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小头木虱亚科(Paurocephalinae)多小型种,易被忽略,但常为重要的林木害虫。母生木虱是我国南方的速生特类木材红花天料木(即母生)的主要害虫,在林虫书刊中,曾被定为 Aphalarasp.。小头木虱属(Pauracephala)在我国记述过三种。P.chonchaiensisBaselli(1928)原记载是根据意大利著名昆虫学家 F.Silvestri 于1924年冬在福州鼓山采去的标本描述的。P.bifasciata Kuwayama(1931)是根据高桥良一(R.Takahas-hi)1920和1924年采自台湾的标本描述的。这二种均为害榕树,且很相似,多作为同种又记载于日本(Miyatake,1964.1965)和越南(Klimaszewski,1969)。苏联木虱专家  相似文献   

2.
为害龙眼的角颊木虱新属新种(同翅目:木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一种为害龙眼树的新害虫,是同翅目(Homoptera)木虱科(Psyllidae)中的一个新属与新种。除用我们1974年冬采自福建及广东海南岛的标本外,福建农学院黄邦侃教授提供了采自漳州和莆田的标本,作者对此深表谢意。模式标本分藏于两处:福建农学院植保系保存副模四对(编以昆虫模式标本014号),余者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角颊木虱属 Cornegenapsylla,(新属) 小型,鲜明种类。体粗壮,头小但横宽,复眼隆凸;头顶中部隆起,具中缝;颊锥发  相似文献   

3.
个木虱科一新属五新种(同翅目:木虱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我国个木虱科一新属五新种,它们是:肖个木虱属Triozidus gen.n.,五加肖个木虱Triozidus acantho panaicis(属模式种)、白桦肖个木虱T.betulus、杭州肖个木虱T.hangzhouicus、黄盾肖个木虱T.flaviscutatus和棒突肖个木虱T.fustiformis spp.n.  相似文献   

4.
为害龙眼的角颊木虱新属新种(同翅目:木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一种为害龙眼树的新害虫,是同翅目(Homoptera)木虱科(Psyllidae)中的一个新属与新种。除用我们1974年冬采自福建及广东海南岛的标本外,福建农学院黄邦侃教授提供了采自漳州和莆田的标本,作者对此深表谢意。模式标本分藏于两处:福建农学院植保系保存副模四对(编以昆虫模式标本014号),余者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作者1988年8月参加贵州科学院梵净山昆虫考察。现将采集的木虱标本,连同我组研究生王象贤、吴鸿所采的及贵州生物所的木虱标本进行了研究和鉴定,共10个种,其中新种7个,已知种3个,后者为贵州省首次记录,它们属木虱总科的木虱科(Psyllidae)和个木虱科(Triozidae)的4个属。文中体长达翅端,头宽则包括复眼。在考察中,曾得到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及杨臣瑾研究员的支持和帮助,谨致谢忱。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木虱总科Psylloiea个木虱科Triozidae的一新亚科、一新属及一新种,即裂个木虱亚科Carsitriinae、裂个木虱属Carsitria和赵氏裂个木虱Carsitria zhaoi。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的木虱至今报道的还很少。很久以前,意大利的F.Silvestri于1924年从福州鼓山采到一种,由F.B.Boselli(1929)定名为paurocephala chonchaiensis。马骏超于1940及1942年从武夷山采得4种,由余凤麟(Yu,1956)作了记述。这4种是:痘点木虱Meta-psyllagranulosa,单线木虱Homotoma unifasciata,武夷木虱H.boheae和长鼻木虱Steno-psyllaproboscidaria。此外有几个已知种的报道,它们是:樟木虱柑桔木虱和梧桐木虱。近  相似文献   

8.
关于鲸虱的研究,在我国尚未见有报道。Lutken(1873)曾记述鲸虱3属11种。1955年Margolis与Bowman相继分别创立了两个新属Neocyamus与Syncyamus至目前全世界报道的鲸虱科Cyamidae共有5属16种。(即Cyamus 12种,Isocyamus,Neocyamus,Platycyamus及Syncyamus各1种。)  相似文献   

9.
丁鲁民  徐友祥 《武夷科学》2002,18(1):311-311
吸虱类的分类在国内开展较少 ,上海的吸虱一直为空白。我们在进行鼠类和小型动物调查时检获出大量的吸虱 ,主要于上海郊区 (县 )的鼠类体外 (黑线姬鼠居多 )采集得到。先后在 7种动物体外检获了大量的吸虱 ,经分类鉴定出 1科 1属 3种 ,报告如下 :多板虱科 Polyplacidae多板虱属 Polyplax Enderlein,190 41.纤雅多板虱 P.gracilis Fahrenholz,1910浦东2 .弯多板虱 P.reclinata (Nitzsch,186 4)嘉定3.锯多板虱 P.serrata (Burmeister,1839)浦东4 .上海的弯多板虱、锯多板虱的侧背片长毛均呈波状弯曲 ,与云南、贵州两省的标本不尽相同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西昌地区主要粉虱种类及寄主植物 为有效预防粉虱的传播蔓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西昌地区主要 粉虱种类及其寄主进行调查采集 通过制作永久玻片 观察测量粉虱伪蛹的典型特征 根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粉虱种类 [结 果]在西昌地区 14 科 22 种植物上分离鉴定出 6 种粉虱 即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棒粉虱属未鉴定粉虱 Aleuroclava sp.、烟粉虱 Bemisia tabaci、孟加拉皮粉虱 Pealius bengalensis、灰粉虱 Siphoninus phillyreae、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其中烟粉虱为害作物占比最多、分布最广泛 是西昌地区为害最严重的粉虱种类 [结论]西昌地区 14 科 22 种植物上有 6 属 6 种粉虱 其中烟粉虱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1.
梨木虱是我区梨树的一种重要害虫 ,由于我区干旱少雨 ,极利于梨木虱发生繁殖。 2 0 0 0年在我区普遍发生并造成很大危害 .近 2年虽然控制了其发生危害 ,但对其详细的发生规律了解未尽。因此 ,2 0 0 2年针对其形态和发生规律做以详细观察记录 ,并对全年防治方法进行总结。1 形态特征及为害状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害虫 ,我区发生种类为疆梨木虱 ,主要危害梨树。 1年发生 5~ 6代。成虫分冬、夏 2型 ,冬型为灰褐色 ,夏型为黄绿色。以冬型成虫越冬 ,卵长椭圆形、黄色或白色。若虫体色多样 ,初孵时为黄白色 ,半透明状、体扁、椭园形 ,以后逐渐变…  相似文献   

12.
非洲伯粉虱Bemisia afer(Priesner et Hosny)隶属同翅目粉虱科,是福州大豆上一种发生较为普遍的小型刺吸性害虫。国外报道于1934年在埃及发现,1970年定名,可为害木薯、红柠檬、散沫花等多种植物,并传播植物病毒,国内对该虫研究尚为空白。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观察,对非洲伯粉虱的形态特征、发生为害习性、田间分布与消长及寄生状况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黑豚体表毛虱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黑豚体表有大量的毛虱,经鉴定为黑豚毛虱(Damalinia black),属食毛目(Mallophaga)、毛虱科(Trichodectidae)、毛虱属(Damalinia).并选用4种药物(溴氰菊酯、阿维菌素、百部、螨净)进行防治.结果溴氰菊酯、阿维菌素对黑豚毛虱驱杀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14.
在整理鉴定福建的飞虱科昆虫时,发现两种是我国首次记录,报道于下。1、黑匙顶飞虱 Tropidocephala nigra(Matsumura)(图1—4)。长翅型雄:连翅体长3.5毫米,体长2.3毫米,翅长2.4毫米。头顶中长为基宽的1.9倍,为前胸背板长的2.2倍;额长约为中部最宽处宽的2.6倍;中胸背板短于头顶和前胸背板长度之和,其他概如属征。头顶、前中胸背板褐黑或黑色,但头顶中脊端部一小段为淡黄,前中胸背板侧脊隆起的  相似文献   

15.
江苏发现B型烟粉虱危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又称棉粉虱、木薯粉虱,1889年在希腊的烟草上首先发现并被命名. 这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虫,可危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菊科、锦葵科等74科500余种植物, 是蔬菜、花卉、烟草、棉花等作物的重要害虫. 该虫可直接刺吸植株汁液,导致植株萎蔫,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 若虫和成虫还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烟粉虱还可在30多种作物上传播70多种病毒病. 据报道,目前中国已有17个省(市、自治区)有该虫发生,并有迅速蔓延和暴发危害之势. 江苏境内迄今尚未见烟粉虱的报道. 2001年3月30日笔者在江苏仪征某花卉生产基地的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上首次发现烟粉虱,经鉴定,其烟粉虱属为害能力较强的B型烟粉虱(亦称银叶粉虱). 室内接虫试验表明:该虫对黄瓜、西葫芦、瓠瓜、番茄、辣椒、茄子、豇豆、落葵等江苏主要蔬菜都可造成危害,并对转基因Bt抗虫棉也有较强的危害. 烟粉虱是一种暴发性的害虫,也是江苏的重点调查监控对象之一. 虽然烟粉虱的扩散途径较多,但花卉的调运是初传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要加强花卉调运过程中的检疫和花卉生产基地的监控,防止B型烟粉虱在江苏境内进一步扩散危害,对已发现烟粉虱的局部地区要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扑灭. 同时要加强江苏地区B型烟粉虱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为防治和治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工绿飞虱Saccharosydne procerus(matsumura)是茭白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地各茭区均有发生,部分地区为害较重,1986-1988年,我们对长绿飞虱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长绿飞虱在孝感地区一年发生4人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7,8月间的1,2代为害最烈,茭白遭长绿飞虱为害后,呈现不规则的淡褐色至棕褐色斑点,严重时螯叶枯死,长绿飞虱天敌种类较多,对长绿飞虱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经药剂防治试验表明:2%叶蝉散粉杀虫效果最好,其次是50%混灭成乳剂和40%氧化乐果。  相似文献   

17.
高温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我国水稻的重要迁飞性害虫。实践表明,褐飞虱的种群消长与气候、食物及天敌等因素密切相关,尤以田间小气候直接影响其繁殖和发生为害的轻重。研究表明,褐飞虱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在一个栽培品种基本稳定的地区,年度间发生程度的级差主要由温度决定,在水稻生长季节主要受高温控制。国内外有关高温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研究虽然较多,但研究多集中在温度对其种群数量变动的生态学影响、高温条件下褐飞虱发育与生殖的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关于高温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机制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笔者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机制开展了下列研究。笔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粘虫、褐稻虱迁飞行为机制的研究”(编号:39130070)中研究了不同高温条件对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产卵量、产卵前期、寿命等  相似文献   

18.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线角木蠹蛾属(Holcocerus)[1],主要为害沙棘的根干部。在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大面积发生,致使沙棘原料锐减,很多工厂被迫停产,给当地的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笔者在辽宁省建平县调查发现,沙棘木蠹蛾除为害沙棘外,还可寄生梨树和苹果树,是我国“三北”地区本地害虫。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末大规模引种沙棘,导致沙棘木蠹蛾暴发成灾,被认为是本地害虫危害引进树种的一个典型例子[2]。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沙棘援助项目的实施,特别是针对非洲沙棘…  相似文献   

19.
应用作用因子组建的生命表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析了吡虫啉、木虱净分别与叶面肥的混剂对橄榄星室木虱自然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木虱净+多微核苷酸、吡虫啉+多微核苷酸、木虱净+15% FeSO4、吡虫啉+15% FeSO4、木虱净和啉虫啉等6个处理区中橄榄星室木虱种群趋势指数均小于1,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对照处理区种群数量以6.39倍的速度增长。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显示,木虱净+多微核苷酸、吡虫啉+多微核苷酸、木虱净+15% FeSO4、吡虫啉+15% FeSO4、木虱净和吡虫啉处理区种群数量分别是对照区的3.18%、3.71%、3.85%、4.75%、6.23%和6.49%,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混配植物叶面肥比单一使用杀虫剂控制橄榄星室木虱种群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报道寄生木虱的2种跳小蜂,其中一个为新种,即密毛木虱跳小虱Psyllaephagusdensicliatussp.nov.标本采自云南省,另一种为梧桐木虱跳小蜂Psyllaephagusstenopsyllae(Tachikawa)系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