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伏沙地信息提取为研究目的,依次应用单波段信息量、相关系数矩阵、最佳指数法(OIF)、典型地物影像光谱特征曲线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旗ETM+遥感影像数据的最佳波段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4波段信息量大,与其他波段间相关性小,作为必选波段;5、3波段次之;3、4、5波段组合的OIF较高。最后根据目视辨别认定波段(红)4、(绿)5、(蓝)3组合是针对伏沙地信息的最佳波段组合。  相似文献   

2.
对作为数据挖掘模型预测项的股票波段数值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了二次平滑模型和有限自动机模型,根据股票峰(谷)点的概念实现对波段状态的初步提取.然后根据波段对象属性的规范化表示,给出了小波段与盘整波段的规则设定,用有限自动机模型实现小波段合并与盘整波段的提取,最终得到了过滤后的波段数值特征.  相似文献   

3.
选择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TM遥感影像为试验数据,采用最佳指数因子方法(OIF)并结合试验区地物光谱特征进行TM影像最佳波段选取的研究。结果表明:TM125波段组合为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TM影像的最佳波段组合,三个波段包含了较大的数据量,波段与波段之间的相关性较小,其合成的彩色影像易于目视解译,为保护区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Landsat8卫星的OLI传感器新增的穿透力强的深蓝波段,为近海水质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然而,深蓝波段用于近海泥沙水质监测的效果有待验证.本研究选取了渤海湾近海海域的一景少量云覆盖的Landsat8-OLI多光谱影像,经过裁剪得到海岸带和近海区域.利用不加入深蓝波段的六个波段和加入深蓝波段的七个波段对近海泥沙水体分类效果和精度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蓝波段参与分类对于中度泥沙海水的分类精度有显著提高,比深蓝波段未参与分类的中度泥沙海水的分类精度提高约12个百分点;深蓝波段参与分类对于泥沙海滩和轻度泥沙海水的制图精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Landsat8_OLI影像在土地覆盖分类中的最佳波段组合,以南昌市为研究区域,首先对各波段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然后根据OIF指数筛选出排名靠前的几种波段组合,再根据研究区典型地物波普曲线得到南昌市土地覆盖类型解译的最佳波段组合。研究表明,基于OIF指数和研究区典型地物波普曲线最终确定南昌市土地覆盖分类目视解译的最佳波段组合为B5-6-7,其结果可用于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目视判读和计算机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6.
以拟建福建省松溪至建瓯高速公路两侧10 km为研究区域,运用最佳指数OIF法,同时参考地物光谱特征曲线以及各波段主要应用范围,在TM遥感影像图植被信息提取过程中,探讨基于遥感技术实现植被信息提取的最佳波段组合,研究显示:145波段组合信息量最为丰富,其波段间相关性最小,为植被信息提取的最佳波段组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光谱数据中,快速、准确选取最佳波段组合,为提高植被解译的精度和工作效率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收集了180个Fermi Blazar天体的射电波段、红外波段、光学波段、紫外波段和X射线波段的准同时性多波段观测数据,用二次函数拟合了同步辐射区域的能谱,根据能谱拟合得到的参数值,获得了同步辐射区域的峰值频率和多波段能谱指数.通过研究多波段谱指数与同步峰值频率的相关性,探讨了不同能谱类型的Blazar天体之间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凌成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9):7515-7520
利用Worldview-2卫星数据八波段多光谱数据特点,分析与近红外波段重叠并具有更高信息量的近红外2新波段特征构建植被指数(VI)的关系。以湖南东洞庭湖湿地区域为研究区,建立近红外2新波段参与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通过与实测样点结果比较发现:近红外2波段参与改良后的NDVI法的估算结果与实测值验证结果更加匹配,精度达到87.8%;原始近红外波段参与的NDVI法的估算结果精度最低。研究表明运用Worldview-2数据,并采用改良后的NDVI法可以大区域、准确、快速的进行植被覆盖度估算。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最佳波段选择的各种理论模型,利用相关性比较法,最佳指数法和多光谱遥感数据各波段用途、研究区地物光谱特征结合的方法来选择最佳波段,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红外波段的高质量量子光源对于下一代量子传感、量子成像和量子通信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量子研究的热点.首先,概述研究中红外波段量子光源的意义;然后,综述中红外波段单光子源和纠缠光源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选取恩施市2015年10月的landsat8卫星OLI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在统计和分析各波段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计算最佳指数因子(OIF),并结合典型地物光谱特征曲线,对最佳波段组合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最佳指数法和典型地物光谱特征分析法相结合,能客观有效地确定OLI影像的最佳波段组合;456和457两种波段组合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的最佳波段组合.  相似文献   

12.
CCD测光观测积分时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CD测光观测中积分时间的选取,对测光结果的误差大小有很大影响。我们用云南天文台1.02米望远镜对BLLac天体MRK501进行了不同积分时间的观测研究,获得了R波段和I波段测光的星等误差值与积分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I波段积分时间长于R波段积分时间时,测量结果的误差有最小值。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分类中TM影像最佳波段组合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遥感影像以其宏观、及时的特点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数据.文章分析了TM影像各波段的光谱特征,运用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指标定量分析TM数据各波段和波段之间的特征,用最佳指数(OIF)来衡量各种波段组合的信息量,确定五种波段组合方案,再结合TM影像的光谱特征,最后优选出345波段组合用于土地利用分类.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验证X波段移动雷达系统及其回波数据实用性,利用X移动雷达在台风外围云系降水天气过程(2016.7.9)进行探测作业并收集观测数据,对移动雷达观测范围100 km内的回波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将其与S波段天气雷达同一时间段内探测到的速度场、强度场及对应测站雨量数据等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比对两部雷达观测结果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X波段移动雷达与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相比,X波段雷达对气象目标物有灵敏的探测能力,X波段雷达比S波段雷达能探测到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和较低的地杂波。但是X波段雷达因探测降水时衰减严重,因此在60 km的探测范围内,X波段雷达回波强度略强,之后随之减弱。在探测降水的移动过程及强度变化趋势,与S波段雷达的探测结果基本一致。X波段移动雷达在S波段雷达故障或探测不到的地方,具有替代S波段雷达的应急作用,能够作为填补S波段雷达探测盲区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单光子探测器应用领域的拓展,其覆盖波段不断增加,为满足不同波段探测器量子效率定标的需求,研究基于波段可调关联光子源的量子效率测量系统意义重大。设计了角度相位匹配的波段可调关联光子源,计算了多波段晶体的相位匹配曲线,搭建了光源系统及符合测量平台。测量了参考通道和符合通道的光子数,分析实验数据,完成了信号光通道探测器量子效率的测量。单光子探测器在1550 nm波段的量子效率为9.42%,与出厂数据在相应波长处量子效率偏差为0.58%,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发展高精度的多波段量子效率测量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TM遥感影像信息及最佳波段组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山东省龙口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2006年的TM遥感影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各个波段的协方差和相关系数,得出TM的7个波段中5、7波段包含的信息量最为丰富,但是两个波段信息的"重复性"和"冗余性"也相当大,3个可见光之间的相关性也很高.从计算的10种组合波段的OIF值表明,含有一个可见光,一个近红外和一个中红外波段组合最佳,所包含地物信息也最丰富.  相似文献   

17.
多光谱遥感数据最佳波段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最佳波段选择的最佳指数方法,并指出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多光谱遥感数据各波段用途、研究区地物的光谱特征及最佳指数来考虑最佳波段的选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黄土高原区水体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7年7月9日Landsat TM数据以固原市周边约500 Km2 的范围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单波段阈值法、多波段谱间关系法、水体指数法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的水体进行识别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水体识别方法均不能提取满意的水体信息,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水体识别的复杂性和下垫面的特殊性,给水体识别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TM5单波段阈值法和NDW1与实际水体最为接近,提取了绝大部分水体,TM7单波段阈值法、CIWI、MNDWI次之,但是单波段法中混杂了其他信息.NDWI方法在研究区识别的水体信息更为真实准确,能够反映水库和大型淤地坝位置和面积信息,能够用于监测这类淤地坝水体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TM遥感数据具有适合于中等尺度研究的空间分辨率,并相对易于获取,在土地变化研究中应用最为普遍.TM遥感数据为多光谱数据,最佳波段选取是遥感图像增强处理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到目视解译和研究对象的信息提取.采用OIF指数法确定恩施市2000年TM遥感数据的最佳波段组合,完成土地利用遥感图制作.研究结果表明,OIF指数法易于操作,确定最佳波段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HJ-1卫星CCD数据,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分析了多光谱CCD数据的4个波段(近红外波段、红色波段、绿色波段、蓝色波段)参与的65个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波段组合T1=B4/B3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相关性最高,并以此为自变量建立一维线性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型建立与预测,对比两者的拟合度R2和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验证点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的大伙房水库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并且效果优于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