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
非均质性对聚合物驱开发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ECLIPSE软件,选取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已结束注聚的北一区中块的典型井组,利用其静态资料数据,定量研究了纵向层间非均质性、纵向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三个方面非均质性对聚驱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非均质性对聚驱的驱油效果均有影响.其中,纵向层间非均质性影响较大,渗透率变异系数Kv在0.6-0.8之间聚驱效果均较好;层内非均质性的影响体现在隔层的稳定性,层内若存在2个隔层,则上、下2隔层的连续性对聚驱影响不同,上部隔层连续时,聚驱效果较好,下部隔层的影响不大;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法21断块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储层非均质性变化是影响地下油、气、水运动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法21断块的岩石物性分析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该断块的层内、层问及平面的非均质性变化特点,从而为该断块制定开发调整方案奠定了基础。本文的分析方法也可推广到对同类型非均质性油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过程,定义了一个定量评价油藏渗透率水平非均质性的新参数———非均质系数.均质时非均质系数最小,其值为1,非均质时其值大于1.该参数与渗透率数列的统计性质无关,仅取决于渗透率数列的非均质性.分析表明,它能很好地定量评价渗透率数列的非均质性及其对渗流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讨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凹陷的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为储集层开发以及采油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帮助。从宏观与微观非均质性入手,通过粒度、渗透率、夹层、砂体的几何形态的变化研究,对研究区头屯河组进行非均质性剖析。结果表明,头屯河组整体非均质性较强,尤其是头屯河组第二段。沉积背景的差异对于储集岩的岩石成分和沉积特征产生重要影响,A/S比值变化加剧储集层宏观非均质性程度;弱成岩作用以及地层超压的不均匀分布改变储集层内部孔隙结构以及孔隙类型,对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有重要的影响。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是上述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非均质油藏中水气交替驱油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利用均质和非均质岩心模型,进行了连续气驱和水气交替驱油实验,研究了不同非均质性模型中,注气方式对气驱油效果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均质模型中水驱后连续注气与水气交替提高驱油效率幅度分别为15.8%和14.9%,注气方式对气驱油效率影响较小;而非均质模型中直接水气交替驱原油采收率为78%,连续注气、间歇注采和周期注气原油采收率分别为41.9%、32.2%和42.3%,水气交替注入原油采收率最高,气体注入方式对气驱原油采收率影响较大。均质模型中,气驱后水气交替驱时,水段塞为主要驱油段塞;而非均质模型中,气驱后水气交替驱时,气体段塞是主要驱油段塞。  相似文献   

7.
8.
9.
针对储层和流体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严重、层系划分、井网部署影响因素对层状油藏开发效果影响程度不一的问题,结合实际层状油藏的储层特点和开发特征,基于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和层次分析理论,对海外H层状油藏采收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评价H油藏采收率对储层渗透率级差、原油黏度级差、地层压力级差、油层厚度及采油速度等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层状油藏开发初期采油速度对采收率影响最为明显,但从油藏储层和流体特征出发,油藏采收率对流体黏度级差变化最为敏感,其次为渗透率级差和地层压力级差,受储层厚度级差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采用摄动法研究了弹性模量、横截面积和单位质量均按指数规律变化弹性直杆的纵向自主振动,得到了计算该类杆的固有频率及振型函数的简便公式。  相似文献   

12.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地层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的评价,对油田的地质研究、注水方案的确定、开发综合调整以及增产、增注措施规划的制定等,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xx气藏目前正处于开发阶段前期,需要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而储层的物性、非均质性及敏感性研究是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对xx气藏NPEDC9、NPEDC10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研究,表明储层的主体为低孔低渗。对非均质性的研究认为储层的非均质性严重。储层特征的研究,对开发方案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能有效地为气藏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非均质土体稳定性分析的广义极限平衡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均质土体稳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中十分重要且非常复杂的课题,目前既缺乏严密的理论公式,也无统一的实用方法。本文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有机地将传统的极限平衡法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既能考虑土料强度非线性特征,又适用于非均质剖面等的土建筑物及地基稳定性统一分析方法即广义极限平衡法,并比较严密地阐明了方法的物理基础与解答的性质。最后简要介绍了这种方法在非均质土坡稳定性、层状地基承载力与挡土墙土压力等方面应用所取得的一些数值结果与结论。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求解非均质各向异性材料导热在问题的容 限差分格式(CVFD)。这种格式以三角开本单元,以其对偶的Voronoi多边形为积分的控制容积,并以控制容积内物性均匀,温度呈线性分布。该方法克服了控制容积有限元(CVFE)方法中同一个控制容积内温度梯度下不一致的缺点。CVFD差灵活适应复杂边界,又便于网格局部加密同时还能满足局部守恒。当基本单元全为直角三角形时,该格式退化为结构网格的有限差分格式,  相似文献   

17.
用生产井信息确定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储层非均质性是油气田地质和开发工程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油气田内名井的油气产能,根据美国一些开发多年的油气田产量等生产数据(如累积产量,年度产量和月度产量等)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地质分析提出了月度产量变异系数,年度产量变异系数和累积产量变异系数等特征参数,这些参数有有效地反映了层层内和平面非均质特征,对于高含水期的老油气田油藏地质模型研究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非均质地基振动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基于改进的一维剪切梁模型,对于成层非均质场地推导了确定自振频 率、振型函数、参与系数及稳态动力响应的封闭型解析表达式,进而提出了场 地地震反应简化分析方法。在本模型中考虑了土壤特性(如密度与剪切模量) 沿深度的非均匀变化,通过对典型场地剖面的数值计算探讨了有关因素对场 地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非均质地基弹性薄板的静力、自由振动和动态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静力和动力分析中统一应用薄板静力弯曲的奇性控制方程的基本解作为其 Green 函数,避免应用复杂的动力问题基本解,使动力分析大为简化。本方法是一种特殊的边界元法。它不须计算奇异积分,能分析具有任意边界形状和任意边界条件的非均质地基弹性薄板,还能方便地分析单点或多点支承板以及连续板。算例表明本方法兼具计算量小而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分形几何学在储层非均质性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综述了分形几何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以及近年来分形几何理论在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井间储层非均质性描述和随机建模中几个方面的应用,并指出了目前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和将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