系统程序开发采用高效率的C语言和ARM汇编语言联合开发,系统开发环境为ADS1.2和LabWindowsCVI8.0.  相似文献   

11.
针对磁场测量仪器电路复杂、携带不便等缺点,探讨了新型的稳恒磁场测量仪的设计方案.采用线性霍尔传感芯片SS495A1检测磁场信号,以单片机ADuc845为控制核心,完成磁场信号的程控放大、模数转换和数字滤波.经过实测,系统的稳定测量范围为-50mT至50mT,测量精度达0.1mT.  相似文献   

12.
在给出陀螺旋转系统组成的基础上,结合旋转系统运行原理的分析,建立了目标跟踪与旋转速度的关系。通过对模拟驱动电路与数字驱动电路的比较,设计了以单片机ADuC812为核心的双电源数字式驱动电路,对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驱动电路的软件设计思想及各软件模块的功能。通过电路的软硬件调试,实现了陀螺在跟踪状态下的稳速旋转。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解决浅层地震勘探信号采集的时间同步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并完善基于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检波装置, 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MCU: Micro Controller Unit), 采用低功耗、 高分辨率的16位Σ-Δ型模数转换芯片AD7705实现数据采集, 选用nRF24L01组建无线网络, 给出电源模块和稳压电路以实现准确灵活供电。通过确定数据采集系统不同传输距离的实际时间差值, 利用地震仪进行时间补偿, 从而实现数据采集同步。测试结果表明: 系统在测试期间功耗为2 500 mW, 无线传输最远距离为94 m, 延迟时间最短为1.87×10-6 s。解决了勘探环境恶劣时的复杂布线和同步问题, 实现了浅层地震勘探的低功耗、便携式的同步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从对电源信号频率实时测量的应用需求出发,介绍了一种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率算法及其改进方法.为了快速对信号进行采集和运算,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DSP硬核和新型AD转换芯片构成的数据采集计算系统,该系统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将多个功能模块连接在一起,完成了对A/D转换芯片及双口RAM等模块的控制;给出了系统硬件原理框图和算法流程图,并结合系统的设计方案对其中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阐述;仿真表明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具有简单、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SB)技术的测井脉冲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用深度子系统驱动测井脉冲的采集,并配备了PCM遥测信号接口。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单片机固件设计以及设备驱动程序和用户应用程序设计。硬件设计中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完成对脉冲采集过程中脉冲放大倍数和峰值保持电路电容充放电的控制,并检测出PCM遥测信号的同步帧,同时进行遥测数据的串并转换,节省了单片机资源。单片机控制测井脉冲采集的整个过程,并实现USB通信,在主机请求数据时发送数据。系统在实验室调试成功,数据传输速率达到300kb/s,控制逻辑灵活,可扩展升级。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冶金、医药等行业中,供电不稳定或突然断电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克服各种供电不稳定因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不间断电源。当供电不稳定的时候,能通过后备电池继续稳地的提供电能,避免负载系统遭受欠压、浪涌、过载等危害。系统采用飞思卡尔微功耗单片机KL26作为主控制芯片,DC-DC转换器采用Buck/Boost拓扑结构,通过微处理器自带的A-D转换器采集系统的电压电流信号,然后对转换电路进行PID控制。设计实现了对后备电池可调恒流充电、对负载恒压放电和充放电自动转换等功能。系统还能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进行实时监控并显示。  相似文献   

17.
在各等离子体中微波等离子体有电离度高,电子密度高等优良性能,其性能使微波等离子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波等离子体相关参数的诊断研究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介绍了微波等离子体的探针诊断技术,设计了一个双探针自动诊断系统,其中ICL8083芯片作为信号发生器(产生三角波和方波),高度集成化的ADUC845芯片作数据处理器并接入计算机,经扫描采样得到离子密度波形和电压波形,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新型的芯片内基准电压源的设计方案,基准电压源是当代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以及射频集成电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满足大规模低压CMOS集成电路中高精度比较器、数模转换器、高灵敏RF等电路对基准电压源的苛刻需要,芯片内部基准电压源大部分采用基准带隙电压源。研究并设计了一种低功耗、超低温度系数和较高的电源抑制比的高性能低压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其综合了一级温度补偿、电流反馈技术、偏置电路温度补偿技术、RC相位裕度补偿技术。该电路采用台积电(TSMC)0.18μm工艺,并利用Specture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适用于在低电压下电源抑制比较高的低功耗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北斗二代系统的船用导航仪硬件设计及关键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随着北斗新一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实施,船舶导航关键设备将实现从GPS到北斗的更新与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ARM嵌入式船用导航仪的设计原理及硬件平台,该导航仪采用ARM9系列的S3C2410A处理器作为导航仪的基础硬件平台,采用专用的北斗基带芯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并进行处理,加上必要的外围电路;此基础上对适合船用的北斗基带芯片核心算法进行了研究,即北斗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算法研究,并给出导航定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地震勘探数字滤波芯片CS5376与FPGA的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高度集成的地震信号采集单元的工作原理,重点研究采集单元主控制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地震信号滤波芯片CS5376的接口设计。介绍2种数据接口方案:FPGA的串行外设接口(SPI)分时复用,即同时用作命令通道和数据通道;基于FPGA硬件逻辑用VHDL语言自行设计的专用串行数据接口(SD口)。测试表明,这2种方案都能实现FPGA和CS5376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自行设计的SD接口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率,但是结构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