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球体内PCM接触熔解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个更能准确地描述相变材料在球内接触熔解时两相界面形状的数理模型,并求解得到了液膜厚度分布及相变熔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与实验对比表明,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整个接触熔解过程。  相似文献   

2.
意识研究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知科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广泛承认,但是关于意识是什么这一研究前题,还没有达成广泛共识。本文从列举和分析意识研究的特殊困难出发,研究意识在进化中的作用,意识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数学根据,进而提出关于意识机制的机器可实现的模型,通过意识的机器实现解决“意识是什么?”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片上多处理器/多核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机器级语言的并发程序(低级并发程序)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低级并发程序的验证问题也成为程序语言领域一种新的挑战.并发程序安全性验证领域现有的工作多数是针对高级语言、规范或者演算,而针对机器级语言的甚少。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低级抽象模型.文中描述一种可验证的低级并发编程模型P-PMCC.P-PMCC程序是一个扩展的P/T网系统,其网结构用来刻画低级并发线程(原子的顺序汇编级代码)之间的并发关系.P-PMCC程序的验证采取模型检查和定理证明相结合的方法,分开考虑并发行为与顺序线程的规范和验证:前者借助于Petri网领域已有的方法,后者则借助现有的顺序程序的正确性证明方法。P-PMCC程序也可以看作并发程序的一种可验证的低级中间表示.  相似文献   

4.
由于遗传算法为满意优化模型提供了有效的寻优算法,本文对简单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列车运行调度指挥系统满意优化模型,对主要步骤及主要参数进行了描述和设定。  相似文献   

5.
线性定常系统特征模型的证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斌  吴宏鑫 《中国科学(E辑)》2007,37(10):1258-1271
研究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建模问题,证明了多输入多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模型可以用二阶时变差分方程组描述,并且刻画了特征模型的建模误差,在系统不含零实部极点的情形下,在稳态和暂态时建模误差分别为0和O(h),一般情形下,分别为O(h^2)和D(h).该证明表明特征建模与一般模型降阶方法是本质不同的,特征模型是把高阶模型的有关信息压缩到几个特征参量之中,并没有丢失系统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已有的知识创新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研究知识创新问题。完善了知识创新的机理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说明,指出知识创新的原理和作用;在对其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用Markov模型描述了企业的知识创新过程,分析了影响知识创新的关键因素——隐性知识;并提出了有关知识创新的相应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7.
摘要本文在虚拟计算环境之上,研究支持具有自主能力、高并发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开发方法,在已有的基于进程、面向并发的编程模型中引入实体建模机制,扩展出一种兼具进程和自主并发实体的程序设计模型ConEntity,并给出了形式化定义和描述.ConEntity模型具有表达性、并发性和可伸缩性的特点,能对虚拟计算环境资源高效、透明访问.通过扩展Erlang/OTP将其实现为Erlang语言设施UniAgent.本文的模型为在虚拟计算环境上快速直接构建具有自主、高并发能力实体的新型互联网应用提供了模型和语言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知识库更新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寻找高效的实现方法,为此人们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代数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质和实现方法,文中给出了基于规则知识库更新的代数方法.首先讨论了如何把知识库更新和协调性检查转化为代数问题.知识库中的规则用Petri网来表示,事实用Petri网的标识表示,这样把知识库更新和协调性检查转化为Petri网的可达性问题.在做了这个转化以后,协调性检查就变成了可达性问题,可达性的判断可以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同样,矛盾性检查也可以用代数方法实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规则命题知识库的更新方法,以及扩充逻辑程序知识库的更新方法,和相关的工作进行比较,所提出的方法更实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文中针对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提出了一种四面体模型.该模型用4个刻面分别描述了一个非结构化数据的基本属性、语义特征、底层特征以及原始数据等组成元素,并描述了这些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了四面体模型的实现结构以及数据操作语言.四面体模型能够实现各类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的、集成的以及关联的描述,并能够支持关联检索和数据挖掘等智能检索服务.最后给出了一个视频样例库中数据的描述与操作实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共识度水平的研究项目评估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交互式群决策方法考虑大型科研项目评估决策问题,使用共识度的概念描述交互式决策的结果。给出了基于共识度水平的项目评估决策流程;针对现有共识度计算使用专家意见最大距离的局限性,提出一种使用专家平均距离来描述共识度的模型。最后用一个算例来说明模型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