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现实性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写想象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激发学生开展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事物。”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作文提出的新要求。我想语文课标中一再提出想象作文的要求,是由于儿童富于想象,他们有时会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有时会是奇思妙想。要想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发挥儿童这一心理优势是十分重要的。想象作文提出的要求很少,因此尽量减少了对学生的束缚,为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激发兴趣进行想象作文的方法有很多,我在教学上进行了以下的尝试:一、设境想象。所谓设境,就是给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生活体验的同时进行丰富的想象。例如,我在班中组织了一次吹泡泡比赛,学生深入游戏情境,个个兴趣浓厚,他们笑着,吹着,比着,教室成了泡泡的天地,这时我及时启发学生:“现在我们也变成了一个个泡泡,我们多么快乐呀!”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中,把自己想象成了泡泡,他们的思维在活跃起来,写出的作文自然十分有创意:“吹着,吹着,我的身体慢慢变轻,也同泡泡一同飞上了天空,我飞呀飞呀,飞到灯旁,和它比比谁亮,飞...  相似文献   

3.
想象、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艺术就是创造,要创造就离不开幻想与想象,音乐中的想象能充分发挥人的感知力、想象力、创新力。音乐在培养人的能力与创新方面具有其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美术高等教育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心理学的规律和原理,将基本功的训练置于创造性的学习背景之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和方式观察事物,通过想象来加工感性材料以及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媒介表现事物,创设一个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3-6岁的孩子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幻想,他们的思维不受约束,十分灵活,常常会有很多稀奇古怪、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的想象虽然稚气,却很丰富。曾经有一位大学教授在大学里对大学生进行一次想象力测试: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什么提示也没有,然后问大学生这些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1.艺术感觉的内涵是什么?这对于察悟作家的创作心态和研究文学的本质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感觉可分为两种形态:真实感觉和想象感觉。想象感觉是主体凭以往的真实感觉经验推测和设想出来的感觉。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而艺术感觉则是审美化的想象感觉,它来自于一般感觉经验又超越一般感觉经验,是一种包孕着艺术内容和作家个性特点的想象感觉,它主要体现在主体时感觉对象的情感介人和情绪体验上。换一种方式说,艺术感觉是一种“以感觉和体验为基础,以情绪和情感为动力,以想象和幻想为主要方式的、直观的然而富于理性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7.
科普漫画     
“幻想”,意为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科幻漫画在漫画创作中也是独树一帜的。80年代的《幽默大师》中就已开辟了“拍脑袋发明”栏目,专门发表幻想类作品。  相似文献   

8.
陈道锋 《科技资讯》2006,(22):149-149
小学生心理学表明: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 可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1、生活是想象作文的基础;2、想象要合理、丰富;3、想象要创新。  相似文献   

9.
林素萍 《科技信息》2009,(9):251-251
在过去无法避免的应试教育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发展更为重要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耳濡目染所形成的。这也表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产生主动探索的意愿,从而使他们逐渐地、自主地形成创造性思维。那如何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呢?以下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由玄幻到奇幻:《庄子》、《法华经》幻想思维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庄子》是以“玄幻”为其表达方式的,这种中国本土的幻想思维和《法华经》的奇幻表现相融合,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叙事文学幻想因素的发展。通过对这二者的比较,可以从中清理出中国本土想象在和外来想象结合而最终形成中国式幻想文学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陈鹤琴老先生曾经说过:“爱美是儿童的天性,当儿童跑到一个优美的环境里面,看看四周是苍翠的树木,鲜艳的花卉,还有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又是美丽的图片,试想他会不会发生一种美感和愉快的情感。”学前儿童在认知、记忆、想象、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已初步得到发展,在审美方面有自己独特性,他们对周围一切事物都能发生兴趣,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本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想象与艺术     
一个事物是不是艺术作品,关键不在于事物本身的特性。而在于想象的参与。艺术的生成是想象参与的结果,尤其是欣赏者的想象的参与才使艺术最终成其为艺术。无论是艺术意象的生成,或是艺术的整体性把握,还是艺术中的陌生化,都离不开想象,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  相似文献   

13.
现代编辑思维活动的主要特点有多为性、发散性、灵活性、严密性等。本文重点论述要培养编辑的思维能力,就要建立合理的思维能力结构,具体来说一要有探索措神,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对事物分析与综合的习惯,利用已有的知识,撬开未知的大门,对事物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鉴别、想象、联想、力图向新方向,新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匮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有危机感,突破应试思想的束缚,在荇种创造性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指导感受“想象”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晓枫 《科技信息》2007,(7):195-195
幼儿期正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丰富,是个体创造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时期。游戏是幼儿的主动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活动就是其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基础。本文对幼儿游戏中的创造性与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学生学习写话,是他们写作的起始之步,也为三年级开始的写作打下了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将写话列入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指出:“在低年级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怎样才能使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学好写话,并为下一学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斯蒂文森的儿童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中著名的儿童诗,包括以下内容:可爱的童心童趣,使身边平淡无奇的日常事物兴味盎然;天真的想象和幻想使平淡的生活富有生气;儿童对规矩的不满与守规矩;纯真的感恩之心与爱心。这些,都是可爱的童心的表现,可以说童心是太阳,为一切披上了诗意的金辉。  相似文献   

18.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左右对称的两半球有着明显的分工,左脑主管逻辑思维,而脑主管形象思维;同时,分属左右两半球的人脑四个定位区——储存区、判断区与感受区、想象区,则分别承担着记忆、思维和观察、想象的任务,如果想象区长期得不到使用,想象区的功能就会萎缩。中学生天性活泼,好幻想,在他们身上,天然地贮存着想象创新的潜能;而文学作品形象的间接性特点,又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想象创新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9.
项健秀 《科技资讯》2011,(22):205-205
孩子富有求知欲望,对众多的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他们的心理特点,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认知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幼儿掌握语言不能与认识事物脱节。创设早期阅读环境,培养幼儿语言发展能力,让幼儿学习产生向往,热爱学习,使学习变得有趣,能大胆讲述,提高幼儿认知力、审美感。在阅读活动中,安静舒适的环境,轻松愉快的氛围,丰富多样的材料,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感受文学语言美,能动的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文学语言美的体验,激发幼儿产生积极的联想和创造性的想象,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并让幼儿感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讨论了在金属与合金凝固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由此论证了创造性思维在促进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