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韩涌 《科技信息》2013,(23):62-62
辽宁省在中国的工业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从产业集群化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设、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阐述了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核心区和典型代表,如何发展并壮大辽宁装备制造业实力,迅速提高其竞争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大力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人才队伍的开发,关乎辽宁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此,本文从分析辽宁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科技人才开发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增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重大现实意义。通过梳理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提炼分析目前主要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应对策略,为今后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提供规划建议,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装备制造业的高水平发展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基础。辽宁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也面临着挑战。辽宁的政府和企业应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全面努力,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上界定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内涵与分类,针对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行 《科技资讯》2013,(32):99-99
装备制造业一直是辽宁省传统的优势产业,其重型装备产品在国内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最近几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发展速度已经严重滞后于我国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整个辽宁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效率是装备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利用2009—2014年辽宁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各行业在2009—2014年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技术退步,辽宁装备制造业整体的创新效率年均下降4%;从各行业的角度来看,只有金属制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其余6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小于1。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集中度低的缺陷,提出了区域性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方式.给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的模式,以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扩大集群的产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使多重经济相互匹配、协调支持,实现多种所有制并存和信息网络平台支持发展模式,振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9.
模块生产网络、社会网络和知识网络是构成装备制造业集群的3大主要网络,其中,模块生产网络是基础,社会网络是保障,知识网络是关键.从这3大网络出发,分析得出湖北装备制造业集群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湖北应着力提高装备制造业集群内信息化水平,提高集群内社会资本质量,构建集群内知识网络、优化集群创新环境,从而改善其装备制造业集群结构,实现装备制造业集群升级.  相似文献   

10.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选择,而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以高质量的市场化环境为基础工程,但在市场严重缺失、集群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企业家行为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有赖于政府的改革与进步,需要政府环境创新,全力打造适宜于产业迅速集聚、成长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机制.认为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创造财富的理念,是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中政府创新环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根据构建的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评价法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完善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白长青先生辽宁文化研究进行了解析,指出了辽宁文化研究是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白长青先生在辽宁地域文化研究的寻找中,张扬了东北文化的精神本质,建构了辽宁文化研究的学术框架.揭示了辽宁文化研究产生的原因及其时代意义,并特别阐述了辽宁文化研究中满族文化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对2003年辽宁中篇小说进行了评析,认为辽宁中篇小说题材多样,作家注重叙事的技巧,注重从心理的角度刻画人物,人物形象丰富并富有个性化特点.但同时辽宁中篇小说的苦难意识比较薄弱,文化底蕴不够厚实,缺少激情和艺术上的探索精神.所以审视辽宁中篇小说可谓喜忧参半,一半是美丽,一半是忧伤.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企业是伴随着西方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和全球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而出现的企业形态,全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发展是建设创新型辽宁的基础工程。从全国层面看,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性与带动力开始显现。2005年以前,辽宁创新型企业建设与发展某种程度上处于自由状态。2005年以后,辽宁创新型企业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始发展、拓展发展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从企业技术创新依存度指数来看,辽宁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企业整体排名偏后,企业的技术指数普遍偏低。辽宁省创新型企业依然存在创新型企业数量太少、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型企业经验推广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政策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相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实施创新型企业院线提升计划等6方面加快辽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辽宁猛禽迁徙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是猛禽迁徙的重要停歇站,是候鸟进出东北的咽喉之地。基于辽宁在研究猛禽迁徙上所具有的优越地理位置,于1996-1889年3-5月、9-12月连续三年在大连老铁山和锦州绥中地区对辽宁省猛禽的迁徙规律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是我国猛禽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共有2目、3科、23属、42种,占我国猛禽种数的45.7%;多数为旅鸟,占辽宁省猛禽种数的近一半。猛禽迁徙不像其他鸟类那样成群迁徙,而是单独迁飞或组成保持相应距离的松散群迁飞。春季迁徙始于2月初,止于5月初,高峰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迁徙始于9月上旬,止于12月,,高峰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猛禽迁徙的最适天气条件是晴朗、少云、能见度好、三级以上的东北风或西北风。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它代表着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辽宁省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从辽宁省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辽宁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框架,并论述了具体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辽宁省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辽宁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在全国满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辽宁满族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和地位,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满族传统体育是其中的一部分.挖掘、艇理、研究辽宁满族传统体育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将其传承与弘扬,是民族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辽宁满族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辽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对旅游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考察辽宁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及空间结构、分析辽宁省旅游资源整合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将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作为改变辽宁海陆不均衡发展问题的突破口.认为高铁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距离感知,拓展了游客出行的区域范围,是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助推器,并以高铁开通前辽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中、南、东、西4个圈演化为高铁开通后的"剪刀状"空间结构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空间结构演进理论,在凝练各圈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差异式多彩整合开发方向、西部特色渗透开发策略和东部全面全线精品、参与性游乐和差异式错位开发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5—2008年辽宁省各市实际人均GDP数据,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塞尔指标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状况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发现,在整个时间区域上,辽宁省区域经济差距呈阶段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空间计量模型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σ收敛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