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放射性废物处置中的地质学问题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是一个涉及放射性化学、原子物理、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土木工程学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由于处置库建设的主体工程是地质工程,因此地质工作在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基础上,结合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工作中的经验,指出了低中放射性废物和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工程中地质工作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强调了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物岩石、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等地质工作在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岩体渗透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基岩地区,研究地下水运动特征和污染物迁移的前提条件是研究基岩介质中裂隙的分布特征和裂隙岩体的渗透性能,其中包括导水裂隙优势方位研究、基岩裂隙水的活跃带分布研究和基岩裂隙渗透参数的计算。为此,结合我国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场丰富的地质资料,对该处置场裂隙发育分布特征、导水裂隙优势方位及其渗透性参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和计算发现,基岩裂隙水活跃带是核素向外界迁移的活跃通道,某低中放废物处置场内的导水裂隙有一个优势方位。并且还求出了某低中放废物处置场基岩裂隙的渗透系数张量。  相似文献   

3.
大坝坝基水质与渗流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水文地球化学原理,对坝基水质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基水化学场是坝基渗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pH值、化学成分和化学类型的形成均受制于坝基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可依据水质的特征将坝基划分出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即强径流带、缓径流带和孤立水体带。  相似文献   

4.
特征、事件和过程(简称FEPs)分析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性能评价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基于瑞典SKB FEPs数据库,论文利用特征、事件和过程分析方法,结合我国甘肃北山地区实际情况,修正、排除和增加了FEPs,列举了适合于北山高放废物处置库系统的FEPs,对我国高放废物处置系统性能评价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与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废物是具有传染性的危险废物,处置不当,会成为传染源,会给城市和社区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介绍了医疗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方法以及对医疗废物焚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如何安全处置高水平放射性废物是科学、技术和工程界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本文介绍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方法,废物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的建设及其实验进展,重点讨论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处置库场址地质演化的精确预测、深部地质环境特征、多场耦合条件下(中高温、地壳应力、水力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辐射作用等)深部岩体、地下水和工程材料的行为、低浓度超铀放射性核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与随地下水迁移行为、处置系统的安全评价等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地下处置放射性废物的几个关键问题,通过对处置场所的选择、岩石渗流及放射性核素与岩石的化学反应等问题的论述,揭示了放射性废物地下处置室的安全性取决于对央事地下水尖流的有效阻滞。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地下处置放射性废物的几个关键问题.通过对处置场所的选择、岩石渗流及放射性核素与岩石的化学反应等问题的论述,揭示了放射性废物地下处置室的安全性取决于对岩石中地下水渗流的有效阻滞.  相似文献   

9.
郑乐 《海峡科学》2014,(6):52-54
2003年“非典”以后,福建省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能力有所提高。该文结合福建省医疗废物处置现状,对目前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寿光市位于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境内拥有类型丰富的湿地资源,但前人对该区湿地的研究较少.论文从湿地系统的非生物组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和生物组分(湿地动、植物)两方面,分析了寿光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组分特征;根据湿地系统生态组分的差异,又考虑到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将寿光市湿地系统划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苇地、滨海湿地(潮上带、潮问带和潮下带)、人工水域(水库、水渠、湾塘)、人工盐沼(盐田及虾、蟹池)和人工芦苇湿地等类型,论文以湿地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为主线。绘制出寿光市湿地系统的能流模型图。进而分析了湿地的营养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前辐射净化技术在一些先进发达的国家中,已成为环保技术领域内最有希望和前途的方法之一。我国国家科委也已将辐射净化法处理“三废”技术的研究,列为“七·五”攻关项目。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辐射净化法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辐射净化技术的优越性及可能的工艺流程;辐射法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放废物在数千年的人类生存环境中仍然存在危害性,目前基于非能动安全所提出的地质处置方案是高放废物安全管理的首选策略,其安全评价的时间尺度高达万年,处置库场址的申请和建造的审批重点在于长期安全性的论证。因此,地质处置的安全评价系统需要简化,以便于计算和预测,从而提高安全评价结果的置信度。介绍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研究进展、地质处置的非能动安全及核技术的安全管理启示。鉴于地质处置安全的不确定性,引入了安全监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陇东地区粘土岩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围岩的选择至关重要,各有核国家都对处置库可能的围岩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国外经验和国内前期研究成果来看,我国粘土岩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建设中重要的候选围岩之一.对陇东地区进行了地质调查,介绍了该地区的区域构造和区域地质特征,重点对该地区的粘土岩的基本性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粘土岩真密度在2...  相似文献   

14.
用于核废料处理的岩盐溶腔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各国研究成果,分析岩盐的蠕变、渗透、防辐射力学效应、盐腔内卤水的热膨胀等力学特性、以及盐层倾角、岩盐溶腔围岩的应力和应变,溶腔的几何形状和溶腔顶板稳定性等影响岩盐溶腔稳定的主要因素,可知岩盐溶腔用于核废料处置是安全的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利用测线法对地表节理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JSR(jointing structure rating)指标的地表岩体质量评价方法.以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北山预选区地表岩体为研究对象,利用JSR指标对芨芨槽、算井子和新场地段地表岩体进行节理发育程度和地表岩体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芨芨槽地段地表岩体比算井子地段节理发育程度低,地表岩体质量等级高,从而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场址比选提供依据.同时研究了JSR指标与传统Q指标的定量关系,并修正了JSR指标的分级范围.  相似文献   

16.
核废物处理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国际上关于核废物处理的一般技术和途径,以及最新的处理方法。结合我国的核能发展情况探讨在核废物处理方面我国今后应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油气田放射性异常模式及其机理,是油气田放射性勘查的重要理论依据。勘查实践表明,油气田的放射性异常主要为环状式,有时为线状式;顶端式则很少出现。文章对环状异常的机理作了较详尽的讨论,对线状式和顶端式异常也作了说明;还对放射性方法勘查油气田的优势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