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提升伸缩式井下牵引器的牵引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斜面自锁原理的伸缩式井下牵引器双向锁止机构。该机构使得牵引器能够在前、后方向与井壁自锁,克服了牵引力受限于恒定静摩擦力的问题;使得牵引器能够实现双向牵引,进而提高牵引器的牵引能力。双向锁止分为牵引锁止和复位锁止,通过对两种锁止状态下的双向锁止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导出双向锁止机构满足双向锁止条件时的数学关系式,并对双向锁止机构进行了参数设计,使得牵引锁止为自锁锁止,复位锁止为非自锁锁止。建立牵引器前工作短节动力学仿真计算模型,完成了双向锁止过程仿真计算,验证了双向锁止机构参数设计的正确性和双向锁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自锁现象产生的原理,对自锁现象进行分类比较,阐明其相互间的联系,介绍几种不同的自锁现象在夹具设计上的应用实例,提出简便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种材料和结构设计的新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拓扑自锁原理介绍了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和结构设计的概念,无须使用粘结材料,来形成一种具有设计所要求性能的材料或结构。研究证明:按照这样的概念,利用不同几何形状的小“构件”(包括以平面形成的四面体,以及以曲面形成的立体)均能形成具有良好性能的层状自锁结构。主要以四面体形成的自锁结构为例,讨论了这种自锁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自锁机理。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确定物体非自锁条件的简单方法-剩余条件法,给出物体非自锁的解析条件,利用剩余条件法,解决物体非自锁问题。  相似文献   

5.
机械效率是判断机械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机械自锁是机械效率小于0的一种情况,很多机械都运用了机械自锁,自锁机构在机械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机械自锁的概念,机械自锁产生的条件及机械自锁的特性,且结合实例对机械自锁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最简单的斜面传动和一种新传动“双渐开线蜗杆传动”,(用力比方法不用功比)发现了传动效率的通解,指出了现有教材和科技资料中的传动效率公式皆为其特例.通过计算机绘图得出了传动效率曲面.分析了自锁和不自锁时传动效率的特性,得出了工程界应当改变的旧观念:如自锁传动效率永远低于50%;自锁的蜗轮蜗杆传动效率永远很低等,和肯定了有厚利可图的自锁传动高效率可比一般的传动效率极大值还高  相似文献   

7.
从密圈弹簧的本构关系分析车窗升降器的开启与自锁特征,揭示了自锁条件下结构参数设计规律,并用实例验证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8.
专业技术     
《苏南科技开发》2006,(3):57-57
手摇人体空间升降悬吊;自锁减速电机;微型自锁电动葫芦;平行轴圈柱齿轮自锁减速器;径向多层定,转子电机(专利号ZL02219508.4);轴向多层定.转子电机(专利号ZL02219507.6)。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电磁式自动平衡装置中自锁力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方法。首先详细介绍了自动平衡头的永磁自锁结构和磁性材料性能,并通过电磁平衡头的永磁自锁磁路分析得到了影响自锁力的主要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动平衡头的三维简化模型,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下配重盘在"步进"过程中的自锁力,总结了"步进"过程中自锁力的变化规律,为驱动电流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提高自锁力的方法;在满足自锁功能的前提下,研究了自锁力对最大角加速度、配重块质量的影响,得到了三者之间的量化关系,并核算了某一配重块质量的平衡头在不同自锁力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角加速度。根据仿真结果,设计了自动平衡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自锁力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大位移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水平段钻具由于欧拉效应失稳后与井壁产生多个接触点,在钻柱与井壁接触点摩擦力的作用下钻柱容易产生自锁现象。分析了水平段钻柱自锁现象产生的机理,建立了钻柱自锁理论力学模型,得出了钻柱自锁的偏微分方程。计算并分析了大位移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自锁现象出现的条件;得出了影响钻柱自锁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避免钻柱出现自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浩  何晓凤  王丙兰  李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4078-14084
利用中国气象局集合预报业务系统GRAPES-EP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的15个集合成员预报产品,基于舞动气象模型,分别通过等权重法和集合平均法得到输电线路舞动发生的预测概率,以2016年11月23日和2018年1月4日~6日的电线结冰数据作为实况,检验两种预测方法的效果,结果发现,(1)等权重法和集合平均法预测出的舞动范围均能覆盖实际发生舞动的区域,均可作为舞动发生的客观预测方法;(2)等权重法预测输电线舞动的报对站比例更高而漏报站比例更低,(3)等权重法预测的日最大舞动概率和日平均舞动概率均较集合平均法预测的大;(4) 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来看,等权重法舞动预测的概率值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集合平均法预测的舞动概率值则具有明显的跳跃性,等权重法应用效果较集合平均法更好。  相似文献   

12.
榨菜加工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涪陵榨菜现行两种加工工艺———风脱水、盐脱水加工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了研究,旨在弄清两种工艺加工中榨菜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榨菜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呈规律性变化,盐脱水工艺其亚硝酸盐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风脱水工艺亚硝酸盐含量呈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规律;榨菜经两种工艺加工成熟后,亚硝酸盐含量低微,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类具有离散时滞的Holling型功能反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Hopf分支问题.由特征值理论得到系统正平衡态局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以时滞τ为参数,得出系统存在Hopf分支的条件及分支附近周期解的稳定性;通过实例验证定理条件和结论的可实现性,利用Matlab软件绘出不同参数值的解曲线,并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敷介质大圆柱面周向共形缝隙列天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半径敷介质导体圆柱表面共形缝隙天线作了实验研究。实验模型为十单元周向线阵,单元分别用屏蔽带线缝隙和矩形波导缝隙.包括等间隔阵和用缩短馈线的方法补偿了往面引起的射线路程差的不等间隔阵,实测方向图大致趋势与计算结果一致。结果表明,缩短馈线的补偿方法对降低旁瓣有效。  相似文献   

15.
圆形贮液池弯矩分配传递无限次的闭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由顶板、底板和圆柱形池壁组成的圆形贮液池在轴对称荷载作用下进行内力分析,池壁上、下端的圆周视为弹性嵌圆结点,用圆柱壳理论计算池壁的固端弯矩,用薄板弯曲理论计算顶板和底板的固端弯矩,从而求得上、下2个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然后用弯矩分配法对结点的不平衡力矩进行无数次分配传递,求得无数次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之和,得闭合解。文中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基于聚类技术提高分类器差异性的方法.通过Bootstrap技术与分类器学习算法训练分类器模型,利用分类器在验证集上的分类结果作为聚类的数据对象;然后应用聚类算法对这些数据聚类,并在每个簇中选择分类器代表模型,以此构成集成学习的成员;最后应用融合方法实验研究了基于聚类技术提高差异性的集成学习性能,并与集成学习方法bagging,adaboost进行了实验比较.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类随机广义集值隐补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其解的存在性及由相应算法得到的迭代序列的收敛性。所得结果改进和推广了G.Isac等人的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stranch)的胃与十二指肠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花背蟾蜍胃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粘膜层较厚,向内形成纵褶,胃腺发达为单管状.肌肉层发达,主要有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花背蟾蜍十二指肠壁由粘膜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粘膜上皮和固有膜突入肠腔形成许多肠绒毛,绒毛内有散在的平滑肌束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固有膜中有管状肠腺,肌肉层主要有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相似文献   

19.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氨酯/钛酸钡(PU/BaTiO3 )杂化材料——不同钛酸钡含量的聚氨酯/钛酸钡杂化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考察了杂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详细研究了溶胶-凝胶过程的机理以及微波辐射后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U/BaTiO3杂化材料中PU和BaTiO3形成了较强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共混;BaTiO3较均匀分散在杂化材料中,同时随着BaTiO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介电常数也逐渐增加。指出了该研究在油气田领域的应用前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nanostructured TiN coatings were fabricated by the reactive plasma spraying,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atings was analyzed by XRD, SEM and 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s are composed of TiN and Ti30 phases, and the coatings have the typical sprayed lamellae structures. The nanoscale grains with particle diameters less than 100 nm are observed in the coatings by TEM, and both fine equiaxed and columnar grains are found simultaneously in the nanostructured TiN coatings. Furthermore, the deformation twins are verified by TEM in the coating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high cooling rate and the non-unifor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plasma j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