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案,通过室内配制与现场施工相接合,确定C50箱梁高性能混凝土优化配合比,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耐久性及配合比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对全计算法等三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混凝土耐久性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普遍存在的对耐久性评价模糊问题,建立了以最大表观密度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通过表观密度和孔隙分布判断所配制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是否与使用环境相适应以及满足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等三方面性能要求。实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对全计算法等三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混凝土耐久性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普遍存在的对耐久性评价模糊问题,建立了以最大表观密度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通过表观密度和孔隙分布判断所配制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是否与使用环境相适应以及满足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等三方面性能要求.实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李其惠 《科技资讯》2007,(20):234-235
本人参与了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预制箱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现场预制施工。该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提高预制箱梁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如何控制高强大体积混凝土裂纹的产生。该工程地处京津粗、细骨料质量相对较差及碱-骨料反应高发地区,施工中又要克服高温、寒冷季节变化困难。我们从原材料、配合比和生产组织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生产工艺及养护,实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体积稳定性差、容易开裂的缺点,从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方法、耐久性指标的控制要点和检测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过程控制,有效提高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为特大桥梁建设过程中正确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引气剂,膨胀剂,缓凝减水剂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种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冻融,抗渗和抗裂性能,满足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要求,为海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耐久性能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占有很大的比例。跨海大桥客运专线快速铁路的出现使高性能耐久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混凝土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桥梁的质量、安全和经济使用寿命。高性能耐久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混凝土成型及养护几个方面。切实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保证我国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建设高质量的桥梁工程。本文就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主要影响因素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分析,重点就高性能耐久混凝土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哈大客运专线C30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抗氯离子渗透、抗裂性、耐腐蚀性、抗碱-骨料反应等指标进行试验,以确定哈大客运专线所用的C3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时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现场施工以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施工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混凝土不仅满足工业化预拌生产和机械化泵送施工、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是一种耐久性优异的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合比上的特点是低用水量、较低的水泥用量,并以化学外加剂与粉煤灰作为水泥、砂石之外的基本组成成分。这些使硬化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少,具有致密的微观和细观结构,抗渗性能优良,因此在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受到普遍重视的今天,高性能混凝土无疑是解决结构耐久性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强混凝土的概念及其优越性,同时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一般设计原则及施工方法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高性能混凝土的指标高、控制严,质量控制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问题。本文结合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点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等环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应采取的措施和施工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和拌和材料的改变,说明了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从而使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体积稳定性、高耐久性、高强度和高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青藏高原的干冷、干热、紫外线辐射强、风速高、干湿交替频繁的自然环境,结合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提出掺入活性粉煤灰和硅粉,使用FDN减水剂和引气剂是解决青藏高原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耐久的有效措施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贵仁 《科技信息》2009,(18):244-245
本文结合天水至平凉铁路桥梁所处的地理环境要求,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为前提,同时考虑高性能混凝土的经济性,对当地原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采用水胶比和砂率进行试配,逐步优化配合比,在达到相同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条件下,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为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与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研究了利用高钛矿渣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磨细高钛矿渣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是完全可行的,磨细高钛矿渣等量取代20~30%的水泥时,可配制出工作性好、经时损失小、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的高性能混凝土,为有效利用高钛矿渣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新颖的非萘系高效减水剂,用其可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该高性能混凝土的坍落度在20cm左右,2h内坍落度损失小于3cm,且抗渗标号达S35以上。在该混凝土中再掺加复合超细粉,测定其Cl^-扩散系数及通过的电量,Cl^-的渗透性必于低档或非常低档的范围,证明了使用该减水剂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具有高强,高流动性,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和良好的经济性等技术性能。一直被广大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重视,普遍认为是21世纪混凝土技术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提出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组成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和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以京沪高速铁路为工程背景,试验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粉煤灰-矿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以及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8.
根据依托工程石首市团山河的桥梁,在建设过程中进行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弹性模量试验和收缩与徐变试验。通过实验研究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结合其各项高性能指标,应选用试验指定的各种配合材料,这些对桥梁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择适宜的配合比与高效减水剂,采用合理的搅拌与成型工艺,依靠优选当地易得的原材料可以配制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桥梁结构物的使用寿命,显得非常重要。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及合格验收等质量控制环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在工地试验室对高频振动配制机制砂C50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选取主要原材料并进行性能指标检测及优选,确定C50机制砂混凝土最佳配合比;对不同搅拌方式配制的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耐久性进行试验对比;使用工业CT扫描来观察不同搅拌方式配制的C50机制砂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特殊的高频振动机理来配制机制砂高标号混凝土,并与普通自落式配制的机制砂混凝土试件对比,发现高频振动配制出的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高于普通搅拌配制的混凝土,其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耐久性得到改善.采用高频振动搅拌制备的机制砂混凝土其内部结构更加密实均匀,整体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