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福州市商品房价格与城市住宅用地的价格组成,从基准地价和宗 地地价分析了影响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因素,探讨房价与地价的关系,提出了提高城市住宅用地利用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山东省2002~2009年的住宅销售价格和住宅用地价格的季度数据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研究房价与地价之间的互动关系.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住宅价格和住宅用地价格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当滞后期为2时,地价对房价有影响;除滞后2期外,当滞后期数为1~6时,住宅价格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非常明显,住宅用地价格对住宅价格则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霍山县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国领  耿亚东 《科技信息》2010,(23):I0387-I0388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家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极力强调保持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利用。建设用地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研究对霍山县这样山多地少的地区更为重要。本文依据霍山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经济发展趋用两种方法研究了其未来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影响城市住宅用地开发潜力的主要因素及其权重,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以昆明安宁市大屯新区为例,进行了住宅用地开发潜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住宅用地和耕地之间的的矛盾日益尖锐。本就耕地的认识、管理及利用等方面分析了农村住宅用地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和加强管理、控制人口数量、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耕地合理集中及建筑形式多样的住宅等5个方面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由现代法律解释学来看,具有当地城镇户口或在当地缴纳社会保障费一定年限以上,且户均住宅建筑用地面积及房价总值在住宅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范围内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时,自动续期70年,免交费用;超过标准且原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时,住宅依然安全使用的,按照不高于所购住宅坐落位置标定地价10%的标准支付,续期以该建筑物的安全剩余寿命为准,且最长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最高年限。  相似文献   

7.
依据沈阳铁西区工业迁出地域34个新建居住区的用地结构、容积率、人口数量、景观特征、服务设施的调查数据,分析2002—2010年期间建设用地类型转化、居住区用地结构,结论是:住宅、道路和绿地成为工业迁出地域主要的景观类型;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更加规则;工业建筑向住宅更新是城市景观的主要转化,绿地景观以草地为主;住宅向垂直方向扩张,低层建筑减少;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密度大;停车位严重不足,道路出行不畅,居住区用地结构需要优化.最后,提出了居住区土地利用优化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8.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既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农村民生问题,又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该文结合多年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实践及本区域农村住宅用地管理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农户等多种形式,深入调查农村住宅用地使用情况,分析当前农村宅基地住宅用地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规范化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生态修复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研究方法,运用GIS与RS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下,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2009年、2013年和2016年太平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格局和空间异质变化,其结果表明:耕地在2009年和2013年为景观格局的基质,水域在2016年为景观格局的基质;斑块数量、优势度、破碎度三个指标变化明显。斑块数量逐渐减少,其中荒草地、住宅用地斑块数量下降明显。耕地、园林地、住宅用地和水域的斑块形状趋于复杂,荒草地的斑块形状趋于均匀,其他建设用地的斑块形状没有明显变化。耕地面积虽然逐渐减少但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园林地和水域的面积逐渐增加,其他用地优势度均减少。耕地、水域、园林地、荒草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的景观破碎度均减小,斑块逐渐聚集,而住宅用地破碎度指数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0.
商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土地级别划分的基础上,根据级差收益递减原理,分析了商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原则,方法和评估模型,并利用铺面租金剥离法测算了铜川市商业用地的基准地价,为铜川市住宅,工业,科教文卫及综合用地地价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人口、家庭、生活方式、环境、生态及高科技对未来住宅建筑的影响.指出应全面考虑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的紧迫感,充分满足社会、家庭和人们对住宅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达到面积小、功能好、设施齐、耗能低、用地少和环境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采用问卷调查法、Logistic分析法,从农户视角分析宅基地流转的原因,探寻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务工距离、社会保障水平、宅基地距城镇距离、宅基地流转政策满意度、宅基地流转收益、人均住房面积等因素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具有明显正向影响,其中,非农收入和宅基地流转收益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正向影响最为显著;户主年龄、宅基地利用情况等因素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具有负向作用.研究认为,农村宅基地流转应基于农户自愿原则,通过提高农民宅基地流转的认知水平和经济意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针对性措施,促进农村宅基地健康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3.
浅析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当前房地产价格全国性的迅速上升,以及空置率的提高,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认为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是由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刺激内需的需要(GDP增长的需要),高额投资回报率与企业投资的低风险,个人投资需求的增长等因素.并且提出要调整住宅供给结构,规范政府行为,从严控制土地供应等措施,使住宅市场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初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我国土地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而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又是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农村宅基地为研究对象,在对河南省诸地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出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宅基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宅基地流转的原则及政策措施,以期为宅基地流转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中部分指标老化给居住小区规划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别分析了城市居住小区户均人口下降、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增大、机动车交通迅速增长、城市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变化对小区规划产生的影响,指出应相应调整《规范》中关于小区规模、道路与停车设施、配套公共设施及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指标,并应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从而使小区规划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采用空间句法,从道路可达性与空间结构认知程度相结合的角度探索武汉市道路网空间结构与住宅地价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武汉市已经形成了以环线为主、中心辐射为特征的道路交通网络,在政府政策、城市规划与基础交通网络建设的引导下,武汉市居住空间正逐步形成团簇状居住模式;可达性较好的区域往往具有较强的空间认知程度,这种建立在道路可达性基础上的空间认知会产生倍增地价的效果,道路空间结构与住宅地价拟合度为0.736.  相似文献   

17.
屯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基本情况是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大,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超大的行政村多.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有利因素有四点,一是自然村多、无人自然村多;二是在农村居民点用地建筑中土坯房、土窑洞等土质建筑多、空闲建筑多;三是黄土广泛覆盖;四是农村人口萎缩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有利因素.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障碍因素有四点,一是农村宅基地私有观念;二是剩余人口安置难;三是村庄内部林地政策;四是资金不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不断的增加,在我国城镇建设用地过度扩大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研究,确定其整理模式.本文以古郊乡为例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模式.通过对古郊乡各村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古郊乡概况及其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古郊乡政府提供的数据,确定古郊乡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几种模式:中心村集聚模式、归村并点模式、滚动推进模式和异地搬迁模式,并且研究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然后从居民点整理的资金来源和人们意愿分析了整理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古郊乡的居民点整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提高古郊乡的整体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迫切-适宜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时空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时空维度特征, 以实现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多目标性为导向, 将不同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归类为整治迫切性和适宜性两方面, 利用迫切?适宜度综合评价与互斥性组合矩阵, 列举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目标差异化时序安排, 构建多目标导向的农村居民点整治空间组织与配置格局。使用该方法, 将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时间迫切性划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和不迫切4个等级, 村庄数量比例分别为12.73%, 28.36%, 24.73% 和34.18%, 空间上表现出迫切性等级由高到低的圈层结构特征; 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空间适宜性划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和不适宜4个等级, 村庄数量比例分别为11.27%, 33.09%, 36.73%和18.91%, 具有明显的空间组团式分布特点; 综合迫切?适宜性等级结果, 形成农村居民点优先整治区、重点整治区、适度整治和限制整治区的时空配置格局, 并提出不同分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目标导向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 研究农民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和主要影响因素。以中部传统农区河南省新乡市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并采用Logit模型分析方法, 从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土地资产三方面构建模型。结果表明, 中部传统农区的农民普遍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宅基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其中见识水平比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更显著; 经济资本和土地资产对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相对不显著。政府应当多从见识水平方面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 如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农民非农就业技能, 以期促进宅基地的有效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