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脆性X综合征是遗传性智力低下最常见的病因,与Xq27.3脆性位点相关.1991年在该脆性位点附近发现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l,FMR1).FMR1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是脆性X综合征的直接原因.FMR1基因cDNA的长度为4.4kb,由17个外显子组成,有不同的mRNA剪接方式存在,含有B,C,D,E四个可变区,其中C可变区包括C1,C2两个亚可变区.Verkerk和Ashley等发现FMR1基因可能有12种不同的选择剪接形式,在成人胰脏、睾丸、白细胞、胎儿胰脏、肝 相似文献
2.
Gsα是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蛋白质,不同的GsαmRNA是由不同形式的剪接或利用不同的启动子产生的。报道人白血病细胞株中Gsα转录物的一种新型民学剪接。以来自Jurkat细胞株的人白血病文库cDNA及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mRNA反转录后的cDNA第一链模板,PCR扩增出Gsα基因完整编码区,DNA序列分析表明,GsαLeu与正常Gsα相比有2个区域发生不改变阅读框架的缺失,一个 相似文献
3.
4.
拟南芥种子萌发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的识别和pre-mRNA可变剪接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的萌发是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也是决定植物种群更新、物种延续的关键环节和影响粮食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种子萌发事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调控机制至今仍未完全知晓.本文基于拟南芥种子不同萌发过程的RNA-seq测序数据,分别从基因表达和pre-m RNA可变剪接层面系统地剖析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组学特征和调控机制.首先,通过组学数据分析方法得到拟南芥的基因表达矩阵,系统地识别了种子不同萌发阶段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解析了其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随着种子的萌发,一方面大量与糖酵解、DNA合成等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基因被激活,保证了种子新陈代谢和基本的细胞活性的重新激活;另一方面,与氧化应激胁迫响应、有毒物质响应、热响应、水响应等相关的基因活性被抑制,保证了种子能够从休眠态顺利活化.其次,使用r MATS系统描绘了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阶段的pre-m RNA可变剪接图谱,鉴定了不同萌发阶段间的差异可变剪接事件,并分析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可变剪接特征及差异可变剪接事件的生物学功能.该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促进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的阐明,并为相关实验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赖氨酸含量基因在转基因小麦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构建了含高赖氨酸含量基因(wblrp)和赖氨酸合成关键酶(dapA)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PC102, 用基因枪导入京花1号、京411、优899和烟农15等受体品种的幼穗和幼胚, 获得了100多株转基因小麦植株(T0)及其后代株系(T1~T2). PCR和PCR-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 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转化植株T0和T1的基因组中. 进一步用RNA分子杂交的方法对高赖氨酸基因的表达及水平调控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在T2不同株系中获得了表达. 植株叶片游离赖氨酸(Lys)含量和种子结合态Lys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有9个转基因植株后代株系叶片的游离Lys含量提高了2~3倍, 4个株系的Lys含量提高了10%以上, 小麦的营养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8.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在海带中的表达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自建的海带模式转化体系,以基因枪转化法获得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海带.转基因海带HBsAg蛋白的平均表达量为0.529μg·(mg可溶性总蛋白)-1,最高可达2.497μg·(mg可溶性总蛋白)-1,且表达产物具有天然表位(epitope).经PCR-Southern,总DNA的Southern blot及ELISA定量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发生整合并已正常表达.通过表达水平的横向比较,提示转基因海带生产乙肝疫苗具有开发潜力,海带作为大型海藻表达系统,有望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与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高赖氨酸含量基因在转基因小麦的表达及其赖氨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含高赖氨酸含量基因(wblrp)和赖氨酸合成关键酶(dapA)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PC102,用基因枪导入京花1号、京411、优899和烟农15等受体品种的幼穗和幼胚,获得了100多株转基因小麦植株(T0)及其后代株系(T1~T2).PCR和PCR-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转化植株To和T1的基因组中.进一步用RNA分子杂交的方法对高赖氨酸基因的表达及水平调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在T2不同株系中获得了表达.植株叶片游离赖氨酸(Lys)含量和种子结合态Lys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有9个转基因植株后代株系叶片的游离Lys含量提高了2~3倍,4个株系的Lys含量提高了10%以上,小麦的营养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13.
根特异性表达顺式激活序列在转基因烟草中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植物基因在各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需通过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调控。根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其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对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烟草根特异性表达基因TobRB7启动子的分析,成功分离了包含顺式激活序列 的不同长度的片段RSF1和RSF2。将RSF1和RSF2以不同方向与含有GUS编码基因的表达型载体进行重组后,以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获得相应 的转基因植株。在对转基因烟草的GUS表达特性进行组织化学鉴定和荧光定量分析后发现,TobRB7启动子具有双向启动子功能,并均表现出根组织特异性。结果表明,在-823至+70bp区域存在正反不同方向的根组织特异性调控元件,该启动子片段在反向插入和较短区域内有较强的根组织特异性表达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4.
拟南芥profilin2启动子5′端缺失对维管束特异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法扩增并克隆了profilin2全长启动子(1667bp),经5′端不同长度缺失,与gus(uidA)基因连接,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转化伽蓝菜,证实在转基因植株中全长启动子Pfn1.7,呈维管束特异表达,5′端缺失分析显示,可将该启动子分为3个区段:区段1,-1167-1380bp,缺失该区段为gus基因由维管束特异表达变为组成型表达,推测在该区段中存在维管束特异表达元件;区段2,-1153--597bp,强烈抑制gus基因的表达;区段3,-597--1bp,可认为是profilin2的基本启动子。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应力作用下成骨细胞内IGF-1的剪接变异及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GF-1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的形成, 应力刺激会促进其表达, 因此认为IGF-1是联系力刺激与组织局部效应的效应分子. 通过设计应力拉伸装置, 对成骨细胞施加生理范围内静态和周期性动态拉伸刺激, 应用不同的引物, 通过RT-PCR扩增IGF-1 mRNA, 发现受到拉伸刺激的成骨细胞会有选择性剪接的IGF-1变构体产生, 该变构体和肌肉中发现的力生长因子(mechano growth factor, MGF) 序列一致. 进一步通过半定量RT-PCR研究了应力刺激对L.IGF-1 (liver-type)和MGF表达的调控. 结果显示, 拉伸刺激促进了IGF-1的表达, 无论是L.IGF-1还是MGF周期性拉伸比静态拉伸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MGF是拉伸刺激敏感的, 仅在应力作用的细胞中发现, 而且MGF比L.IGF-1更早地达到表达高峰. 相似文献
19.
水稻mRNA多聚腺苷化信号位点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部分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涉及到mRNA前体的分裂/多聚腺苷化, 在3′-末端形成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为了研究水稻mRNA前体多聚腺苷化过程所必需的poly(A)加尾信号、下游调控元件和poly(A)位点等序列的特点, 用3′-末端带有poly(A) 的EST与全长cDNA序列进行比较, 建立了一个来自9953个基因的、覆盖12969条poly(A)位点两侧各40碱基序列的数据库. 结果发现, 只有7.9%的mRNA使用AAUAAA作为加尾信号, 超过60%使用AAUAAA的1~2个碱基变化的序列作为加尾信号, 11.5%的mRNA使用AAUGAA及其单碱基变化的加尾信号. 在约25%的mRNA的3′-末端存在多个poly(A)位点. 在90%的mRNA前体的加尾信号下游都能检测到富含U/GU的调控元件, 尤其在以AAUAAA的多碱基变化序列作为加尾信号的mRNA前体中, 半数以上都能在poly(A)位点两侧检测到下游调控元件. 而且, 这些调控元件的位置对poly(A)位点的选择有限制作用. 总之, 虽然水稻mRNA加尾信号的保守性较低, 但大量下游调控元件的存在保证了多聚腺苷化过程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0.
利用修饰的T7 RNA聚合酶基因建立一种植物耦联表达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基因修饰,在T7RNA聚合酶基因的5′端添加了SV40大T抗原的核定位信号编码序列,利用CaMV35S启动子和修饰的T7RNA聚合酶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BT7。同时,利用T7启动子和β-葡糖醛酸酶基因(gusA)构建了另一个植物表达载体pBTG。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上述两个植物表达载体共转化烟草,共转化植株表现出较强的β-葡糖醛酸酶基因(β-glucuronidase,GUS)活性,上述结果表明T7RNA聚合酶-T7启动子耦联表达系统在植物中是有效的,说明已成功构建了一种植物耦联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