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孢子虫(Sarcocystis)是一类专性异寄主球虫。Levine(1986)列出122种肉孢子虫,中间寄主和终末寄主都已研究清楚的仅有56种。寄生于水牛肌肉组织中的肉孢子虫现知有二种:梭状肉孢子虫(Sarcocystis fusiformis)和莱氏肉孢子虫(S. levinei)。最近,我们对昆明市农贸市场上的水牛肉采样检查,共查50头水牛,每头检查14个部位,肉孢子虫的感染率为100%。发现三种不同形态的肉孢子虫包囊,一种为梭状肉孢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区水牛的住肉孢子虫至少有两种,分别以猫和狗为终末寄主。很可能分别是梭形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fusiformis)和莱文氏住肉孢子虫(S.levinei).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市售猪肉中肉孢子虫(Sarcocystis)的感染情况和病原种类,随机采集164份洛阳市区不同超市和菜市场销售的新鲜猪瘦肉,利用直接压片镜检法进行肉孢子虫包囊的初步观察。提取包囊阳性肉样的基因组DNA,用基于18S rRNA序列的肉孢子虫属特异性引物,对阳性样品基因组DNA进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采集的164份样品中,镜检肉孢子虫包囊阳性44份,总检出率为26.8%,多为轻度或中度感染。肌肉中包囊呈棒状或梭形,大小为(367~1 976)μm×(176~246)μm。镜检阳性样品用巢式PCR进一步鉴定,均为阳性。从中挑取阳性样品21份测序,所测得14份样品的18S rRNA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中米氏肉孢子虫(S.miescheriana)序列相似度最高,达99%以上。说明洛阳市区市售猪肉中肉孢子虫感染率高,感染主要虫种为米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4.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福建水牛的肉孢子虫形态,证明有两型的孢囊。大型包囊的原级囊壁有菜花状突起,顶端呈树枝状分支,内有环纹小纤丝、微管和电子致密颗粒,经鉴定是梭状肉孢子虫(Sarcocystis fusiformis)。小型包囊有两种,其中一种的囊壁外侧有倾斜的放射状突起条纹,其原级囊壁具有斜状突起的绒毛,鉴定为李氏肉孢子虫(S.Levinei),另一小型包囊的囊壁光滑,无放射状条纹,囊内隔板不明显,所含的慢殖子较少,与李氏肉孢子虫有明显差异,故暂不定种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了解龙街乡小兽类哺乳动物分布及蠕虫寄生情况。方法:鼠笼、鼠夹或投药捕获小兽分类鉴定,解剖检查蠕虫寄生情况。结果:共捕获小兽475只,小兽以黄胸鼠为优势种(44.84%),蠕虫总感染率为53.89%。结论:该乡小兽蠕虫感染普遍。  相似文献   

6.
隐孢子虫病为人兽共患病。作者于1986年10月至1988年8月对川西北草地若尔盖、红原、壤塘、康定4县10个牧场(乡)188头牦牛的粪便进行检查,首次在我国牦牛体内发现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感染率为48.9%(92/188)。患腹泻牦牛的感染率[100%(20/20)]高于非腹泻牦牛[42.9%(72/168)];犊牛感染率[46.8%(66/141)]低于成年牛[55.3%(26/47)];不同地区牦牛的感染率亦有差异。在调查牦牛隐孢子虫的同时,检查黑白花奶犊牛19头,藏系绵羊80只,罗姆尼绵羊30只,成都麻羊51只,均未发现隐孢子虫。文中叙述了牦牛隐孢子虫的基本形态大小。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猪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虫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调查了荣昌、大足、壁山、永川、江津、合川、潼南、垫江及涪陵等9个县14个猪场共1 790份粪样.掌握了重庆市猪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①14个猪场均感染了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16.93%,阳性率最高的猪场为43.48%;仔猪感染率为12.52%,后备猪为22.26%,种猪为17.72%.②经鉴定,所获虫体为猪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uis).  相似文献   

8.
了解贵州省野生青蛙和蛇类自然感染曼氏裂头蚴的情况。方法:从我省贵阳、安顺、惠水、织金及水城5个地区捕捉野生青蛙和蛇,进行解剖检查和镜下鉴定曼氏裂头蚴,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野生青蛙裂头蚴的自然感染率为18.04%(882/4 888),感染强度为1~41条;野生蛇类的自然感染率为24.04%(25/104),感染强度为1~212条,其中,以乌梢蛇和王锦蛇的感染率较高。结论:蛙、蛇体内裂头蚴感染率高,与我省裂头蚴病不断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俗,保护野生蛙和蛇对预防裂头蚴病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成都市、合川县、乐至县猪细颈囊尾蚴的感染率为36.30—82.75%,感染强度为1—264。感染初期蚴虫主要寄生于肝脏,后期主要寄生于网膜;寄生于犬体的细颈囊尾蚴的成虫——泡状带绦虫,感染率为25—38.8%(屠场附近),犬人工感染细颈囊尾蚴后,在第62—64天开始排出成熟孕节,排出孕节的动态呈波浪式并有明显的季节性,以3—5月和9—11月为高峰,严冬和盛夏很少排出;调查的55头阳性猪,因细颈囊尾蚴寄生,平均每头减少肉重0.35kg,足油0.5kg,我省每年出栏生猪约6千万头,按30%感染率计,每年全省将损失2千多万元人氏币。该研究为防治猪细颈囊尾蚴病(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自治州部分地区犬寄生蠕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4年10-11月在自治州尉犁县、博湖县、州种畜场对57只犬应用氢溴酸槟榔碱下泻法,进行了寄生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经鉴定检出虫体4种,隶属2科4属。其中泡状带绦虫感染率24.56%;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21.05%;犬蛔虫感染率12.28%;多头绦虫感染率7.02%。根据调查结构兢定泡状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1.
肉质性状是畜禽最主要的经济性状.为阐明九龙牦牛(Bos grunniens)肉质的特性,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九龙牦牛(n=107)肉的部分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5岁犊牦牛背最长肌的蛋白质、肌内脂肪(IMF)和肌红蛋白(Mb)含量、剪切力等均显著低于成年牦牛,而这些指标在成年公牦牛与成年母牦牛之间差异不大.不同年龄成年九龙牦牛背最长肌IMF含量接近,提示其IMF沉积受年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牦牛背最长肌剪切力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与成年黄牛相比,牦牛背最长肌IMP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熟化后p H下降幅度小.本研究还建立了九龙牦牛肌肉双向电泳方法,为阐明肌肉差异表达蛋白提供了方法.九龙牦牛肉的蛋白质、IMF和Mb含量以及剪切力等与黄牛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开放条件下饲养的小鼠,体内肠道蠕虫的寄生十分普遍,感染率可高达75%以上。为了探讨在开放饲养条件下对寄生虫控制的可能性,我们对肠道蠕虫高感染(91.3%)的远交群普通昆明品系小鼠进行了有效药物筛选,并作了笼具、垫料、饲料处理对控制寄生虫感染的防治试验,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86~1987年在龙海县调查了华支睾吸(Clonorchis sinensis)的各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汶沼螺 (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的感染率为 0.6%,6月份是汶沼螺的感染高峰。6种淡水鱼类和虾类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其中麦穗鱼(Pseudorabora parva)感染率为44%,沼虾(Macrobrachium superbum)感染率为1.3%。猫的感染率为33%~53%。用从阳性汶沼螺逸出的华支睾吸虫尾蚴人工感染米虾(Caridina nilotica gracilapes)的实验结果表明,后蚴在米虾鳃部及附近肌肉内成囊,发育 26~33 d成熟。用此成熟囊蚴感染一阴性小猫获得成虫。  相似文献   

14.
厦门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人体脑炎病原—广州管圆线虫在厦门地区的存在与散布情况。结果证实褐家鼠和褐马云玛瑙螺分别是该地区本线虫的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其自然感染率分别为31.8%和34.1%;感染强度分别是平均13条成虫和24条幼虫。感染期幼虫在玛瑙螺体内以肺组织含虫率最高(72.0%),还讨论了生物和环境因子与本线虫自然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在福建省龙岩市解剖52只圈养麻鸭,检出寄生蠕虫9种,感染率分别为:鸭对体吸虫3.85%、宫川棘口吸虫3.85%、似椎低颈吸虫1.92%、细背孔吸虫1.92%、分歧单睾绦虫5.77%、美丽膜壳绦虫13.46%、冠双盔绦虫3.85%、鸭瓣口线虫5.77%、裂刺四棱线虫48.08%,总感染率为 61.54%,平均感染强度为11.75条,其中以裂刺四棱线虫最高。该群落中寄生蠕虫分布型有5种为聚集分布,4种为随机分布。优势种为裂刺四棱线虫,辅优势种为美丽膜壳绦虫和分歧单睾绦虫。优势度和感染指数亦以裂刺四棱线虫为最高。群落中的两两种对间显著亲和与正关联的种对有1对(P<0.01),负关联达显著水平的有7对(P<0.05)。  相似文献   

16.
报道福建家猪和宁夏绵羊肉孢子虫(Sarcocystis)的形态,以光镜观察表明福建家猪肉孢子虫的包囊壁具有厚的放射状条纹,电镜证明包囊仅有一层原级囊壁,该壁具有许多倾斜状突起的微毛和其微毛内含15~80对的微丝,经鉴定是猪米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miescheriana Kuhn,1865.宁夏绵羊肉孢子虫的大型包囊证明有原级和次级两层囊壁,其原级囊壁具有菜花状分瓣突起的微毛,鉴定为柔嫩内孢子虫.S.tenella Railljet,1866。  相似文献   

17.
某医院1994 全年出院患者9063例,发生院内感染575例次,总感染率为6.34%,其中内科(7.02%)外科(6.89%)和儿科(5.98%)感染率为高,内科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为主,外科、儿科和五官科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妇产科以泌尿道感染为主。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其次为胃肠道、皮肤软组织。下呼吸道感染以一、二、四季度高发,皮肤软组织感染以二季度高发,其它部位感染在各季度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甲苯咪唑糊剂,剂量分别为22mg/kg,33mg/kg,口服三天,驱除猫自然感染的喇叭钩虫(Ancy los toma tabae forme)有高效。22mg/kg剂量疗效最高(精计驱虫率95.5%,虫体减少率98%)。同一产品,剂量分别为11mg/kg,22mg/kg和33mg/kg,对驱除自然感染的猫弓首蛔虫(Toxocara cati)疗效达100%。11mg/kg和22mg/kg,对常见丝虫一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有高效。实验过程中,所有的猫均未见毒副作用或临床病状。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用的猫,大部分来源于控制饲养的和随机来源的猫。这些动物,几乎都存在各种肠道蠕虫感染。在将这些动物作为无病实验动物进行研究时,适当地治疗这些感染是关键的一步。甲苯咪唑(甲基—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盐酯)是一种苯并咪唑的衍生物,已作为一种广谱抗蠕虫药用于人和动物。已经证明,其作用方式是不可逆地阻断了线虫葡萄糖的摄取,但不影响哺乳动物的血糖水平作为马和猫的抗蠕虫药,甲苯咪唑在美国已有出售。  相似文献   

19.
前言猪肉条虫在我国分布甚广,南北各地均有发现。其感染来源是由于人食入未熟含有囊尾蚴之猪肉而得。因此猪之囊尾蚴感染,为人体猪肉条虫病流行之主要因素;根据上海屠场一年内之统计,囊尾蚴病猪平均发病率为0.2357%,天津为2.5%,青岛市屠场1954年宰猪总数为580971头,囊尾蚴病猪数为2728头,其平均发病率为0.469%。猪囊尾蚴感染率之高低与人类猪肉条虫病的感染有着密切关系。猪肉是我国人民主要的肉食(除个别民族外)。在食用方法上虽各地不同,但在食肉习惯  相似文献   

20.
为初步了解上海市场蛇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剖检了来自上海市场罚没的2种19条蛇,其中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9条、大王蛇(Elaphe carinata)10条,分别取血液涂片,依序检查体表、皮下、肌肉、心脏、肺脏、肝脏、胃、肠道等组织器官,收集检获的寄生虫,显微镜初步观察.结果显示:在19条蛇均未检出外体寄生虫、吸虫和棘头虫,在皮下和体内检出线虫和绦虫,在血液中检出肝簇虫(Hepatozoon),蛇的寄生虫感染率为100%.线虫、绦虫、肝簇虫在赤链蛇的检出率分别为77.88%、100%、0,在大王蛇的检出率全部为100%.从19条蛇共检获线虫192条、绦虫(裂头蚴)1236条,其中69.79%的线虫和86.55%的绦虫来自大王蛇.按检出的脏器统计,93.20%的绦虫来自皮下与肌肉,65.63%的线虫来自胃.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场两种蛇的寄生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其中检出的裂头蚴为人畜共患寄生虫,吃蛇皮与蛇肉、吞蛇胆存在感染寄生虫的极大风险.因此,保护蛇类等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