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冯亮新 《广东科技》2010,19(20):91-92
线损率是电网经济运行管理水平和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经营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本文结合计量自动化系统和四分线损的特点,详细阐述了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四分"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晓东  麦卓成 《广东科技》2013,(20):110-113,77
中山供电局已经建成计量自动化系统和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两个系统是独立建设、分开管理、各自维护.业务融合仍然较少,电能量数据异常监测困难。目前中山已经实现了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计量点集抄全覆盖,但两个系统中都含有电量数据.造成管理混乱,对于台区线损情况难于分析出异常原因。至此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电量数据集中平台,形成集中、统一的电能量管理模式,对计量业务中发生电量异常情况,通过线损、稽查等业务进行审核和监督,完善电量异常管理机制。通过对比电能量数据管理平台应用前后中山横栏供电分局台区线损改进图说明了该平台建设在农村台区降损增效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线损指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电能损耗,是电力网综合电能损耗的统称,包括自然线损(电网在电能传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电能损枸和管理线损(偷、漏、差错等造成的误差)。本文结合计量自动化系统和四分线损的特点,探讨了计量自动化的线损管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驰 《科技资讯》2014,12(19):123-123
供电企业的计量自动化一体化平台,主要为实现厂站电能采集系统、负荷监控系统、配变(大用户专变、公变)检测系统、终端用户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用电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管理)等功能为一体化的电能计量管理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计量自动化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供电企业电能生产和营销的实时化、网络化、智能自动化水平,能够获得非常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供电企业的计量自动化一体化平台,主要为实现厂站电能采集系统、负荷监控系统、配变(大用户专变、公变)检测系统、终端用户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用电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管理)等功能为一体化的电能计量管理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计量自动化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供电企业电能生产和营销的实时化、网络化、智能自动化水平,能够获得非常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公变台区安装的配变监测计量终端(简称配变终端)能准确测量有功电量、无功电量、电压、电流等参数,给供电人员统计、分析数据带来方便,尤其是配变终端测量的有功电量,若很好应用于台区线损统计,实现台区供电量自动远程获取,直接用于计算线损,将减少人力物力,同时避免人为因素对线损统计的影响,使统计结果更加精确。该研究针对配变终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究其症结,优化终端管理,有效提高配变终端电量在台区线损统计中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夏永翔 《科技信息》2010,(33):I0356-I0356,I0381
结合宁夏石嘴山电网运行管理的特点和对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的基本要求,介绍宁夏石嘴山电网电能计量计费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和应用情况。该系统实现了电能量数据自动采集、自动统计、考核结算、网损线损管理,并与SCADA/EMS系统实现了数据交换。通过WEB网页发布电量及相关数据信息,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降低线损率是所有供电企业所面对的重要工作和长期任务。这项指标涉及输、变、配、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其线损率的高低是对供电企业规划、计划管理、运行管理、营业管理、计量管理等诸多方面综合管理水平的考验。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科学、严密的线损管理体系,是供电企业降低线损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该文概述了变电站电量采集系统定义及组成,主要叙述了电量采集整体方案、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能表、电能量远方终端,介绍了电量有功数据、电量无功数据、最大需量的电能量数据类型及其电量计算方法,探讨了电能量数据母线不平衡、变损率、线损率的应用分析,简单地介绍了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发展方向,提出智能变电站电量采集系统的设计思路,该文为电能量计量系统维护人员在运行管理上使用变电站电量采集系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也可以为新建或技改变电站的电量采集系统提供技术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外红 《广东科技》2011,20(18):148-149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十分重要的一项经济技术指标,线损率的高低能够反映出一个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决定了一个供电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因此降损增效工作是供电企业的一项核心工作,如何把电能损耗降至最低是每个供电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要降低电能损耗,必须首先要知道损耗在什么地方,然后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降低它,但就我们现在的管理模式和线损的统计模式来看,线损真正损失红什么地方,还不一定分析地很清楚。  相似文献   

11.
线损量和线损率是衡量供电企业进行电能运营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不仅反映了整个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综合质量水平,同时还直接体现了电力企业进行配电网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水平。通过相关技术升级改造系统,结合全局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合理在全局范围内开展配电网精益化管理,已成为长沙城东供电局实现节能降耗高效经济运营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线损是电力网电能损耗的简称,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线损管理指标涉及到输、变、配、用电等各个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供电企业电网经营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本文首先介绍了沈荡地区的配网网架结构和线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论述了公司在线损管理技术体系、线损管理体系、线损管理的保证体系三大体系方面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降损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提高线损的电能计量自动化四分法、计量系统功能等进行介绍,并对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斌 《科技资讯》2011,(3):128-128,130
从降低线损率的重要性出发,从线损的管理措施上做了几个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线损管理指标、计量管理和关口设置以及营销及电量管理。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较好的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电能计量装置改造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 为了加强和规范县级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工作,做好量值传递和在线电能计量装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电能计量公平、公正、准确、可靠.供电局为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客户需求侧管理工作,特别是对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最近在用户计量普查中发现了诸多与相关规程和规范要求不符之处,急需进行规范与改造.因此对计费电能计量装置尤其是对用户进行技术改造以提升其计量性能是关系供用电双方的大事,也是避免电量的流失以及降低线损率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为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6.
瞿铅 《广东科技》2013,(24):123-124
提高供电质量、服务质量、降低成本、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供电企业的首要工作目标。线损率也成为衡量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供电量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损失电量,就是增加了售电量,是供电企业降低供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分析了配网线损的构成和影响因数,并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降低配网线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乔剑秋  付萍  李红  陈媛君 《科技信息》2010,(31):368-368,381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变电站母线电量不平衡率是供电企业衡量线损率高低的尺度。通过变电站母线不平衡率的计算分析,可以判别母线各计量装置的运行是否正常,有利于发现计量差错,减少电量损失。  相似文献   

18.
李树国 《科技信息》2008,(15):298-298
本文介绍了绥化电业局利用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二级计费系统、负控系统等四套系统的数据资源,开发了网损日管理系统,达到“电量日统计、线损日管理、母线日平衡”,减少了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有效异常的分析对电量使用中的实时跟踪、监测,保证电力企业少受侵害,实现了线损管理过程中的可控和再控。  相似文献   

19.
供电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线损管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供电企业的线损率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是规划设计、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的综合体现。降低线损率就是提高企业效益的主要表现。从供电企业的管理问题和设备方面对线损产生的原因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解决线损管理的具体方法,降低消耗,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20.
刘煜 《科技咨询导报》2013,(33):159-159
线损率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企业电网规划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不断降低电能损耗,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较为合理的线损管理的实践做法,使线损管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选用此课题做为本次典型经验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