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溶液缩聚合成了超支化聚酰胺,制备了超支化聚酰胺负载铂纳米簇杂化膜催化剂,对比新鲜和使用11次后的杂化膜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苯加氢反应中的活性寿命问题,并结合了透射电流(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杂化膜型催化剂比传统粉末型催化剂寿命更长、活性更好;在杂化膜型催化剂中,使用超支化聚合物作为贵金属的载体,比线性聚合物作载体时苯的转化率高.起主要催化作用的可能是杂化膜表面的铂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2.
超支化聚合物及其纳米具有众多的官能团和高度支化的三维立体结构,显示出与线型分子完全不同的性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文章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纳米聚合物缓释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首先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自由基活性聚合合成超支化聚合物,随后向超支化聚合物中加入甲醇,通过加热、冷却过程即可制备纳米聚合物颗粒的甲醇分散液,方法简单、无需自组装。所制备的纳米缓释材料结构稳定均匀,具有较高的疏水物质的装载和控释能力,可应用于医药生物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超支化聚碳硅烷是一种新型有机硅超支化聚合物,具有高流动性、化学惰性、热稳定性等优点,分子中存在纳米空腔和大量活性端基,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集中探讨了发散法合成超支化聚碳硅烷的研究进展,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并对超支化聚碳硅烷合成的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N,N’-双(8-羟基喹啉基-5-亚甲基)哌嗪,并与铝离子配位形成了新颖的超支化配位聚合物,进而自组装成了球形纳米粒子.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和纳米粒子的形态分别通过ESI-MS和TEM证实.粒子的大小及其分布通过测量TEM照片上的数百个粒子得到,结果表明粒子的大小分布较窄.同时发现纳米粒子形成依赖于配体和铝离子的比例.我们测定了这种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光致发光性质,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ABb型缩聚反应体系为主从理论角度较为系统地对超支化高分子近年来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重点指出了统计力学、热力学、微分动力学方程、反应动力学和分子模拟等一些理论方法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这些理论研究工作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超支化高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为合成具有指定性能的超支化高分子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从而可为全面研究超支化高分子的结构特征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利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三元自缩合乙烯基聚合反应中超支化高分子的二次回转半径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在模拟中,重点考察了2类活性基团的反应活性、引发单体的数量分数、引发核的配比及其官能团数等对超支化高分子二次回转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2类超支化高分子的尺度有着显著影响,因而可以通过调节相应的反应参数对超支化高分子的结构和平均尺度等相关特征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以超支化聚缩水甘油为核、氟碳链为臂的超支化聚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作为核的超支化聚缩水甘油是以丙三醇为起始剂、缩水甘油为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引发下阳离子开环聚合得到的.全氟辛酸酰氯由全氟辛酸与亚硫酰氯在DMF的催化下反应得到.利用聚缩水甘油的大量端羟基,将氟碳链接入聚缩水甘油中,得到了全氟端基超支化聚合物.这种全氟端基超支化聚合物其合成方法简单,结构独特:内核为亲水性,外臂疏水疏油,而且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有利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三羟甲基丙烷和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合成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8-[4′-丙氧基(1,1-联苯)-氧]-辛酸为封端剂对超支化聚酯进行改性,采用羟值滴定确定封端率。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NMR)对改性前后超支化聚酯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所合成超支化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封端剂的最佳用量为聚合物中羟基物质的量的1.05倍,在此条件下,超支化聚合物封端率达到92.02%;改性前后聚合物化学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改性后聚合物玻璃化温度显著升高,且聚合物物相由无定形态转变为晶态与非晶态共存。  相似文献   

9.
聚对苯乙烯撑型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淬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Heck缩聚反应合成了2种以三苯胺为核的"A2 B3"聚对苯乙烯撑型超支化共轭聚合物.通过FT-IR,1HNMR,GPC和TGA等测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此类超支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表征了聚合物的光化学性能,并首次对含硝基芳香烃淬灭其溶液荧光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此类聚合物不仅合成较为容易,检测的灵敏度也较高,是一类潜在的检测含硝基芳香烃爆炸物的荧光传感器材料.  相似文献   

10.
多检测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在超支化聚氨酯表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示差折光指数(RI)/直角激光光散射(RALLS)/示差粘度(DV)三检测联用技术在25℃的四氢呋喃(THF)中对超支化聚氨酯及与其结构类似的线性聚氨酯进行了表征.比较了超支化聚合物和线性聚合物lg[η],lgRg与lgMr的关系,计算了超支化聚氨酯的结构因子ε.结果表明,超支化聚合物具有较低的特性粘数([η]),较小的旋转半径(Rg);超支化聚氨酯不符合普适标定规律.  相似文献   

11.
端丙烯酸酯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固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超支化聚合物端基反应性能进行研究,可为其在热固性树脂中的应用提供指导。以丙烯酸为反应试剂,对端羟基脂肪型超支化聚酯进行端基改性,以高的收率及反应程度得到了端丙烯酸酯基超支化聚酯。研究了改性聚合物的紫外光固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空间位阻的影响,单独改性聚合物的端基反应程度很低;在其中加入活性稀释剂丙烯酸羟丙酯后,端基的反应能力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全氟端基星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全氟端基星型聚合物与线形聚氨酯共混,掺入高氯酸锂制成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并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差热分析、扫描电镜、交流阻抗谱等测试方法对电解质体系的溶盐性能、热性能和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全氟端基星型聚合物是由全氟辛酸酰氯在作为核的超支化聚缩水甘油表面接枝得到.结果表明,含有全氟端基星型聚合物的固体电解质有更好的溶盐和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13.
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表征及其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氯乙酸乙酯和二乙醇胺为原料,利用先低温后高温的"二步法"制得新型的超支化聚(胺-酯).元素分析、FTIR和MS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反应阶段合成了预想的单体,高温聚合反应制备出超支化聚(胺-酯),合成反应过程中没有凝胶产生.进一步研究了聚(胺-酯)上端羟基与马来酸酐、丙烯酰氯的功能化反应,FTIR结果表明在超支化聚合物末端成功引入了双键.  相似文献   

14.
聚酰胺-胺(PAMAM)型树枝状大分子聚合物是一类高度支化的聚合物,其不但内部具有空腔,而且表面有大量可供修饰的官能团,可以通过聚乙二醇化、乙酰化、糖基化和氨基酸等官能团化的表面修饰,来中和其表面的阳离子电荷并改善其树枝状大分子的生物相容性,也可与药物、质粒DNA、寡核苷酸和抗体等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与传统的线性高分子相比,PAMAM树枝状聚合物具有生物降解性、非免疫原性和多功能性等优点,是促进其在药物递送、转染、肿瘤治疗以及具有高度精确度和选择性的诊断应用中的关键因素.PAMAM树枝状聚合物在医学领域、膜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该聚合物在药物递送、基因治疗、诊断成像、光动力学治疗和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等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纳米TiO_2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详细介绍了玻璃类、金属类、吸附剂类、陶瓷类、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对纳米TiO_2进行负载改性以及表面光敏化、表面酸化、半导体复合、贵金属修饰、元素掺杂等对纳米TiO_2进行掺杂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在今后TiO_2改性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OLED材料研究的飞速发展,超支化电致发光聚合物被认识到具有易于一步法合成、树形结构以及分子内和分子间作用力小的特点,有利于提高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目前超支化聚合物在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正在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具有活性端羟基的AB2型超支化聚(胺—酯)与乙酸酐的反应动力学,讨论了聚合物浓度、温度、搅拌速率等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体系在超支化聚合物介质中,致使动力学行为明显偏离经典的二级反应曲线,用反常扩散理论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的改性及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链长的十四酰氯和十八酰氯对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MHBP)的端羟基进行原位端基改性,制备出2种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黏度法等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行为及其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其热分解反应不是一级反应,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与末端烷烃链的长度有关,用Ozawa法求出了热分解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9.
根据超支化高分子生长的空间位阻效应,通过利用简单的统计模型分析了ABg型反应体系在临界生长代数时形成缺陷结构的物理过程,进一步给出了临界反应代数与官能团之间的关系,扼要地讨论了超支化高分子的折光指数随生长代数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多氨基超支化聚合物三元体系为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PAN/HBP复合超细纤维,探讨了聚丙烯腈浓度、超支化聚合物含量、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和推进速度等因素对复合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PAN浓度和增加HBP含量,都会使纤维直径增大;静电纺丝电压增大,可以减小纤维直径;适当的接收距离和推进速度才可以获得直径细而均匀的纤维.通过对PAN/HBP复合超细纤维的氨基含量测试和FTIR分析,进一步证实了PAN/HBP复合纤维表面和内部氨基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