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小的蜗牛正在帮助英国药物制造商们研制一种能够减缓人类记忆遗失问题的大脑"伟哥".记忆遗失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蜗牛具有很大的神经细胞,因此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用它探索治疗人类记忆遗失的方法.由该校生物和环境科学系的高级研究员乔治·科门斯博士进行的这项研究工作,将有望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大脑记忆"伟哥"是如何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研究马赫、迪昂和爱因期坦这些伟大的哲人科学家的时候,发现他们为人正直,敢于创新,极其谦逊而又不断进取……作为沟通科学和哲学的桥梁,他们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为我们设立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分析他们的成长历程,从中我们可以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尤其是对于我们当前正在全力推进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0,(9):13-13
<正>英国莱斯特大学的Shriparna Sarbajna博士等使用单分子方法来探索人类DNA的变异过程。一项新的研究正在分析生命的组成部分,并使用高级的单分子方法来探索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变异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天文学确证——人类的出现是宇宙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法则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导致人类诞生的因素也会出现在苍茫宇宙的某处。因此,许多科学家坚信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甚至有高级智慧生命——外星人(ET)。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一直致力于对潜在外星人的搜寻,他们试图通过截获有规则的无线电信号或激光信号来探知外星文明的存在。英国天文学家乔斯林·贝尔在1967年,首次发现来自太  相似文献   

5.
<正>当我们凝视星空时会有一种本能令我们发问,在浩瀚壮阔的宇宙里人类是否是唯一的生命?如果有外星邻居,他们是何种模样?他们的文明到达何种程度?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人类就开始有计划地监听外太空的无线电信号,甚至在2008年,美国宇航局还将披头士的歌曲《穿越苍穹》发射到北极星。但这些尝试截至目前并未给我们带来外星文明存在的确凿证据。而今,美国天文学家又成功研制出一种利用红外线信号寻找外星人的新型武器,  相似文献   

6.
梦然 《科学大观园》2014,(17):36-37
<正>尽管许多科学家非常不建议人类主动搜寻外星智慧生命,但对于另一部分天文学家来讲,这却是毕生的追求。迄今为止,他们已多次尝试在宇宙中发现地外生命,不过所有努力均告无效。不久前,搜寻地外文明(SETI)科学实验计划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两个最新方法,包括使用世界范围内的望远镜阵列来寻找信号,其将是首个在我们附近星群大频率范围搜索地外生命的行动。他们希望这将使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接近"与外星生命首次接触"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7.
人类最深奥的谜团是人类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第二个最深奥的谜团就是如果我们并不是宇宙唯一智慧生命,那么外星人将在哪儿?  相似文献   

8.
小小的蜗牛正在帮助英国药物制造商们研制一种能够减缓人类记忆遗失问题的大脑“伟哥”。记忆遗失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蜗牛具有很大的神经细胞,因此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用它探索治疗人类记忆遗失的方法。由该校生物和环境科学系的高级研究员乔治·科门斯博士进行的这项研究工作,将有望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大脑记忆“伟哥”是如何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安东尼奥·帕里斯(Antonio Paris)表示,被称为"Wow!"的神秘无线电信号曾被认为来自外星人,但最新研究表明这可能是掠过地球的一颗彗星喷射的特殊射电波段。神秘的Wow!信号曾被天文学家认为是外星人向地球发送的问候信息,事实上,这仅是人类误认为的"外星人信号"之一,一些自然或者人造信号曾被科学家猜测是外星人释放的,并试图证明地球人类并非宇宙中唯一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正>人际信任与社会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科技为基本特征的智慧社会,被视为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的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正在加速到来。智慧社会中的信任与合作,涉及人际、人机以及特定社会组织之间的交互,将带来新的问题、挑战和发展机遇。"心灵与机器"会议组委会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将在古城西安举办第十六届"心灵与机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9):119-123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技术思想:道家生态哲学主要体现在道法自然的技术存在释义、有而不用的技术理性主义和技归复艺的技术审美情趣;儒家生态哲学主要是有天人合一的技术价值理想、以时取物的技术控制理念和仁民爱物的技术伦理情怀。这些生态智慧给我们这样一种启迪: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技术,生态文明的建构更离不开技术,但人类对技术的使用必须立足于生存技术,首先遵循事物生长规律,其次要慎用少用甚至不用。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57年人类迎来航天时代以来,世界各国已经向火星发送了数十颗探测器。就在此刻,在这颗红色星球的轨道上仍然有三颗正在工作的轨道探测器,在火星的地表也有两辆正在开展考察工作的漫游车,当然就是长寿的"机遇号"和2012年抵达火星的"好奇号"。然而,可能在2014年,这些探测器就会发现它们正身处一个完全不同的星球之上。火星是一个干燥,寒冷并且找不到生命踪迹的荒凉行星。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项目办公室的唐·耶麦斯博士表示:"尽管可能性很小,但是一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有关野生生物的报告使人忧心忡忡:行为异常、生殖能力下降、幼体死亡、动物群落的突然绝灭等等。同时,人类也开始出现那些首先在野生生物里出现的问题。多年来并没有人把这些偶然的事件联系起来。今天,我们终于明白,这一切与环境污染有关。激素干扰类化合物对人类产生影响的事例里,最有戏剧性的是过去50年来精子数目的不断减少。尼尔斯·莎巴克博士率领的丹麦研究小组于1992年9月首次在《英国医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综合整理了1938年以来对健康正常男性的精液进行分析的研究资料,这些资料来自61…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24,(1):42-45
<正>据说某些动物拥有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第六感”,它们比人类对地震的“嗅觉”更敏感。——红木蚂蚁——即使是最小的生物也可能告诉我们地震是否正在接近。从2009年到2012年,德国科学家密切监测了位于德国艾费尔地区地震活跃的诺伊维德盆地的红木蚂蚁,以了解更多关于它们在地震事件之前行为变化的信息。通过使用高分辨率摄像机24小时监控这些蚂蚁,  相似文献   

15.
氢能与燃料电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有的能源和资源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消耗,特别包括石油、煤、天然气等在内的矿物质能源,不仅将在未来的一、二百年内耗尽,而且正在向大气排放每年以千万吨计的CO2、NOx和SOx,这些有害物质正在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人类智慧理性是人类所特有的理解和思考的智慧和能力.它是复杂多维的,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科学理性与人文思想同出于人类智慧理性.人类智慧理性从科学与人文浑然一体到凸现科学理性,而非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最后必将在更高层次复归,聚焦科学理性和人文思想,指向人类的终极关怀,呼唤新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7.
这些年,地球持续升温,全球温室效应正在加剧. 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由干旱引发的火灾频繁发生,两极冰川正在加速融化……而这一切的背后,藏着的是一个巨大的阴影——二氧化碳. 众多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全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目前以每年接近3%的速度增长,并且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持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使我们处于"人类世"的门槛,这表明人类活动已成为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在伟大导师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人类遭遇到新冠肺炎意想不到的侵袭和威胁。为更好地纪念恩格斯,以便挖掘和运用其思想智慧认识、理解和防控人类面临的重大灾难,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自然辩证法与延安精神"学术研讨会定于2020年秋季(根据疫情情况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西安召开。  相似文献   

19.
杨宁 《科学大观园》2013,(22):72-72
美国前宇航局工程师约翰·曼金斯博士正在研制一种鸡尾酒瓶形卫星,声称能够在2025年满足人类三分之一的用电需求。这种卫星名为“SPS-ALPHA”(随机性大型相位阵列太阳能人造卫星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由宇航局委托曼金斯研制,旨在探索利用部署在太空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向地球传输能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科幻与现实     
嘿!火星,人类的先驱使者“勇气号”成功登上你这片神秘的处女地。曾几何时人类有过多少有关火星的科学幻想,例如,美国名导演约翰·卡彭特(JohnCarpenter),拍摄的新片《火星幽灵》,讲述的就是发生在175年后的未来时空中,人们援救和逃离火星殖民地的悲壮传说等等。虽然幻想并不都能成为现实,但科学的幻想确是人类探索未来的原动力。被称为“探测器掌门人”的美国康奈尔大学史蒂夫·斯库里斯博士的一段话很发人深省,会帮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人类正是为这一科学的幻想,而不懈的努力着。他在回答英国广播公司的访问时说:“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